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异物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4970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吸式异物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淋膜机进料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式异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流延复合机,业内习惯称之为淋膜机,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速度高、涂层厚度均匀、粘合牢度高、卷取平整、环保无污染、节省人工及原料成本等优点,在欧美已发展成熟,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普及,是替代干式复合和热熔胶涂布复合的必然趋势。淋膜机的工作原理为:塑料粒子经高温及螺杆塑化后,呈熔融态由淋膜头的模唇成线型挤出,拉伸后附着于纸张、薄膜、无纺布、编织布等柔性基材表面,再经由冷却定型压合后,形成兼有塑料薄膜层的阻隔性和热封性以及基材的强韧度和功能特性的复合材料。实际生产中,人们发现,上述淋膜机在进行挤复淋膜时常存在金属类异物问题;通过原因查找和分析,发现淋膜机的物料进料管路没有过滤装置,导致料斗处的塑料粒子中夹裹的金属类异物会直接经由螺杆挤塑结构的熔融通道而进入螺杆中,随之由淋膜头的模唇挤出。上述金属类异物,一方面随着熔融态塑料一起拉伸后附着于柔性基材表面,导致成型的复合薄膜存在凸点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成品品质。另一方面,金属类颗粒进入螺杆,也会损坏螺杆,使得淋膜机的维护周期急剧缩短,不得不频繁停机维护,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磁吸式异物清除装置,可实现对淋膜机进料端处原料的金属类异物滤除功能,从而在确保机器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保证加工后薄膜成品的出厂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吸式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磁吸管,所述磁吸管的管腔构成用于容纳磁铁的容纳腔,磁吸管的两端均设置用于封闭相应管端的金属材质的端部封板;两块端部封板彼此平行且两者最大间距等于淋膜机的料斗出口管道宽度,以使得两块端部封板均能依靠磁铁磁吸力而吸附固定于料斗出口管道外管壁上;所述磁吸管为直筒管状,磁吸管的外管壁处同轴套设有可沿该外管壁作轴向位移的清洁环,所述清洁环的内环面设置毛毡层或胶质层,所述毛毡层或胶质层贴合于磁吸管外管壁上。

优选的,每根磁吸管的两管端处分别对应设置一组清洁环;所述清洁环为胶质环;以每根磁吸管上的两组清洁环的相邻环端面为内侧端面,而相对的另一环端面为外侧端面,该两组清洁环的外侧端面均面抵靠于相应端部封板板面处;所述清洁环内还同轴的夹裹有金属环状的夹层,夹层的布置位置相对靠近清洁环的外侧端面处。

优选的,所述夹层为c型环。

优选的,所述清洁环的外环面处布置便于操作的防滑棱面。

优选的,所述端部封板为三角板且各角端圆滑过渡,所述磁吸管为彼此平行的三根且各管端分别固接于端部封板的各角端处,以形成三角阵列状布局。

优选的,所述端部封板上布置贯穿板体的工艺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1)、针对目前塑料粒子内夹裹金属类异物而易于导致设备损坏及影响产品成品品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吸式清理结构。具体而言,本装置以端部封板配合磁吸管而形成封闭的容纳腔以便容纳磁铁。一方面,依靠磁铁的磁吸力,从而使得端部封板能够牢牢的吸附固接于金属材质的淋膜机料斗的出口管道外管壁上,以确保本发明的工作位置的准确定位性。另一方面,磁铁的磁吸力同时也作用于金属材质的磁吸管上,当塑料粒子由料斗经由出口管道而进入螺杆挤塑组件时,塑料粒子内的金属类异物会因磁吸管的吸力而被吸附,从而单纯使塑料粒子通过该出口管路,最终实现本发明的金属类异物的快速挑选功能。本发明实际使用时,可直接固定于现有的料斗出料口处的金属质的出口管道内,从而可有效避免金属类异物进入螺杆处,以确保了淋膜机的机体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也改善了异物风险,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避免客户对此的投诉率,其使用也极为简便可靠。

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磁吸管实际使用时可使用多种构造,如采用波浪管乃至u型管等;本发明优选采用直筒管构造,以便于磁棒的快速插入及装配。同时,直筒管状的磁吸管,也更便于清洁环的套入及固定。清洁环的使用,使得每次磁吸管因吸附大量金属类异物而需要清理时,只需拔出本发明,再将清洁环由磁吸管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即可实现整段磁吸管外管壁处异物的一次性快速清理目的,其清理效率极高。毛毡层或胶质层的使用,避免了直接采用纯金属的清洁环所导致的清洁环被牢牢固定在磁吸管上的状况发生,以确保在快速清洁的同时,能够以更为省力的状态进行清洁环沿磁吸管轴向的快速推送操作。

3)、进一步的,由于磁吸管与端部封板间采用焊固等固定方式固接后,会在两者配合处形成拐角,该拐角极其易于吸附金属类异物乃至粉尘等,同时还极难清理;因此,在平时本发明正常工作时,可预先将两组清洁环布置在磁吸管的两管端处,且将清洁环的外侧端面面贴合在端部封板板面处,从而可有效避免上述拐角处的粉尘和异物集聚状况。使用时,将每根磁吸管处清洁环沿磁吸管轴向相向滑动,并在磁吸管中段管身处汇合,即可实现磁吸管外管壁处异物的集聚功能,以便实现快速清理操作。尤其是可考虑将清洁环设置为胶质后再内置夹层,一方面胶质的清洁环本身不受磁铁的磁吸力影响,从而可更省力的在磁吸管外管壁处轴向滑动;另一方面,夹层的设置又使得清洁环的外侧端面能依靠一定的磁吸力而吸附在端部封板板面处,以保证其在本发明正常工作时的位置定位性,一举多得。此外的,胶质清洁环本身对磁吸力毫无反应,因此需要夹层提供一定的相对磁吸管处吸力的响应度。当夹层为c型环时,夹层可在磁吸管的吸力作用下而有向磁吸管方向动作的趋势。当存在上述趋势时,c型环状的夹层开始径向内缩,进而压迫毛毡层或胶质层并使之更抵紧磁吸管的外管壁,最终有效提升毛毡层或胶质层相对磁吸管外管壁的抵紧能力。清洁环的外环面处布置的防滑棱面,则助于提升其使用手感,此处就不再赘述。

4)、进一步的,端部封板实际上是三角板,配合三角阵列状布置的磁吸管,从而实现沿塑料粒子出料路径的多层式磁吸功能,以最大化的实现对金属类异物的快速有效甄别及吸附效果。工艺孔的布置,则不仅可减轻本发明的整体质量,以便于本发明能更可靠的吸附固定在料斗的出口管道处,同时,其又能降低本发明的相对上述出口管道的吸附力,从而使得在后期维护清理时能更便于从出口管道内拔出本发明,其拆卸维护极其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磁吸管、磁铁与清洁环的配合状态剖视图;

图4为清洁环的剖视图。

本发明中的附图标号与其各部件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10-磁吸管20-磁铁

30-端部封板31-工艺孔

40-清洁环

41-毛毡层42-夹层43-防滑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作以下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4所示,其主体构造包括两块三角板状的端部封板30、三根直筒管状的磁吸管10、三根作为磁铁20的磁棒以及六组内环面带有胶质层或毛毡层41的清洁环40。其中:

两块端部封板30的各角端均圆滑过渡,而三根磁吸管10则呈如图1-2所示的三角阵列状的固接于两块端部封板30之间。由于两块端部封板30彼此板面平行,且三根磁吸管10管端均面贴合的焊固于相应的端部封板30板面处,因此各磁吸管10的管腔自然形成密封的容纳腔。在进行端部封板30封闭前,磁吸管10的容纳腔内分别插入一根磁棒,从而使得端部封板30及磁吸管10均具备的磁吸功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应当注意,每根磁吸管10上还应当如图1-3所示的套设清洁环40,并以每根磁吸管10配两组清洁环40为宜。两组清洁环40分别布置于相应磁吸管10的各管端处,从而遮蔽住磁吸管10与端部封板30所形成的拐角,以避免工作状态下塑料粒子内粉尘及金属类异物在该拐角处集聚。同时,在清理维护时,只需人工用手分别拨动各清洁环40,即可使得每根磁吸管10上牢牢吸附的金属类异物直接在磁吸管10中段管身处集聚,从而便于快速清理。

考虑到工作状态下,塑料粒子会不断由料斗处向出口管道内倾斜,而可能导致塑料粒子带动清洁环40而产生清洁环40的被动移位状况,因此,如图4所示的,在清洁环40本身为胶质环的基础上,使清洁环40内裹覆一层金属环状的夹层42,且该夹层42偏向于清洁环40的外侧端面处。这样,即使在无人维护下,由于夹层42的存在,清洁环40总是会被磁吸力吸附而牢牢固定在端部封板30板面处,而不会随塑料粒子的冲击力而产生被动移位状况。只有后期维护时人工拨动清洁环40方可使得清洁环40产生主动移位功能。此外的,夹层42包裹在清洁环40内,以避免了直接在清洁环40外侧端面处布置金属片而导致的金属片因端部封板30的巨大磁吸力而导致拽离清洁环40端面的状况发生,其使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均可得到有效保证。此外的,夹层42优选采用c型环,此时夹层42可在磁吸管10的吸力作用下而有向磁吸管10方向作径向动作的趋势。当存在上述趋势时,c型环状的夹层42开始径向内缩,进而压迫毛毡层41或胶质层并使之更抵紧磁吸管10的外管壁,最终有效提升毛毡层41或胶质层相对磁吸管10外管壁的抵紧能力,其后期清理操作的效率性可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的,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还在各端部封板30的中心处贯穿设置工艺孔31,该工艺孔31不仅可减轻本发明的整体质量,以便于本发明能更可靠的吸附固定在料斗的出口管道处;同时,其又能降低本发明的相对上述出口管道的吸附力,从而使得在后期维护清理时能更便于从出口管道内拔出本发明,其拆卸维护极其便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