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346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冷却定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关注,在给排水领域掀起了一场建材行业的绿色革命。据大量水质监测数据表明:采用冷镀锌钢管后,一般使用寿命不到5年就锈蚀,铁腥味严重。居民纷纷向政府部门投诉,造成一种社会问题。塑料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节省金属、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塑料管一般是以塑料树脂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的一种管材。塑料管材生产的主要工艺包括热塑挤出、水冷负压定型等工艺。在水冷负压定型工艺中以循环冷却水作为管材冷却的介质,在对塑料管的不同冷却段对循环冷却水的水压要求不同。在水冷负压定型工艺中,塑料管放置于负压喷淋箱里,强调循环冷却水的流量要适当大。太小则对塑料管的冷却效果不好。但是在管材刚刚从模具中挤出时,循环冷却水的水流具有不稳定性,水流忽大忽小会造成塑料管材的管壁于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内应力,导致管材直线度不良,甚至当内应力过大时导致管材变形甚至破裂。而且目前针对塑料管材的冷却定性都是进行单个冷却,采用的冷却设备也很陈旧,这样就造成管材冷却定性的效率不高,同时机械程度不高通常都需要若干人辅助机械设备完成冷却定性,这样又造成劳动力浪费,给企业又无形 造成额外的附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被处理塑料管材放入能耐受一定负压的、用适当真空系统随时抽气定性冷却的的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包括冷却箱1、输送带2、喷淋装置3、水箱4和电动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输送带2,输送带2上的左右转辊18连接转轴10,转轴10与冷却箱1之间通过轴承12连接;所述冷却箱1内部左右侧面及顶部设有喷淋装置3,喷淋装置3通过第二输水管道22与第一输水管道21连接;所述主输水管道21连接主输水管7,主输水管7连接主输水泵5;所述水箱4通过第三输水管8连接冷却箱1,且第三输水管8上连接副输水泵6。

所述输送带2由输送板23、连接杆16、输送管17和转辊18构成,所述连接杆16两端连接输送板23,且连接杆16套有输送管17。

所述喷淋装置3由蓄水箱20、注水管19和高压喷头24构成,所述注水管19与蓄水箱20连接为一体,高压喷头24与蓄水箱20螺纹配合连接,且注水管19与第二输水管道22连接。

所述转轴10连接从动轮11,从动轮11通过皮带13连接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电机轴与电动机15连接。

所述冷却箱1内部左右侧面的喷淋装置3底端面与输送带2定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冷却箱1内部顶端喷淋装置3处于对应于输送带2的正中间。

所述高压喷头24型号为GQ65160547的内螺纹连接式喷头。

所述主输水泵5型号为65GW25-15-2.2KW的潜水泵,而副输水泵6型号为25YGDL4-11*4的输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运送待冷却定性的管材,管材的输送带的作用下在完成输送的同时也完成喷淋冷却,这样既提高了管材冷却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管材输送的自动化,从根本上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本行业的自动化;2.本实用新型喷淋后的用水,被重新输入至水箱内,然后再次用于喷淋,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避免用水被随意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和输送管的截面图。

图中所示:冷却箱1、输送带2、喷淋装置3、水箱4、主输水泵5、副输水泵6、主输水管7、第三输水管8、管材9、转轴10、从动轮11、轴承12、皮带13、主动轮14、电动机15、连接杆16、输送管17、转辊18、注水管19、蓄水箱20、第一输水管道21、第二输水管道22、输送板23、高压喷头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见图1-4所示。

一种塑料管材冷却定性输送装置,包括冷却箱1、输送带2、喷淋装置3、水箱4和电动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输送带2,输送带2上 的左右转辊18连接转轴10,转轴10与冷却箱1之间通过轴承12连接;所述冷却箱1内部左右侧面及顶部设有喷淋装置3,喷淋装置3通过第二输水管道22与第一输水管道21连接;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1连接主输水管7,主输水管7连接主输水泵5;所述水箱4通过第三输水管8连接冷却箱1,且第三输水管8上连接副输水泵6。

所述输送带2由输送板23、连接杆16、输送管17和转辊18构成,所述连接杆16两端连接输送板23,且连接杆16套有输送管17,输送带2上的转辊18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的转动带动输送带2转动,而输送带2上的输送管17套在连接杆16上,而输送管17受到管材9的压力及输送带2前进的作用而围绕连接杆16转动,输送管17的转动带动管材9前进,在前进的同时由喷淋装置3完成高压喷淋冷却。

所述喷淋装置3由蓄水箱20、注水管19和高压喷头24构成,所述注水管19与蓄水箱20连接为一体,高压喷头24与蓄水箱20螺纹配合连接,且注水管19与第二输水管道22连接,第二输水管道22与第一输水管道21连通,而第一输水管道21连通主输水管7,主输水泵5将水箱4内的水输送至第一输水管道21内,然后通过第二输水管道22进入注水管19和蓄水箱20,最后通过高压喷头24完成高压喷淋冷却。

所述转轴10连接从动轮11,从动轮11通过皮带13连接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电机轴与电动机15连接。

所述冷却箱1内部左右侧面的喷淋装置3底端面与输送带2定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确保高压喷头24喷出的水滴能够尽可能将管材9侧面完全覆盖冷却,而冷却箱1内部顶端喷淋装置3处于对应于输送带2的正中间,保证其处于输送带2上的管材9的正中间,高压喷头24喷出的水滴能最大化将其上不等数量 的管材9完全覆盖喷淋。

所述高压喷头24型号为GQ65160547的内螺纹连接式喷头。

所述主输水泵5型号为65GW25-15-2.2KW的潜水泵,而副输水泵6型号为25YGDL4-11*4的输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2上可以放置若干的管材9,其放置的数量由输送带2的宽度决定,在本实施例中以二根管材9作为参考,管材9在输送带2及输送管17的作用下前进,前进的同时由喷淋装置3上的高压喷头24完成高压喷淋冷却,输送带2上的输送管17套在连接杆16上,而输送管17受到管材9的压力及输送带2前进的作用而围绕连接杆16转动,输送管17的转动带动管材9前进,在前进的同时由喷淋装置3完成高压喷淋冷却。冷却箱1底部的用水在副输水泵6作用下通入水箱4内,然后在主输水泵5的作用下,经过提升之后流入第一输水管道21内,最终被再次用于管材9的高压喷淋冷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