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油缸、注射装置及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07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注射油缸、注射装置及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注射油缸的注射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注射装置的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机是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用于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塑料制品。注塑成型机的优点在于能一次成型出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生产率高且易于实现自动化。

通常,注塑成型机包括机架、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其中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在操作过程中,注射装置用于将塑料注射到被合模装置夹持的成型模具中。其中,注射装置通常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以及螺杆等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注射油缸100包括缸体110和活塞杆120,活塞杆120在缸体110内往复运动。活塞杆120中部具有间隔件,该间隔件1201将活塞杆120分为活塞杆注射端1202和活塞杆差动端1203,活塞杆注射端1202和活塞杆差动端1203的横截面尺寸比间隔件1201的横截面尺寸小。

间隔件1201配合在缸体110内,在注射油缸100的缸体110内将缸体110分为注射腔1101和差动腔1102。活塞杆注射端1202在注射腔1101内延伸,并从注射腔1101延伸到缸体110之外。活塞杆差动端1203在差动腔1102内延伸,并从差动腔1102延伸到缸体110之外。

由于活塞杆120从缸体110的相对两侧延伸到缸体110之外,导致注射油缸100的整体体积较大,同时活塞杆120自身的体积和重量也都较大,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注射油缸,使得注射油缸占用的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得注射活塞的体积和重量减小,节省制造成本。

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所述注射油缸包括缸体、缸盖和注射活塞,所述注射活塞能在所述缸体内往复运动,使得注射活塞、缸盖和缸体共同限定的注射腔的容积发生改变,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油缸还设置有差动活塞,其中所述注射活塞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差动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差动活塞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内腔室中,所述差动活塞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内腔室流体连通,从而形成差动腔,所述差动腔经由管路与所述注射腔流体连通。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缸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其中第一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第二盖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注射活塞从所述第二盖的所述通孔伸出。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活塞具有活塞头部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部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头部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盖的通孔而延伸到所述缸体之外,所述内腔室设置在所述活塞头部处,朝向所述活塞杆延伸。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动活塞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一盖,所述第二端部插入到所述内腔室中,使得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内腔室流体连通。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头部、所述活塞杆、所述缸体和所述第二盖限定出注射腔。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腔通过控制回路与所述差动腔流体连通,在所述控制回路中设有控制泵。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活塞头部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靠所述差动活塞以密封所述差动腔。

在注射油缸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头部、所述差动活塞、所述缸体和所述第一盖限定出气室,在所述第一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气室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大气流体连通。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注射油缸。

在又一个方面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所述注塑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合模装置以及与所述合模装置配合作用的如上所述的注射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油缸中活塞杆仅仅在缸体的一侧延伸到缸体之外,所以比现有技术的活塞杆从缸体的相对两侧延伸到缸体之外的方案占用的空间小。另外,由于消除了活塞杆差动端,大大降低了活塞杆的体积和重量,并降低了活塞杆的制造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活塞杆差动端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差动活塞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要小得多,从降低了整个注射油缸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书的内容和附图实质上仅仅是示范性的,而并不是为了以任何方式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用的术语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能够理解到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应当解释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说,“包括”和“包含”应当解释为与术语“至少包括”或者“至少包含”同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顶”、“底”等是在正常安装和使用的状态下的相对方位。

以下将具体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注射油缸200的示意图。

注射油缸200包括缸体210、缸盖和注射活塞220,注射活塞220在缸体210内往复运动,使得注射活塞、缸盖和缸体共同限定的注射腔的容积发生改变。

缸体210的内部形成为腔,缸体210具有第一开口2101和第二开口2102,缸盖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2101处的第一盖2111和设置在第二开口2102处的第二盖2112,在第二盖2112上设置有通孔2113。

注射活塞220具有活塞头部2201和活塞杆2202。活塞头部2201设置在缸体210内。活塞杆2202从活塞头部2201延伸出,活塞杆220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活塞头部2201的横截面尺寸。活塞杆2202穿过第二盖2112的通孔2113而延伸到缸体210之外,这样,活塞头部2201、活塞杆2202、缸体210和第二盖2112共同限定出注射腔2301,如图2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油缸200还包括差动活塞240,在图示实施例中,差动活塞240大致为长形杆的形式,设置在注射油缸200的缸体210内,差动活塞240内设置有连通通道2401。在一个实施例中,差动活塞240具有第一端部2402和第二端部2403,优选地,连通通道2401从第一端部2402贯穿延伸到第二端部240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差动活塞240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和结构。

相应地,在注射活塞220的活塞头部2201设置有内腔室2203,优选地,内腔室2203朝向活塞杆2202延伸并延伸到活塞杆2202内。

差动活塞240的第一端部2402连接到第一盖2111,差动活塞240的第二端部2403插入到注射活塞220的内腔室2203中,使得差动活塞240的连通通道2401与注射活塞220的内腔室2203流体连通,这样,流体连通的连通通道2401和内腔室2203共同形成差动腔230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油缸200中,注射腔2301通过控制油路与差动腔2302流体连通。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油路包括穿过第一盖2111的第一油路通道2501、穿过第二盖2112的第二油路通道2502以及在第一油路通道2501和第二油路通道2502之间延伸的输送装置2503,该输送装置2503例如可以为输油管的形式,例如为导管。这样,控制油路从差动腔2302,经由第一油路通道2501、输送装置2503和第二油路通道2502而延伸到注射腔2301中。

在这种情况下,差动腔2302内的工作流体(例如油)可以经由第一油路通道2501、输送装置2503、第二油路通道2502而进入注射腔2301,反之亦然,注射腔2301内的工作流体可以经由第二油路通道2502、输送装置2503、第一油路通道2501而进入差动腔23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油路上可以设置有控制泵2504,以控制所述控制油路中油的流动。控制泵2504可以设置在控制油路上任何适当的位置处,例如,控制泵2504可以设置在第一盖2111和第二盖2112之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控制泵2504联接到输送装置2503上。

由于差动活塞240插入到注射活塞220中使得连通通道2401和内腔室2203流体连通而形成差动腔2302,因此优选的是确保差动活塞240和注射活塞220之间的密封。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注射活塞220的活塞头部2201上设置有密封件,该密封件抵靠差动活塞240以密封差动腔2302。密封件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注射活塞220上,或者密封件也可以是单独的密封件,例如密封圈,该单独的密封件固定在注射活塞220的活塞头部2201上。在图示实施例中,密封件抵靠差动活塞240的外表面,使得差动腔2302内的工作流体,具体是内腔室2203内的工作流体不会泄露。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油缸200中,活塞头部2201、差动活塞240、缸体210和第一盖2111限定出气室2601,该气室2601中不具有工作流体。在第一盖2111上设置有通气孔(未示出),通气孔与气室2601连通,由此气室2601通过该通气孔与大气流体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想到,也可以在缸体210的靠近第一盖2111的端部上设置这样的通气孔。

以下简要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200的操作过程。

当注射油缸200被致动以进行注射操作时,可以致动控制泵2504,使得差动腔2302内的工作流体(例如油)流过第一盖2111中的第一油路通道2501、流过输送装置2503、流过第二盖2112中的第二油路通道2502而进入到注射腔2301中,由此注射腔2301的体积膨胀,推动注射活塞220沿着注射方向运动,从图中所示的方向看,推动注射活塞220向左运动。

反之亦然,当注射油缸200被致动以进行缩回操作时,可以致动控制泵2504,使得注射腔2301内的工作流体(例如油)流过第二盖2112中的第二油路通道2502、流过输送装置2503、流过第一盖2111中的第一油路通道2501而进入到差动腔2302中,由此差动腔2302的体积膨胀,推动注射活塞220沿着与注射方向相反的缩回方向运动,从图中所示的方向看,推动注射活塞220向右运动。

对比图1和图2可以明显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油缸中活塞杆仅仅在缸体的一侧延伸到缸体之外,所以比现有技术的活塞杆从缸体的相对两侧延伸到缸体之外的方案占用的空间小。另外,由于消除了活塞杆差动端,大大降低了活塞杆的体积和重量,并降低了活塞杆以至整个注射油缸的制造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活塞杆差动端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差动活塞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要小得多,从降低了整个注射油缸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注射装置,其具有上述注射油缸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其包括机架、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其中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在操作过程中,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配合将塑料注射到被合模装置夹持的成型模具中。其中注射装置采用具有上述注射油缸200的注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以上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范围内。在不存在明显矛盾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可以有利地结合到其它的实施例中,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删除和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这些新的实施例仍然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因此,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具有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及其等价的结构和方案限定的完整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