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66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内饰加工领域,通常使用压花辊对内饰进行表面压花,以形成特定的花纹装饰。这些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仅能在内饰件上形成单一的花纹图样,或多次压花形成复杂图样,但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压花辊上所印得图样在组合时产生较大的叠合误差;另外,由于内饰件在压花时压力大、形变大,因此这种误差是很难控制并消除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地在汽车内饰件上同时组合式表面压花的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其包括:

基板,该基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十字槽,该十字槽由第一纵向槽与第一横向槽交叉而成,该基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二纵向槽与第二横向槽;该第一纵向槽的一端延伸至该基板的一纵端面,该第一纵向槽的另一端与该第二横向槽的一端相连通,该第二横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基板的一横端面;该第一横向槽的一端延伸至该横端面,该第一横向槽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纵向槽的一端相连通,该第二纵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该纵端面;

可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二纵向槽中的第一安装座,可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二横向槽中的第二安装座及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十字槽中的第三安装座;

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座和该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一压花辊,及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该第二安装座和该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二压花辊。

优选地,该第一纵向槽、该第二纵向槽、该第一横向槽及该第二横向槽均为T形槽;该第一纵向槽的上端宽度小于该第一纵向槽的下端宽度,该第一纵向槽的上端宽度小于该第一纵向槽的下端宽度,该第二纵向槽的上端宽度小于该第二纵向槽的下端宽度,该第二横向槽的上端宽度小于该第二横向槽的下端宽度。

优选地,该第一安装座的下端的横向截面为与该第二纵向槽相配合的T形,该第二安装座的下端的纵向截面为与该第二横向槽相配合的T形,该第三安装座的下端的横向截面为与该第一纵向槽相配合的T形,该第三安装座的下端的纵向截面为与该第一横向槽相配合的T形。

优选地,该基板的上端面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压花汽车内饰件模具,其包括:

基板1,基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十字槽,十字槽由第一纵向槽21与第一横向槽22交叉而成,基板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二纵向槽31与第二横向槽32;第一纵向槽21的一端延伸至基板1的一纵端面11,第一纵向槽21的另一端与第二横向槽3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横向槽32的另一端延伸至基板1的一横端面12;第一横向槽22的一端延伸至横端面12,第一横向槽22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槽3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纵向槽31的另一端延伸至纵端面11;

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纵向槽31中的第一安装座4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横向槽32中的第二安装座42及可滑动地设置在十字槽中的第三安装座43;

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1和第三安装座43上的第一压花辊51,及两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2和第三安装座43上的第二压花辊52。

这样,当汽车内饰件相对模具与纵向、横向呈一定夹角进料时,第一压花辊51和第二压花辊52均可在汽车内饰件进行表面压花,且由于同时进行压花,因此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组合;另一方面,效率也相对较高。

优选地,第一纵向槽21、第二纵向槽31、第一横向槽22及第二横向槽32均为T形槽;第一纵向槽21的上端宽度小于第一纵向槽21的下端宽度,第一纵向槽21的上端宽度小于第一纵向槽21的下端宽度,第二纵向槽31的上端宽度小于第二纵向槽31的下端宽度,第二横向槽32的上端宽度小于第二横向槽32的下端宽度。

优选地,第一安装座41的下端的横向截面为与第二纵向槽31相配合的T形,第二安装座42的下端的纵向截面为与第二横向槽32相配合的T形,第三安装座43的下端的横向截面为与第一纵向槽21相配合的T形,第三安装座43的下端的纵向截面为与第一横向槽22相配合的T形。这样,可以使各安装座方便地安装相应的槽中。

优选地,基板1的上端面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6。这样,可以方便将基板安装在压花机上。

本实用新型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