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939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如PA+GF30是一种食品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效率高,耗能低,比重轻,不生锈,耐腐蚀等特点,也被一些生产厂家用来注塑制作水表,但是一直未能得到广泛成功,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工程塑料水表没有一个好产品结构设计,套用金属水表的壳体数据结果只能是失败,普通的塑料水表壳体设计不能满足水表的耐压试验,和安装实验,所以无法替代金属壳体水表而进入家庭使用。

作为水表的核心部件,如何制备叶轮,并保证叶轮的快速成型和脱模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包括,

上表面形成有下型腔的定模板;

下表面形成有上型腔的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板的中心形成有锥形贯通孔,

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贯通孔中的注塑针,所述的注塑针下端为与所述的贯通孔匹配的锥形,

其中,所述的贯通孔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流道槽以在注塑针插入所述的贯通孔后构成注塑流道。

所述的注塑针于注塑口的进料侧形成有环凹口。

所述的注塑针包括匹配插入所述的贯通孔的锥形下段和直径大于所述的下段的上段,所述的环凹口形成在上段和下段交接的台阶面下方。

所述的环凹口由下段的上端呈锥形缩径并延伸至台阶面构成。

所述的贯通孔为均布的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采用锥形贯通孔与注塑针配合使流道槽构成注塑流道,而且一般采用两个以上,优选为三个注塑流道,提高了注入点的数量,使得产品成型质量更为稳定,当开模时,产品留动模板并与定模扳脱离,然后注塑针相对动模板的运动会拉断流道槽内残料与成型产品之间的弱连接,减少后续操作环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叶轮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A-A线截面视图;

图3所示为叶轮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表叶轮10的注塑模具包括上表面形成有下型腔的定模板;下表面形成有上型腔1的动模板2,所述的动模板的中心形成有锥形贯通孔,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贯通孔并中的注塑针3,所述的注塑针下端为与所述的贯通孔匹配的锥形,其中,所述的贯通孔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流道槽4以在注塑针插入所述的贯通孔后构成注塑流道,所述的流道槽的下端面的底面向内弯折形成注塑口。其中,所述的上型腔和下型腔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合模后构成叶轮,即叶片的轮廓。其中,下型腔中心形成有与叶轮的中心轴对应的下半轴,所述的注塑针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的下半轴对应上半轴,两者相顶紧后构成叶轮中心轴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采用锥形贯通孔与注塑针配合使流道槽构成注塑流道,而且一般采用两个以上,优选为三个注塑流道,提高了注入点的数量,使得产品成型质量更为稳定,当开模时,产品留动模板并与定模扳脱离,然后注塑针相对动模板的运动会拉断流道槽内残料与成型产品之间的弱连接,减少后续操作环节。

进一步地,为提高注塑针对残料5,即留在注塑通道内固化的注塑料的拉持效果,所述的注塑针于注塑口的进料侧形成有环凹口,即利用环凹口处残料与注塑针的交互作用,可提供较大的拉力,实现拉断之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注塑针包括匹配插入所述的贯通孔的锥形下段和直径大于所述的下段的上段,所述的环凹口形成在上段和下段交接的台阶面下方。其中,所述的环凹口由下段的上端呈锥形缩径并延伸至台阶面构成,采用下部倒锥形结构,满足将残料与产品拉断的同时,更使得残料与注塑针在后续步骤中能够自动脱离,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