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913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



背景技术:

高周波熔断机属高频设备,由电子管自激振荡器产生高频电磁场。被加工对象压在高频电磁场的上、下电机之间,介质材料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分子极化现象,并按电场方向排列,因高频电场,以极快的速度改变方向,则介质材料里的内部分子被激化而高速运动相互摩擦自身产生热量,在模具的压力下达到熔接或压花的目的。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熔断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往往处于半自动化,或者手工制造阶段,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机器不具有自检或者防范措施,安全性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包括机体和上气缸,所述机体的中部开有传送台置放口,所述机体的正面卡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内嵌有显示屏,所述机体的下方栓接有支脚,所述传送台置放口内栓接有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台的中部卡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内嵌有自激振荡器,所述下模板的下方连接有下压杆的一端,所述下压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气缸的上端,所述上气缸的下方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上气缸内套接有上压杆。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正对,且等长等宽,所述上模板的中部与上压杆的下端卡接,所述上压杆贯穿于机体的内部,且上压杆的顶端位于机体上方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上气缸通过上压杆与上模板配合,所述下气缸通过下压杆与下模板互相配合,所述上气缸和下气缸均栓接于机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铆接有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出端与自激振荡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台与下模板形成的夹缝处,所述传送带共设置两个,且成左右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的上部开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开有均匀的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支脚共设置有四个,所述支脚的表面覆盖有防锈漆,所述机体相对于支脚支撑。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传送台,工件可以在传送带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加工产品的自动化,从而代替传统的手动加工,提高加工制造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可以有效感测异常电流的发生,从而及时切断自激振荡器产生的磁场,使机器对产品工件停止加工,因此可避免不必要的加工损失,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机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气缸和下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窗;2-上压杆;3-显示屏;4-控制面板;5-传送台;6-机体;7-支脚;8-传送带;9-下模板;10-自激振荡器;11-上气缸;12-上模板;13-电流感应器;14-下气缸;15-传送台置放口;16-下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包括机体6和上气缸11,机体6的中部开有传送台置放口15,机体6的正面卡接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上内嵌有显示屏3,机体6的下方栓接有支脚7,传送台置放口15内栓接有传送台5,传送台5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带8,传送台5的中部卡接有下模板9,下模板9的两侧内嵌有自激振荡器10,下模板9的下方连接有下压杆16的一端,下压杆16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气缸14的上端,上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上模板12,上气缸11内套接有上压杆2,上模板12与下模板9正对,且等长等宽,上模板12的中部与上压杆2的下端卡接,上压杆2贯穿于机体6的内部,且上压杆2的顶端位于机体6上方的中部,上气缸11通过上压杆2与上模板12配合,下气缸14通过下压杆16与下模板9互相配合,上气缸11和下气缸14均栓接于机体6的内部,下模板9上铆接有电流感应器13,电流感应器13的输出端与自激振荡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传送带8设置于传送台5与下模板9形成的夹缝处,传送带8共设置两个,且成左右对称结构,机体6一侧的上部开有散热窗1,散热窗1上开有均匀的散热孔,支脚7共设置有四个,支脚7的表面覆盖有防锈漆,机体6相对于支脚7支撑。

工作原理:当使用一种全自动高周波熔断机时,首先工件通过传送台5上的传送带8,传送至下模板9上,然后自激振荡器10开启,在机体6内部产生高频电场,此时介质材料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分子极化现象,彼此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热量,最后通过上气缸11和下气缸14的配合,在上模板12和下模板9的压力下达到熔接或压花的目的,接着通过传送台5另一端的传送带8,传送出机体6,加工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