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及硫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85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及硫化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橡胶制品硫化成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抽真空式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及硫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某些特定的橡胶制品(比如制动气室隔膜),其截面主要为三层结构,包括上橡胶层、中间胶布层和下橡胶层。该类产品行业内一般采用上、下模直接合拢加压加热硫化定型。这样硫化出来的产品容易使产品里面的骨架胶布裸露在胶料的表面形成露布,而且在产品的内、外R角容易形成胶布偏移形成单边,伴有胶布打折的形象发生,极难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其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合格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上、下模直接合拢加压加热硫化定型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工艺,其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合格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上、下模一次硫化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其包括互相配合设置的上模、中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上成型凸模,对应于所述中模的上部设置有上成型凹模,所述中模的底部设置有下成型凸模,对应于所述下模的上部设置有下成型凹模。

特别地,所述上模固定于抽真空硫化机上,所述下模可移动地设置于真空硫化机上,所述中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且所述中模连接有将其从上模与下模之间顶出的顶出机构。

特别地,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

特别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模上的若干个导向孔,配合所述导向孔于所述中模的底部向下延伸有若干根导向柱。

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胶料预定型:在上成型凹模和下成型凹模上放置胶料,上模、中模和下模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一次定型硫化,分别于上成型凹模和下成型凹模中形成预成型的上橡胶层和下橡胶层;

2)胶布预定型:在下成型凹模中的下橡胶层上均匀放置胶布,上模、中模和下模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二次定型硫化,使胶布与下橡胶层贴合;

3)产品硫化定型:将中模从上模与下模之间顶出,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产品硫化,使上橡胶层与贴合胶布的下橡胶层贴合形成最终产品。

特别地,所述步骤1)中合模压力控制在13±2MPa;所述上模和下模温度控制在155±5℃,所述中模温度控制在60℃~80℃,硫化时间为25±5秒。

特别地,所述步骤2)中硫化时间为15±5秒。

特别地,所述步骤3)中硫化温度控制在155±5℃;硫化压力控制在18±1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及硫化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优点:

1)产品质量可靠,彻底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中间层胶布打折导致的产品露布漏气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胶布不居中而发生布向一边偏移的情况;

2)产品的稳定性:上、下模胶料都是按克重提前预成型好的,不存在胶料过多和过少对产品的边高及壁厚尺寸造成的影响;

3)产品质量与合格率的提高:采用分步骤硫化方法,消除了一系列存在的露布、布打折、布偏移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检验过程中有的是隐性的,眼睛分辨不出来的,消除潜在的隐性的质量安全隐患。产品的硫化一次交检合格率≧98.5%,合格率明显提高;

4)产品耐曲绕等特殊特性优于一次成型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的合模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合模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用于加工制动气室隔膜,其设置于250T--3RT的吨位抽真空硫化机上,包括互相配合设置的上模1、中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上成型凸模10,对应于所述中模2的上部设置有上成型凹模20,所述中模2的底部设置有下成型凸模21,对应于所述下模3的上部设置有下成型凹模30,所述上模1固定于抽真空硫化机上,所述下模3可移动地设置于真空硫化机上,所述中模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1与下模3之间,且所述中模2连接有将其从上模1与下模3之间顶出的顶出机构。

所述中模2与所述下模3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模3上的若干个导向孔31,配合所述导向孔31于所述中模2的底部向下延伸有若干根导向柱22。

上述橡胶制品二次预成型硫化模具具体的硫化工艺为:

1)胶料预定型:在上成型凹模20和下成型凹模30上放置胶料,上模1、中模2和下模3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一次定型硫化,分别于上成型凹模20和下成型凹模30中形成上橡胶层和下橡胶层;模具具体的动作过程为:中模下降---中模和下模合模---主机上升上、中、下模合模加压----排气---一次定型硫化,一次定型硫化时间为25±5秒,一次定型结束后,设备自动:主机下降上模分离---移模出---中模顶出上升状态。合模压力控制在13±2MPa;所述上模1和下模3温度控制在155±5℃,所述中模2温度控制在60℃~80℃;

2)胶布预定型:在下成型凹模30中的下橡胶层上均匀放置胶布,上模1、中模2和下模3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二次定型硫化,使胶布与下橡胶层贴合;模具具体的动作过程为:中模下降---中模和下模合模---主机上升上、中、下模合模加压---排气--二次定型硫化,二次定型硫化时间为15±5秒。二次定型结束后,设备自动:主机下降---移模出---中模顶出上升状态;

3)产品硫化定型:将中模2从上模1与下模3之间顶出,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3合拢加压加热进行产品硫化,使上橡胶层与贴合胶布的下橡胶层贴合形成最终产品。模具具体的动作过程为:中模停留---下模移模进--主机上升---加压排气---硫化,硫化温度控制在155±5℃;硫化压力控制在18±1MPa。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