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2893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1925年瑞典丽都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场,1931年研制成功新型制冷剂氟利昂12,5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家用热电冰箱,中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冰箱内胆要求对温度的适应性好,不仅要求在高环境温度下不产生形变,在低温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箱内壁的平坦;电冰箱的内胆一般采用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 和耐氟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材料直接成型法制成,这些材料易于一次真空加工成型,且无毒、无味、耐腐蚀、重量轻,制成的内胆色泽美观,但缺点是耐热性能较差、硬度较低、易划伤,使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70℃。

冰箱箱体的成型是生产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箱体成型的质量、成品率、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是箱体成型模具。目前,现有技术中箱体成型模具的生产影响成型产品质量(即存在较大内应力);此外,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该组合式箱体模具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利于连续化生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具座和下模具座,所述上模具座和所述下模具座上分别设置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座底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上模具顶端设置有连接槽口,所述上模具是通过连接槽口与所述上模具座上的连接件活动连接;

所述下模具座上设置有液压机构,所述下模具是通过所述液压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座上;

所述下模具座内设置有冷流箱及启动开关,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冷流箱使用的喷枪嘴,所述喷枪嘴两端设置有第二冷流道;

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配合喷枪嘴使用的喷枪接口,所述喷枪接口两端设置有第一冷流道,且所述第一冷流道两端接口处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冷流道使用的冷流对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具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矫正模块,所述下模具两端设置有配合所述垂直矫正模块使用的矫正对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模具两端设置有驱动所述液压机构使用的手柄,所述下模具座两端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手柄架。

附注:本实用新型所述冷流箱内的冷流介质为冷气流或盐浴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该组合式箱体模具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利于连续化生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组合式箱体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具座10和下模具座20,所述上模具座10和下模具座20上分别设置有上模具30和下模具40,所述上模具座10底端设置有连接件11,所述上模具30顶端设置有连接槽口31,所述上模具30是通过连接槽口31与上模具座10上的连接件11活动连接;

所述下模具座20上设置有液压机构21,所述下模具40是通过液压机构21设置在下模具座20上;

所述下模具座20内设置有冷流箱22及启动开关23,所述下模具40上设置有配合冷流箱22使用的喷枪嘴41,所述喷枪嘴41两端设置有第二冷流道42;

所述上模具30上设置有配合喷枪嘴41使用的喷枪接口32,所述喷枪接口32两端设置有第一冷流道33,且所述第一冷流道33两端接口处设置有配合第二冷流道42使用的冷流对接口34。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上模具30底端两侧对称设有垂直矫正模块35,所述下模具40两端设置有配合垂直矫正模块35使用的矫正对接孔43。

更具体地,所述下模具40两端设置有驱动液压机构21使用的手柄44,所述下模具座20两端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手柄架45。

具体改进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配合冷流系统,消除了产品本身存在的内应力),利于连续化生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注:本实用新型所述冷流箱内的冷流介质为冷气流或盐浴中的一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