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或彩条纹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203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或彩条纹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或彩条纹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用于吹制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的技术信息,如CN101628472A(中空吹塑成型模头)和CN106003665A(吹塑机的双层导流储料式模头装置),等等。并且还可见诸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的塑料中空容器的模头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481508Y推荐的“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可视液位线即为前述的透明液位线,其积极意见可参见CN2481508Y。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某些应用场合的中空塑料容器的外观要求的日益讲究,对具有迷彩效果和美感的诸如酒水壶、花灯、各类瓶子乃至海洋球之类的中空塑料容器十分器重。于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要求,中空塑料制品生产厂商在对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先吹制出相应的中空塑料制品,而后进行二次处理,所谓的二次处理是在吹制成型的中空塑料制品的外表面以喷涂方式形成扑朔迷离的彩色条纹。但是以二次处理即以喷涂方式形成彩条纹至少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结合效果差,因而容易褪色;其二,由于涂料有失环保安全,因而存在损及环境或人体之虞;其三,由于是二次加工,因而制作工艺繁琐且制作过程冗长并且致使产品成本提高。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喷涂方式而直接在主料上形成彩条纹而藉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褪色并且体现良好的环保安全性以及提高加工效率的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或彩条纹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吹制带透明液位线或彩条纹中空塑料容器的模头结构,包括一用于提供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的供料机构和一用于接受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的接料机构,供料机构与接料机构配接并且与接料机构相通;一分流机构,该分流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接料机构的下方的位置与接料机构连接并且与接料机构相通;一分流盘座,该分流盘座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机构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机构连接并且与分流机构相通;一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该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与所述的分流盘座配接并且与分流盘座相通;一口模机构,该口模机构对应于所述分流盘座的下方设置并且与分流盘座相通;一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该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接料机构的上方的位置与接料机构连接并且还与所述口模机构连接;一模头内芯,该模头内芯的上端途经所述分流机构与所述接料机构连接,而模头内芯的下端途经所述分流盘座与所述口模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料机构包括一分流柱、一分流梭盘和一模头内芯导流子,分流柱位于分流梭盘的上方,在该分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和一主塑料熔体引入孔,在分流柱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的位置以并行于分流柱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在对应于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的位置以并行于分流柱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并且在分流柱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与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相通,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与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相通,主塑料熔体引入孔与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相通,分流梭盘在对应于分流柱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柱密闭配合,在该分流梭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分流梭盘第一导流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分流梭盘第二导流孔,在分流梭盘的中央位置通过间隔分布的过渡连接片固定有一分流梭套,模头内芯导流子通过间隔分布的导流子连接固定片固定在分流梭套的中心位置,该模头内芯导流子的上端探入所述的主塑料熔体导流腔内,位于模头内芯导流子与分流梭套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而位于分流梭套的外壁与分流梭盘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所述模头内芯的上端途经所述分流机构与所述模头内芯导流子的下端连接,所述的供料机构与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以及主塑料熔体引入孔连接,所述的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与所述分流柱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分流盘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并且在分流盘座的侧部开设有一与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相通的透明液位线塑料熔体引入口,所述的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与该透明液位线塑料熔体引入口配接,在所述的口模机构外设置有口模加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和一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与所述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配接,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与所述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配接,而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与所述主塑料熔体引入孔配接并且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以及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在使用状态下均与各自配备的螺杆挤出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流机构包括一上分流盘、一过渡分流盘和一下分流盘,上分流盘在对应于所述分流梭盘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梭盘密闭配合,在该上分流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该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同时与所述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以及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上分流盘上还开设有一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和一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的分流梭盘第一导流孔相对应并且相通,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与所述的分流梭盘第二导流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上分流盘的底部开设有一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过渡分流盘在对应于上分流盘的下方的位置与上分流盘密闭配合,在该过渡分流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该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与所述的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过渡分流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导流孔,该过渡分流盘导流孔与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相通,在过渡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该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与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彼此配合,并且在该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的弧长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内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在过渡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连接槽,该过渡分流盘连接槽的一端与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相通,而另一端与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相通,在过渡分流盘朝向下的一侧还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下分流盘在对应于所述过渡分流盘的下方的位置与过渡分流盘密闭配合,在该下分流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该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与所述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相对应并且相,在下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该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与所述的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在该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的弧长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贯穿下分流盘的高度方向的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并且还开设有一下分流盘连接槽,该下分流盘连接槽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分流盘导流孔相对应并且相通,而下分流盘连接槽的另一端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相连接并且相通,在下分流盘上并且位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的内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该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与所述的外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下分流盘的底部开设有一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和一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与所述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相通,并且该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的第一引出槽槽口与所述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下部相通,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与所述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相通,并且该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的第二引出槽槽口与所述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下部相通,所述分流盘座在对应于所述下分流盘的下方的位置与下分流盘密闭配合,所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与所述下分流盘塑料熔体导流腔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下部扩设有一直径大于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的直径的分流盘座导流套腔,所述模头内芯的上端依次途经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和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位置与所述模头内芯导流子的下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口模机构外的所述口模加热器为电加热器,在所述接料机构的分流柱的顶部开设有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所述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与该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口模机构包括模套调整座、模套支承环、模芯、导流套和导流套支承环,导流套支承环在对应于所述分流盘座的底部的位置与分流盘座固定,导流套的上端伸展到所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下部的分流盘座导流套腔内,并且该导流套的上端的外壁与分流盘座导流套腔的腔壁密封配合,导流套的内壁与所述模头内芯的下端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熔体流道,导流套的中部支承在导流套支承环上,模套调整座对应于导流套支承环的下方,在该模套调整座的中央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套,所述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与模套调整座朝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导流套的下端伸展到滑动套内并且与滑动套形成滑动配合关系,模套支承在模套支承环上,而该模套支承环在对应于模套调整座的底部的位置与模套调整座固定,模芯位于模套的模套腔内,并且该模芯的上端与所述模头内芯的下端螺纹连接,模芯的外壁与所述模套的模套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为三色塑料熔体流道,该三色塑料熔体流道与所述导流套熔体流道相通,而该导流套熔体流道与所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相通,其中,在所述模套调整座的上部与所述导流套支承环的底部之间保持有一壁厚调整间隙,当所述熔体厚调整驱动机构带动模套调整座向上位移时,由模套调整座通过模套支承环带动模套上行,三色塑料熔体流道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的宽度变大,同时,所述壁厚调整间隙变小,而当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带动模套调整座向下位移时,由模套调整座通过模套支承环带动模套下行,所述三色塑料熔体流道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的宽度变小,同时所述壁厚调整间隙变大,所述口模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模套调整座外,开设在所述分流柱的顶部的所述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为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头内芯导流子的上端构成有导流子圆锥头,该导流子圆锥头的探入所述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上部,在模头内芯导流子的下端构成有一导流子配接螺纹头,在所述模头内芯的上端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模头内芯螺纹孔,该模头内芯螺纹孔与导流子配接螺纹头螺纹连接;在所述分流柱的下端并且围绕分流柱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分流柱的下表面的分流柱嵌合凸圈,而在所述分流梭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分流梭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分流梭盘的上表面的分流梭盘配合凹槽,该分流梭盘配合凹槽与分流柱嵌合凸圈密闭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流梭盘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分流梭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分流梭盘的下表面的分流梭盘嵌合凸圈,在所述上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上分流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上分流盘的上表面的上分流盘配合凹槽,该上分流盘配合凹槽与分流梭盘嵌合凸圈密闭配合;在上分流盘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上分流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上分流盘的下表面的上分流盘嵌合凸圈,在所述过渡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过渡分流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过渡分流盘的上表面的过渡分流盘配合凹槽,该过渡分流盘配合凹槽与上分流盘嵌合凸圈密闭配合,在过渡分流盘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过渡分流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过渡分流盘的下表面的过渡分流盘嵌合凸圈,在所述下分流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下分流盘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凹陷于下分流盘的上表面的下分流盘配合凹槽,该下分流盘配合凹槽与过渡分流盘嵌合凸圈密闭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流子配接螺纹头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导流子配接螺纹头内螺纹孔,在所述模头内芯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所述模头内芯螺纹孔位于该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的上部,而在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的下部的孔壁上构成有连接螺杆孔内螺纹,在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内设置有一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该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子配接螺纹头内螺纹孔螺纹连接,而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螺杆孔内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作用缸、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拉杆连接座、电子尺、一组导向柱和一组拉杆,驱动作用缸固定在驱动作用缸固定座上,该驱动作用缸固定座与一组导向柱的上端固定,而一组导向柱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分流柱的顶部固定,驱动作用缸的驱动作用缸柱的下部与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连接并且由旋配在驱动作用缸柱上的缸柱锁定螺母锁定,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通过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固定螺钉与拉杆连接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固定,拉杆连接座通过拉杆连接座导套与一组导向柱滑动配合,电子尺设置在驱动作用缸的驱动作用缸缸体上并且与驱动作用缸柱的上部相对应,一组拉杆的上端各通过拉杆固定螺钉与拉杆连接座固定连接,而一组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的模套调整座的上部固定连接,当驱动作用缸的驱动作用缸柱向上位移时,由驱动作用缸柱通过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带动拉杆连接座循着所述的一组导向柱向上位移,由拉杆连接座通过所述的一组拉杆带动所述模套调整座向上位移,而当所述驱动作用缸的驱动作用缸柱向下位移时,由驱动作用缸柱通过所述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带动所述拉杆连接座循着所述的一组导向柱向下位移,由拉杆连接座通过所述的一组拉杆带动所述模套调整座向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的电子尺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供料机构将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引入接料机构,由接料机构引至分流机构分流并在途经分流盘座后引至口模机构,因而可供后续工序一次吹制出带有彩条纹的中空塑料制品,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进行二次喷涂,不仅可以避免褪色现象,而且能够保障环保安全性以及得以提高加工效率;当启用透明液位线供料机构时,则可在成型出的中空塑料制品上形成透明的可视液位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接料机构、分流机构以及分流盘座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下分流盘以及分流盘座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剖视图。

图7为由本实用新型的口模机构引出的塑料熔体经后续的吹制工序得到的中空塑料制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用于提供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的供料机构1和一用于接受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的接料机构2,供料机构1与接料机构2配接并且与接料机构2相通;示出了一用于将由接料机构2提供的塑料熔体分流的分流机构3,该分流机构3在对应于接料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与接料机构2连接并且与接料机构2相通;示出了一分流盘座4,该分流盘座4在对应于前述分流机构3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机构3连接并且与分流机构3相通;示出了一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该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与前述的分流盘座4配接并且与分流盘座4相通;示出了一口模机构6,该口模机构6对应于前述分流盘座4的下方设置并且与分流盘座4相通;示出了一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该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在对应于前述接料机构2的上方的位置与接料机构2连接并且还与前述的口模机构6连接;示出了一模头内芯8,该模头内芯8的上端途经前述分流机构3与前述接料机构2连接,而模头内芯8的下端途经前述分流盘座4与前述口模机构6连接。

请参见图2,前述的接料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分流柱21、一分流梭盘22和一模头内芯导流子23,分流柱21的形状呈圆柱体并且位于分流梭盘22的上方,在该分流柱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和一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其中: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与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在分流柱21上的位置大体是呈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即围绕分流柱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而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位于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212之间,在分流柱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的位置以并行于分流柱21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4,而在对应于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的位置以并行于分流柱21的高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5,并且在分流柱2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与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4相通,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与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5相通,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与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相通,分流梭盘22在对应于分流柱21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柱21密闭配合,在该分流梭盘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4的位置开设有一分流梭盘第一导流孔22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5的位置开设有一分流梭盘第二导流孔222,在分流梭盘22的中央位置通过间隔分布的过渡连接片2231固定有一分流梭套223,模头内芯导流子23通过间隔分布的导流子连接固定片231固定在分流梭套223的中心位置,该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上端探入前述的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内,位于模头内芯导流子23与分流梭套223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224,而位于分流梭套223的外壁与分流梭盘2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225。

继续见图2并且结合图1、图5和图6,前述模头内芯8的上端途经前述分流机构3与前述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下端连接,前述的供料机构1与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212以及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连接,前述的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与前述分流柱21的顶部连接,即支承在分流柱21的顶部,在前述分流盘座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图6示),并且在分流盘座4的侧部开设有一与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相通的透明液位线塑料熔体引入口42,前述的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与该透明液位线塑料熔体引入口42配接,在前述的口模机构6外设置有口模加热器10(图1和图6示)。

依据专业常识,上面提及的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以及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用于引入由供料机构1提供的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例如前者为蓝色,后者为黄色,又如前者为红色,后者为蓝色,等等。总之两者不是同一种颜色的塑料熔体。前述的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用于引入主塑熔体,该主塑料熔体是不透明的。由此可知,就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例而言,能使最终成型出的中空塑料容器具备三种颜色的彩色条纹,每条颜色的条纹数优选相等并且均匀分布。此外,如果在前述的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中加入珠光颜料,那么,最终得到的中空塑料容器具有理想的珠光效果。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供料机构1包括一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2和一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与前述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配接,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2与前述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配接,而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与前述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配接,并且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12以及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在使用状态下均与各自配备的螺杆挤出机14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与一螺杆挤出机14连接,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与另一螺杆挤出机14连接,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与再一个螺杆挤出机14连接。由此可知,螺杆挤出机14有三个,分别挤出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由于其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

请重点见图2至图4,前述的分流机构3包括一上分流盘31、一过渡分流盘32和一下分流盘33,上分流盘31在对应于前述分流梭盘22的下方的位置与分流梭盘22密闭配合,在该上分流盘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11,该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11同时与前述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224以及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225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上分流盘31上还开设有一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312和一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313,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312与前述的分流梭盘第一导流孔221相对应并且相通,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313与前述的分流梭盘第二导流孔222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上分流盘31的底部开设有一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14,过渡分流盘32在对应于上分流盘31的下方的位置与上分流盘31密闭配合,在该过渡分流盘3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21,该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21与前述的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11相对应并且相通,在过渡分流盘3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312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导流孔322,该过渡分流盘导流孔322与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312相通,在过渡分流盘3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14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该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与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14彼此配合,并且在该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的弧长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内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3231,在过渡分流盘3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313的位置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连接槽324,该过渡分流盘连接槽324的一端与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313相通,而另一端与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相通,在过渡分流盘32朝向下的一侧还开设有一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25,下分流盘33在对应于前述过渡分流盘32的下方的位置与过渡分流盘32密闭配合,在该下分流盘33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31,该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31与前述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21相对应并且相,在下分流盘33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该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与前述的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25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在该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的弧长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贯穿下分流盘33的高度方向(也可称“厚度方向”)的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3321,并且还开设有一下分流盘连接槽333,该下分流盘连接槽333的一端与前述过渡分流盘导流孔322相对应并且相通,而下分流盘连接槽333的另一端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相连接并且相通,在下分流盘33上并且位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的内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334,该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334与前述的外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3231相对应并且相通,在下分流盘33的底部开设有一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5和一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6(图6示),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5与前述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3321相通,并且该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5的第一引出槽槽口3351与前述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31的下部相通,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6与前述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334相通,并且该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6的第二引出槽槽口3361与前述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的下部相通。

由图2和图6所示,前述分流盘座4在对应于前述下分流盘33的下方的位置与下分流盘33密闭配合,前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与前述下分流盘塑料熔体导流腔331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的下部扩设有一直径大于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的直径的分流盘座导流套腔411(图2示),前述模头内芯8的上端依次途经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31和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2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11的位置与前述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下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前述口模机构6外的前述口模加热器10为电加热器。此外,在前述接料机构2的分流柱21的顶部开设有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217,前述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与该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217固定连接,即通过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217而使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支承在接料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分流柱21的顶部。

由上述说明可知: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14与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彼此配合后形成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熔体通道,前述的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25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同例。

由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分流盘导流套腔411的顶部设置有一透明液位线料导入环4111,在该透明液位线料引入环4111上开设透明塑料熔体引入孔41111,该透明塑料熔体引入孔41111与前述透明液位线塑料熔体引入口42相对应。

重点见图2,在前述分流梭盘22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分流梭盘2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分流梭盘22的下表面的分流梭盘嵌合凸圈227,在前述上分流盘31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上分流盘3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上分流盘31的上表面的上分流盘配合凹槽315,该上分流盘配合凹槽315与分流梭盘嵌合凸圈227密闭配合;在上分流盘31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上分流盘3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上分流盘31的下表面的上分流盘嵌合凸圈316,在前述过渡分流盘32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过渡分流盘3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过渡分流盘32的上表面的过渡分流盘配合凹槽326,该过渡分流盘配合凹槽326与上分流盘嵌合凸圈316密闭配合,在过渡分流盘32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过渡分流盘3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过渡分流盘32的下表面的过渡分流盘嵌合凸圈327,在前述下分流盘3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下分流盘3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凹陷于下分流盘33的上表面的下分流盘配合凹槽337,该下分流盘配合凹槽337与过渡分流盘嵌合凸圈327密闭配合。

请参见图5至图6并且结合图2,在前述接料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分流柱21上间隔开设有分流柱连接螺杆孔219(图6标示),在分流梭盘22上并且在对应于分流柱连接螺杆孔219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分流梭盘连接螺杆孔228(图2标示)。在前述分流机构3的结构体系的上分流盘31上并且在对应于分流梭盘连接螺杆孔228的位置间隔开设有上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17(图2标示),在过渡分流盘3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17的位置间隔开设有过渡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28(图2标示),在下分流盘33上并且在对应于过渡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28的位置间隔开设有下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38。由图6示意的一组长螺杆20自下向上依次穿过下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38、过渡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28、上分流盘连接螺杆孔317和分流梭盘连接螺杆孔228旋入分流柱连接螺杆孔219,从而将前述的分流机构3与接料机构2连接为一个整体,具体而言,使分流柱21、分流梭盘22、上分流盘31、过渡分流盘32和下分流盘33呈自上而下的密闭叠置状态。

由图6所示,前述的分流盘座4通过一组间隔分布的短螺杆43在对应于下分流盘33的下方的位置与预设在下分流盘33上的短螺杆固定孔固定连接。

申请人结合图2和图5至图6对塑料熔体的流向作如下说明,由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将由螺杆挤出机14熔融挤出的主塑料熔体经主塑料熔体引入孔213引入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内,进入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内的主塑料熔体的一部分循着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的腔壁流向前述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225,而另一部分主塑料熔体循着模头内芯导流子23流向前述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224,进入主塑料熔体内、外导流槽224、225中的主塑料熔体自上而下依次经上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11、过渡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21、下分流盘主塑料熔体导流腔331和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并流向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口模结构6。与此同时,由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将由螺杆挤出机14熔融挤出的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经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1引入第一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4,再依次经分流梭盘第一导流孔221、上分流盘第一导流孔312、过渡分流盘导流孔322、下分流盘连接槽333、由过渡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25与下分流盘外环流弧形槽道332共同配合的槽道和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3321,再经下分流盘底部第一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5的第一引出槽槽口3351进入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并以附着在主塑料熔体的外表面的状态随主塑料熔体流向口模机构6。还与此同时,由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2将由螺杆挤出机14熔融挤出的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经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入孔212引入第二颜色塑料熔体纵向导流孔215,再依次经分流梭盘第二导流孔222、上分流盘第二导流孔313、过渡分流盘连接槽324、由上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14与过渡分流盘内环流弧形槽道323共同配合的槽道、内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3231和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334再经下分流盘底部第二颜色塑料熔体引出槽336的第二引出槽槽口3361进入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并以随着在主塑料熔体的外表面的状态随主塑料熔体流向口模机构6。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外环流弧形槽道熔体导出孔3321以及内环流槽道熔体导出孔3231(也即下分流盘熔体导出孔334)的数量彼此相等并且间隔距离相同,例如两者各为6至8个孔时,那么在主塑料熔体的外壁的圆周方向以纵向状态均布6-8条(也可称6至8列)彩条纹。并且由于第一颜色塑料熔体以及第二颜色塑料熔体以附着于主塑料熔体的外侧的,因而相对较薄,约为0.2-0.5mm,具体而言,约为即约占主塑料熔体壁厚的二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三。

在启用第一、第二颜色塑料熔体时,前述的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不工作,也就是说只有需要加工带有透明液位线的中空塑料制品时才启用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

请重点见图5和图6,前述的口模机构6包括模套调整座61、模套支承环63、模芯64、导流套65和导流套支承环66,导流套支承环66在对应于前述分流盘座4的底部的位置通过支承环固定螺钉661与分流盘座4的底部固定,导流套65的上端伸展到前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的下部的分流盘座导流套腔411内,并且该导流套65的上端的外壁通过密封圈652与分流盘座导流套腔411的腔壁密封配合,导流套65的内壁与前述模头内芯8的下端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熔体流道651,导流套65的中部支承在导流套支承环66的台阶槽662上,模套调整座61对应于导流套支承环66的下方,在该模套调整座61的中央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套611,该滑动套611由滑动套固定螺钉6111在模套调整座61的滑动套固定腔612内与模套调整座61固定,前述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与模套调整座61朝向上的一侧连接,前述导流套65的下端伸展到滑动套611内并且与滑动套611形成滑动配合关系,模套62支承在模套支承环63上,而该模套支承环63在对应于模套调整座61的底部的位置通过螺钉631与模套调整座61固定,模芯64位于模套62的模套腔内,并且该模芯64的上端与前述模头内芯8的下端螺纹连接,模芯64的外壁与前述模套62的模套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为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该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与前述导流套熔体流道651相通,而该导流套熔体流道651与前述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相通。

由图6所示,在前述模套调整座61的上部与前述导流套支承环66的底部之间保持有一壁厚调整间隙67,当前述熔体厚调整驱动机构7带动模套调整座61向上位移时,由模套调整座61通过模套支承环63带动模套62上行,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的宽度变大,同时,前述壁厚调整间隙67变小,而当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带动模套调整座61向下位移时,由模套调整座61通过模套支承环63带动模套62下行,前述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的宽度变小,同时前述壁厚调整间隙67变大,由电加热器充任的前述口模加热器10设置在前述模套调整座61外,开设在前述分流柱21的顶部的前述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217为螺纹孔。

继续见图2以及图5至图6,在前述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上端构成有导流子圆锥头232,该导流子圆锥头232的探入前述主塑料熔体导流腔216的上部,在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下端构成有一导流子配接螺纹头233,在前述模头内芯8的上端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模头内芯螺纹孔81,该模头内芯螺纹孔81与导流子配接螺纹头233螺纹连接;在前述分流柱21的下端并且围绕分流柱2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分流柱的下表面的分流柱嵌合凸圈218,而在前述分流梭盘22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分流梭盘2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凹陷于分流梭盘22的上表面的分流梭盘配合凹槽226,该分流梭盘配合凹槽226与分流柱嵌合凸圈218密闭配合。

在前述导流子配接螺纹头23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导流子配接螺纹头内螺纹孔2331(图5标示),在前述模头内芯8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82,前述模头内芯螺纹孔81位于该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82的上部,而在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82的下部的孔壁上构成有连接螺杆孔内螺纹821,在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孔82内设置有一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83,该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83的上端与前述导流子配接螺纹头内螺纹孔2331螺纹连接,而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83的下端与前述连接螺杆孔内821螺纹连接。

请重点见图6,前述的熔体壁厚调整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作用缸71、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72、拉杆连接座73、电子尺74、一组导向柱75和一组拉杆76,驱动作用缸71固定在驱动作用缸固定座712上,该驱动作用缸固定座712与一组导向柱75的上端固定,而一组导向柱75的下端在对应于前述的一组导向柱固定连接孔217的位置与前述分流柱21的顶部固定,驱动作用缸71的驱动作用缸柱711的下部与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72连接并且由旋配在驱动作用缸柱711上的缸柱锁定螺母7111锁定,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72通过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固定螺钉721与拉杆连接座73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固定,拉杆连接座73通过拉杆连接座导套731与一组导向柱75滑动配合,电子尺74设置在驱动作用缸71的驱动作用缸缸体713上并且与驱动作用缸柱711的上部相对应,一组拉杆76的上端各通过拉杆固定螺钉761与拉杆连接座73固定连接,而一组拉杆76的下端与前述的模套调整座61的上部固定连接。

当驱动作用缸71的驱动作用缸柱711向上位移时,由驱动作用缸柱711通过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72带动拉杆连接座73循着前述的一组导向柱75向上位移,由拉杆连接座73通过前述的一组拉杆76带动前述模套调整座61向上位移,由模套调整座61带动前述模套62向上位移,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的宽度变大,行出口模机构6的三色塑料熔体的壁厚变厚,壁厚调整间隙67变小;而当前述驱动作用缸71的驱动作用缸柱711向下位移时,由驱动作用缸柱711通过前述驱动作用缸柱连接座72带动前述拉杆连接座73循着前述的一组导向柱75向下位移,由拉杆连接座73通过前述的一组拉杆76带动前述模套调整座61向下位移,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的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的宽度变小,行出口模机构6的三色塑料熔体的壁厚变薄,壁厚调整间隙67增大。当模套调整座61带动模套62下行至极限时,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关闭,反之同例。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驱动作用缸71为油缸,但也可使用气缸,前述的电子尺74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依据图6所示,进入分流盘座三色塑料熔体导流腔41内的三色塑料熔体依次经导流套熔体流道651和三色塑料熔体流道641并从三色塑料熔体流道出料口6411引入中空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模具内,由吹胀成型机构吹胀成型。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接料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分流梭盘21上配设一压缩空气引入管229,该压缩空气引入管229依次途经即穿过分流梭盘2的前述主塑料熔体外导流槽225以及主塑料熔体内导流槽224与前述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导流子中心孔234相通,进入模头内芯导流子23的导流子中心孔234内的压缩空气经模头内芯补强连接螺杆83的连接螺杆中心孔831引至模芯64的模芯中心孔642,再由模芯中心孔642将压缩空气引出,压缩空气的作用是防止塑料熔体产生粘连,改善熔体坯的形状的规整一致性。

请参见图7,由本实用新型供给前述中空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模具内的三色塑料熔体坯经吹胀成型机构吹胀成型后在中空塑料制品的外壁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第一彩色条纹30a和第二彩色条纹30b。

通过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只要对接料机构2以及分流机构3的结构稍作简单变化便可达到增加或减少彩条纹的目的。

由于透明液位线料供给机构5属于现有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制作具有透明液位线的中空塑料制品(即容器)时,前述供料机构1的结构体系的第一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1以及第二颜色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2均处于停止输送颜色塑料熔体的状态,仅由主塑料熔体输送连接头13处于输送主塑料熔体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