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用双色模成型产品的情况。双色模是指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双色模具。双色模通常需要两套模具共同完成,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它的一般工作过程为:第一射原料经料管射入第一次成型模内制成单射成品,经周期开模后,单射成品留于公模,成型机公模部分旋转至第二射处合模,第二射原料经料管射入第二次成型模制成双色产品,然后经周期开模,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模具。在双色模具中,公模部分需完全相同,才可实现两次成型模的旋转互换。
在双色模成型产品时,通常第一射原料为硬胶,第二射原料为软胶。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了一种双色产品的示意图。若双色产品10的一射产品11(即硬胶形体)较大,且二射产品12(即软胶形体)包裹于一射产品11周边,双色产品在第一成型时无法采用倒灌进胶的方式。只能在软胶覆盖区域采用多点的针点方式进胶,但这样结合线多。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该结构成型的双色产品无结合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所述双色模具有第一射模具及第二射模具,所述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包括:
若干油缸,设于第一射模具的母模板中;
顶出板,其一侧设于所述母模板中与所述油缸连接,另一侧设于第一射模具的母模仁中,且另一侧设有若干容纳孔,所述顶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母模仁间留有活动空间;
若干弹性元件,分别设于所述若干容纳孔中,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触所述容纳孔,另一端抵触所述母模仁;
切刀,一端与所述顶出板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母模仁;
流道,其与第一射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切刀的另一端朝向流道与所述型腔连通处。
可选地,所述油缸的油压杆连通于第一射模具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油缸的油压杆上方设有温度感应器,用以感测第一射模具内油压杆处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顶出板具有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所述上顶出板设于所述母模板中,所述下顶出板设于所述母模仁中。
可选地,所述流道呈倒三角形,所述流道朝向型腔的方向,流道截面积逐渐变大。
可选地,所述流道与型腔连通处设有溢料槽。
可选地,所述流道具有拔模角度,所述拔模角度大于30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在双色模的第一射模具射出成型硬胶后,通过油缸的作用,顶出板向下顶出,切刀随着顶出板向下运动,切刀将成型的一射产品与流道中的料头分开;然后第一射模具开模,一射产品被转至第二射模具中,在一射产品周围注射成型软胶,软胶覆盖了硬胶的进胶处,由此完成双色产品。由此,本发明的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避免了采用多点针点的进胶方式,避免了结合线的产生,且结构简单,加工简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种双色产品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4绘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中流道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7绘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其中图2绘示了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一状态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中流道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所述双色模具有第一射模具及第二射模具,所述第一射模具具有公模板20、母模板21、公模仁22与母模仁23组成的型腔24等结构,所述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包括:
若干油缸100,设于第一射模具的母模板21中,该油缸100为微型油缸,该油缸100的数量可为六个,两两均匀排列;
顶出板200,其一侧设于所述母模板21中与所述油缸100连接,另一侧设于第一射模具的母模仁23中,且另一侧设有若干容纳孔203,所述顶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母模仁23间留有活动空间;
若干弹性元件300,分别设于所述若干容纳孔203中,所述弹性元件300一端抵触所述容纳孔203,另一端抵触所述母模仁23,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300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300的数量为三十八个,相应地所述容纳孔203的数量也为三十八个,当顶出板200未向下运动,切刀400未切料头501(即成型后流道500中的余料)之前,弹性元件300处于伸展状态,当顶出板200向下运动,切刀400切料头501时,容纳孔203压迫所述弹性元件300,弹性元件300处于压缩状态;
切刀400,一端与所述顶出板200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母模仁23;
流道500,其与第一射模具的型腔24连通,所述切刀400的另一端朝向流道500与所述型腔24连通处。
其中,所述油缸100的油压杆101连通于第一射模具的外部,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油压杆101对应连接三个油缸100。
其中,所述油缸100的油压杆101上方设有温度感应器,用以感测第一射模具内油压杆101处的温度,以此达到随时监测油缸100的供油状态的目的。
其中,所述顶出板200具有上顶出板201及下顶出板202,所述上顶出板201设于所述母模板21中,所述下顶出板202设于所述母模仁23中。
其中,所述流道500呈倒三角形,所述流道500朝向型腔的方向,流道500截面积逐渐变大,由此可以避免双色产品10的一射产品11中间区域不易打饱的问题。
其中,所述流道500与型腔24连通处设有溢料槽502,所述溢料槽502中的料头501厚度相较于一射产品11较厚,因此一射产品11相较于溢料槽502中料头501更容易冷却,在切刀400切时,因一射产11品已冷却,而溢料槽502中料头501还为软的状态,更容易切断料头501。
其中,所述流道500具有拔模角度,即所述流道500的侧壁503具有倾斜的角度,所述拔模角度大于30度,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拔模角度可为45度,防止料头501粘第一射模具的母模仁23,更容易取出料头501。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其中图6绘示本发明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7绘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第一射模具射出成型硬胶后,在油缸100的作用下,顶出板200向下顶出,弹性元件300被压缩,同时切刀400随着顶出板200向下运动,切刀400将成型的一射产品11与流道500中的料头501分开。
然后,然后第一射模具开模,一射产品11不做顶出动作;一射产品11被转至第二射模具中,在一射产品11周围注射成型软胶成型二射产品12,软胶覆盖了硬胶的进胶处,由此完成了双色产品10的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双色模的模内切结构直接采用流道500避免了采用多点针点的进胶方式,避免了结合线的产生,且结构简单,加工简易,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