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569阅读:1200来源:国知局
射蜡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射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2050334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射蜡机,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右侧安装有补蜡油缸;机架顶部设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右侧后端安装有射蜡油缸,射蜡油缸左侧安装有储蜡桶;工作台面右侧前端安装有射蜡机构,射蜡油缸驱动连接射蜡机构;射蜡机构上方安装有电控箱;工作台面左侧前端设有模具和固定模板,固定模板位于模具上方;固定模板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模板工作油缸,固定模板下方设有工作模板,所述工作模板为X形,工作油缸驱动连接工作模板;工作模板位于模具上方。

这种射蜡机虽然扩大了工作视野,操作方便,更加安全,但是,这种射蜡机在每次进行射出作业前,需要工作人员弯腰将模具置入固定模板的下方,当射蜡机射出作业完成后,又需要工作人员弯腰将模具从固定模板的下方取出,反复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模具放置于压板下的射蜡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射蜡机,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与自身垂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有与自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压紧模具的压板,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射蜡机构,所述射蜡机构包括射嘴,所述射嘴位于压板与工作台之间,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将模具推送至压板下的推送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仅需要将模具放置于推送装置前,推送装置便可以将模具推入压板下,进行注蜡作业,减少了工作人员弯腰将模具置入压板下这一工序,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的腰椎压力和肌肉劳损,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弯腰作业时发生磕碰等身体损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导杆,两根导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模具的宽度,所述导杆与射嘴的喷射方向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模具在推送装置的作用下,至少沿着导杆的一侧向前滑动,避免模具在推送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气缸、推送连接板以及推送推板,所述推送连接板固定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推送气缸包括推送活塞杆,所述推送气缸位于推送连接板背向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推送连接板背向推送气缸的一侧穿设有推送活塞杆,推送活塞杆远离推送气缸的端部固定于推送推板的中心,推送推板的两端位于导杆上、并与导杆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推送气缸通过推送活塞杆将力作用于推送推板,推送推板的中心受力,推送推板可将受到的力均匀作用于模具上,使模具不会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移;推送推板的两端与导杆接触,推送推板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防止推送活塞杆过分伸出后,与推送活塞杆连接的推送推板受到重力的影响后带动推送活塞杆向下倾斜,延长推送气缸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背向推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复位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模具注蜡完成后,模具可以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从压板下方移出,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模具取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气缸、复位连接板以及复位推板,所述复位连接板固定于工作台的侧面上,所述复位气缸包括复位活塞杆,所述复位气缸位于复位连接板背向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复位连接板背向复位气缸的一侧穿设有复位活塞杆,复位活塞杆远离复位气缸的端部固定于复位推板的中心,复位推板的两端位于导杆上、并与导杆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复位气缸通过复位活塞杆将力作用于复位推板,复位推板的中心受力,复位推板可将受到的力均匀作用于模具上,使模具不会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移;复位推板的两端与导杆接触,复位推板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防止复位活塞杆过分伸出后,与复位活塞杆连接的复位推板受到重力的影响后带动复位活塞杆向下倾斜,延长复位气缸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推送活塞杆与推送推板之间还连接有推送连接杆,所述复位活塞杆与复位推板之间还连接有复位连接杆。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延长推送气缸以及复位气缸的行程,使模具的定位准确。

优选的,所述推送活塞杆与复位活塞杆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位于两根导杆的中间,所述推送推板以及复位推板均与导杆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上手段,使推送装置以及复位装置在进行往复作业时,模具均在同一轨迹上运动,不会发生偏移,影响射嘴的定位,推送推板与复位推板垂直于导杆后其与导杆的接触面积最小,两者滑动摩擦的阻力也最小,减少能源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U型槽钢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U型槽钢上固定有塑料管夹,塑料管夹内紧固有感应开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感应装置传递的信号,并控制推送气缸伸缩推送活塞杆以及控制复位气缸伸缩复位活塞杆,所述U型槽钢与导杆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模具位于与射嘴对应的位置时,推送推板停止推送模具,模具静止不动,射嘴向模具内注射石蜡。

优选的,所述感应装置位于工作台上远离射蜡机构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感应装置远离射嘴的工作轨迹,防止感应装置干扰射嘴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置换作业时,不需要在压板下进行模具的取出或置入等作业,直接在压板外便可以通过推送或复位装置将模具取出或置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使模具置入压板下时定位准确,降低模具与射嘴之间相对位置的偏差,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台;3、导向杆;4、固定板;5、压板;6、射蜡机构;7、射嘴;8、推送装置;9、导杆;10、推送气缸;11、推送连接板;12、推送推板;13、推送活塞杆;14、螺栓;15、复位装置;16、复位气缸;17、复位连接板;18、复位推板;19、复位活塞杆;20、塑料管夹;21、推送连接杆;22、复位连接杆;23、感应装置;24、U型槽钢;25、信号处理模块;26、感应开关;27、压紧气缸;28、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固定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导向杆3,导向杆3远离工作台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工作台2之间设有压板5,四个导向杆3分别穿过压板5使压板5可以上下滑动,压板5上表面的中心与固定于固定板4上的压紧气缸27固定连接,通过压紧气缸27的控制使压板5沿着导向杆3上下移动;工作台2的左侧设有射蜡机构6,射蜡机构6包括射嘴7,射嘴7伸入压板5与工作台2之间的空间内。

如图1所示,工作台2上紧固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9,导杆9与射嘴7运动的径向方向垂直,两根导杆9之间的距离大于模具28的宽度,模具28的一侧紧靠导杆9侧面。

如图1所示,感应装置23设于工作台2上,U型槽钢24焊接于工作台2上且与导杆9平行,U型槽钢24上紧固有塑料管夹20,塑料管夹20将感应开关26固定于U型槽钢24上,感应开关26可以感应检测到推送推板12的右端面;感应开关26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模块25。

如图1所示,工作台2与导杆9垂直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推送装置8和复位装置15,模具28位于两导杆9之间。

结合图1和图2可知,工作台2的侧面通过螺栓14紧固有推送连接板11,推送连接板11背向导杆9的一侧紧固有推送气缸10,推送活塞杆13穿过推送连接板11与连接推送推板12中心位置的推送连接杆21相连,推送推板12与导杆9相互垂直,且推送推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行的导杆9接触,推送推板12可以在推送气缸10的控制下沿导杆9匀速向工作台2中心滑动,信号处理模块25接受感应开关26的信号进一步控制推送气缸10伸缩推送活塞杆13。

如图2所示,复位装置15所在的一端通过螺栓14固定有复位连接板17,复位连接板17背向导杆9的一侧紧固有复位气缸16,复位活塞杆19穿过复位连接板17与连接复位推板18中心位置的复位连接杆22相连,复位推板18与导杆9相互垂直,且复位推板1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行的导杆9接触,复位推板18可以在复位气缸16的控制下沿导杆9匀速向工作台2中心滑动;信号处理模块25接受感应开关26的信号进一步控制复位气缸16伸缩复位活塞杆19。

综上所述,首先,在射嘴7作业前将模具28置入压板5下的两个导杆9之间,模具28紧靠导杆9的一侧,手动调节射嘴7的工作位置,使射嘴7能将石蜡注射入模具28内;调节塑料管夹20在U型槽钢24上的位置,使位于塑料管夹20上的感应开关26检测到推送推杆的右端面;然后将塑料管夹20紧固于U型槽钢24上。

接着,工作人员启动开关,推送气缸10向前伸出推送活塞杆13,推送连接杆21与推送推板12联动向前匀速运动,推送推板12的两端继续与导杆9的上表面接触,且推送推板12的前端面与模具28相接触,推送模具28向前滑移,当感应开关26检测到推送推板12的右端面时,感应开关26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模块25,信号处理模块25控制推送气缸10缩回推送活塞杆13,推送活塞杆13带动推送连接杆21以及推送推板12向推送气缸10的方向收缩,模具28静止不动,压板5下压紧固模具28,射蜡机构6开始作业,将石蜡通过射嘴7注入模具28中,注入完成后,压板5与射嘴7复位,复位机构在信号处理模块25的控制下向推送装置8所在方向伸出复位活塞杆19,复位活塞杆19带动复位连接杆22以及复位推板18联动,复位推板18推动模具28在工作台2上滑动,复位推板18将模具28推至压板5外,复位推板18复位,工作人员拿出模具28、取出蜡件,进入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