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可穿戴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9007发布日期:2018-06-15 12: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符合用户的审美趋势,电子设备的外观面上通常都会加工形成纹理,用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美感。但是,大多数电子设备外观面上的纹理都是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形成,无法给与用户立体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壳体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的加工模具,所述壳体包括弧形壁,所述弧形壁的表面形成有连续的3D纹理;所述加工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

多个滑块,每一滑块可在所述模具本体上沿对应的预设路径进行往复运动,且在每一所述滑块沿对应的预设路径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可围成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多个滑块中任意至少一组相邻滑块可配合形成对应于所述弧形壁的曲面,且每一滑块中用于形成所述曲面的区域形成有凹凸纹理,所述任意至少一组相邻滑块在连接处的凹凸纹理相互衔接,以在注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塑胶成型时,通过所述凹凸纹理成型所述弧形壁表面的3D纹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

在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所述加工模具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注入塑胶;

注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塑胶成型得到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表面形成有连续的3D纹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和屏幕模组,所述屏幕模组装配于所述壳体并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屏幕模组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通过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加工模具制成。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提供的加工模具可以在相邻滑块上形成相互衔接的凹凸纹理,从而使得通过该加工模具成型的壳体外表面形成3D纹理,以提高配置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同时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握持手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加工模具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加工模具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加工模具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加工模具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述,该壳体100可以包括弧形壁101,该弧形壁1的外观表面可以形成连续的3D纹理,以增加用户的握持手感,提高配置有该壳体100的电子设备的立体感。其中,仍以图1所示,该弧形壁101可以是壳体100上相邻立壁之间的过渡区域,或者如图2所示,该弧形壁101也可以是呈圆型用以构成壳体100的侧壁。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弧形壁101也可以是实心壳体100的侧面,例如图3所示,该弧形壁101为壳体100的弧形侧面,其中,该弧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半圆形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弧形壁101表面上的连续3D纹理,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加工模具2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100的外观形状存在差异时,亦需要配置不同的加工模具200,在此,以加工如图3所示的壳体100为例,对加工模具2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加工模具200可以包括模具本体1和多个滑块2,每一滑块可以在模具本体1上沿对应的预设路径进行往复运动,且在每一滑块沿对应的预设路径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围成与壳体100相适配的容置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后续的注塑工艺得到壳体100。

举例而言,仍以图4所示,多个滑块2可以包括滑块21、滑块22、滑块23和滑块24,该滑块21可以沿箭头A所示方向在模具本体1上运动、滑块22可以沿箭头B所示方向在模具本体1上运动、滑块23可沿箭头C所示方向在模具本体1上运动,滑块24可以沿箭头D方向在模具本体1上运动;并且,如图5所示,当各个滑块沿对应箭头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形成于壳体100相适配的容置空间。

其中,滑块21的边缘与滑块22和滑块24相连,以配合形成壳体100中的弧形壁101相适配的曲面、滑块23与滑块22和滑块24亦相连,并且可以配合形成对于壳体100中的另一弧形壁101的曲面。进一步地,每一滑块上用于形成该曲面的区域形成有凹凸纹理,并且,任意一组相邻滑块在连接处的凹凸纹理可以相互衔接,以在注入该容置空间内的塑胶成型时,可以通过相互衔接的纹理成型弧形壁101表面的连续3D纹理。

例如,滑块21上的区域211、滑块22上的区域221上均形成有凹凸纹理,当滑块21沿箭头A所示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滑块22沿箭头B所示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区域211可以与区域221配合形成曲面,并且区域211上的凹凸纹理与区域221上的凹凸纹理相互衔接。那么,当各个滑块处于如图5所示的状态时,注入容置空间内的塑胶可以流动至凹凸纹理形成的各个“沟纹”中,从而使得壳体100上对应于该曲面的位置形成连续的3D纹理,提升用户的握持手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仅以滑块21与滑块22之间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而实际上,滑块21与滑块24、滑块23与滑块22、滑块23与滑块24之间也可以进行配合,并且得到相互衔接的凹凸纹理。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当壳体100的弧形壁101为圆形时,即当需要成型如图2所示壳体100的弧形壁101时,加工模具20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滑块,并且该至少三个滑块沿模具本体1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形成与呈圆型的弧形壁101相适配的外观圆。

例如,如图6所示,该外观圆可以由四个滑块拼接而成,如图7所示,当该四个滑块分别沿对应的预设路径运动至预设位置形成该外观圆时,每一相邻滑块上形成的凹凸纹理可以相互衔接,以保证通过该加工模具200成型的壳体100表面具有连续的3D纹理。进一步地,每一滑块对应的圆心角可以相等,从而每一滑块对应的弧度相等,以在脱模时避免由于任一滑块的弧度过大,使得对应滑块表面上的凹凸纹理作用于壳体100表面上的3D纹理区域导致拉模。

其中,每一滑块上的凹凸纹理可以通过镭雕工艺加工形成,举例而言,当采用如图6所示的加工模具200成型如图2所示的壳体100时,可以预先针对壳体100进行三维建模,该建模成型的壳体100表面具有连续的目标3D纹理,然后可以针对成型壳体100表面的目标3D纹理进行区域划分,例如,可以将成型壳体100表面的目标3D纹理划分成四个区域,根据每一划分区域的形状参数成型对应的滑块,并根据每一划分区域上的3D纹理形状,通过镭雕工艺在对应滑块上用于限制塑胶流动的表面成型凹凸纹理,从而如图7所示,当每一滑块运动至预设位置时,相邻滑块之间的凹凸纹理可以相互衔接,确保后续通过该加工模具得到的壳体100表面上将具有连续的3D纹理。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加工模具200成型的壳体100可以为任意电子设备的外壳,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或者可穿戴设备。为便于理解,下述将以该壳体100为可穿戴设备的后壳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可穿戴设备300可以包括后壳301及屏幕模组302,该屏幕模组302可以与后壳301装配形成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以用于收容主板,该主板与屏幕模组302之间进行电连接,实现对屏幕模组302开关状态的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后壳301包括圆形侧壁3011及与该圆形侧壁3011平滑连接的底壁3012,该圆形侧壁3011及底壁3012的表面上至少一部分区域可以形成3D纹理。如图10所示,加工后壳301的加工模具200可以包括四个滑块2及模具本体1,各个滑块上用于限位塑胶的表面均可以形成凹凸纹理,而且,在模具本体1上对应于底壁102的位置也可以形成凹凸纹理。当各个滑块围成与后壳301适配的外观圆时,模具本体1上与对应滑块在连接处的凹凸纹理相互衔接,从而使得后壳301上的底壁3012与圆形侧壁3011之间形成连续的3D纹理。

其中,底壁3012上的3D纹理可以仅位于底壁3012的边缘区域,或者也可以是位于整个底壁3012的表面,或者也可以是位于底壁3012的中间区域;相类似的,圆形立壁3011上的3D纹理也可以是位于整个圆形立壁3011的整个外表面,或者也可以是整个外表面的其中一部分,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该加工模具还可以包括凸块3,该凸块3位于模具本体1的中部区域,各个滑块可沿朝向于凸块3的方向在对应的预设路径上进行运动,以在运动至预设位置时与凸块3共同围成容置空间。那么,在朝向容置空间注入塑胶时,凸块3的表面可以用于限制塑胶的流动,从而使得成型后后壳301为中空结构,便于后续该后壳301与屏幕模组302配合形成收容主板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收容空间。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加工方法,如图11所述,该加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01中,在预设加工模具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注入塑胶。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加工模具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模具;该壳体100可以为任意电子设备的外壳,例如,移动设备、电子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1102中,注入容置空间内的塑胶成型得到壳体,该壳体的表面可以形成有连续的3D纹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加工模具100的滑块上用于限制塑胶流动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纹理,从而使得加工成型的壳体100在对应位置可以获得3D纹理,从而加强壳体100的外观美感,给用户以立体的视觉感受。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