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68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零部件,具体是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这项技术正在普及;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打印出的产品,可以即时使用。

目前3D打印机发热块都是直接裸露未曾保护起来,使用起来挤出机挤出丝会沾到发热块和铜嘴上,导致外观变差,以及影响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包括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本体;所述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本体是由发热块、发热块保护套、铜嘴帽、铜嘴组成;其中发热块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发热块的底部紧贴安装在散热扇上;发热块的顶部安装有铜嘴;所述发热块保护套和铜嘴帽采用聚四氟乙烯一体注塑制造而成;发热块保护套和铜嘴帽分别包裹在发热块和铜嘴的外侧;所述铜嘴帽设置在发热块保护套,在铜嘴帽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其大小和位置与铜嘴的开口和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敏电阻和散热扇均通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并与3D打印机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嘴的开口直径为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块与散热扇之间设有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块保护套和铜嘴帽通过卡扣的方式包裹在发热块和铜嘴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制造而成的发热块保护套和铜嘴帽包裹在发热块和铜嘴的外侧,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和不粘性能,避免了挤出来的丝线粘结在铜嘴及发热块上,从而保证了外形美观和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热块1、发热块保护套2、铜嘴帽3、铜嘴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包括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本体;所述发热块和铜嘴的保护装置本体是由发热块1、发热块保护套2、铜嘴帽3、铜嘴4组成;其中发热块1的表面设有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发热块1的温度,发热块1的底部紧贴安装在散热扇上,通过调节散热扇的转速来控制发热块1的温度;发热块1的顶部安装有铜嘴4;所述发热块保护套2和铜嘴帽3采用聚四氟乙烯一体注塑制造而成,制造比较方便;发热块保护套2和铜嘴帽3分别包裹在发热块1和铜嘴4的外侧,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和不粘性能,避免了挤出来的丝线粘结在铜嘴4及发热块1上,从而保证了外形美观和打印质量;所述铜嘴帽3设置在发热块保护套2,在铜嘴帽3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其大小和位置与铜嘴4的开口和位置相对应,以方便出丝。

所述热敏电阻和散热扇均通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给热敏电阻和散热扇提供电能;并与3D打印机的主控板电性连接,通过主控板可以直接对热敏电阻和散热扇进行操控。

所述铜嘴4的开口直径为0.1mm。

所述发热块1与散热扇之间设有散热片,用于加强散热。

所述发热块保护套2和铜嘴帽3通过卡扣的方式包裹在发热块1和铜嘴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制造而成的发热块保护套2和铜嘴帽3包裹在发热块1和铜嘴4的外侧,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和不粘性能,避免了挤出来的丝线粘结在铜嘴4及发热块1上,从而保证了外形美观和打印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