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机构、嵌件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87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机构、嵌件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嵌件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嵌件及装置。



背景技术:

嵌件是产品在成型前,加到模具里的零件,嵌件成型是指模具为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化,形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法。嵌件面壳模内注塑已是手机等装置的主要结构件之一,其中,为实现嵌件在模具上的定位,需在嵌件上形成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对嵌件进行定位。

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嵌件上形成的定位孔时,不可避免的会在定位孔的周边残留毛刺,残留的毛刺不仅会导致嵌件在模具上的定位精度降低,而且会导致嵌件与模具对插时模具压模、嵌件定位孔拉模时嵌件变形等问题,从而导致嵌件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嵌件及装置,以提高嵌件的定位精度及嵌件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将嵌件定位于模具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嵌件上的环形侧壁及形成于所述环形侧壁内的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嵌件;所述环形侧壁包括沿所述通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的中间;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一部分内的所述通孔部分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二部分内的所述通孔部分的横截面,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三部分内的所述通孔部分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二部分内的所述通孔部分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平行部及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平行部朝远离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倾斜部朝远离所述第三部分,且与所述第一平行部成钝角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二平行部及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平行部朝远离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倾斜部朝远离所述第一部分,且与所述第二平行部成钝角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三部分朝远离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成钝角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三平行部及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三平行部朝远离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垂直部朝远离所述第三部分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三平行部垂直。

其中,所述环形侧壁的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第四平行部及第二垂直部,所述第四平行部朝远离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垂直部朝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四平行部垂直。

其中,所述环形侧壁是正圆环形侧壁、椭圆环形侧壁或多边形环形侧壁中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定位于所述模具上,通过将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通孔以将所述嵌件固定于所述模具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嵌件,包括多个定位机构,多个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嵌件定位于模具上,所述定位机构为上述定位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定位柱、模具、嵌件,所述嵌件为上述嵌件;所述定位柱定位于所述模具上,通过将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通孔以将所述嵌件定位于所述模具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嵌件上的环形侧壁及形成于环形侧壁内的通孔,且通孔贯穿嵌件;环形侧壁包括沿通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且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中间;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朝远离通孔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的第一部分内的通孔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的第二部分内的通孔部分的横截面,第三部分相对第二部分朝远离通孔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的第三部分内的通孔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的第二部分内的通孔部分的横截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孔的两端部分相对于中间部分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能够容纳通孔形成中产生的毛刺,不仅能够改善毛刺对嵌件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嵌件的定位精度,而且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压模、嵌件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定位机构的环形侧壁及通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环形侧壁及通孔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

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环形侧壁及通孔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

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定位机构的环形侧壁及通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定位机构101用于将嵌件102定位于模具103上。本实施例定位机构101包括:设置于嵌件102上的环形侧壁104及形成于环形侧壁104内的通孔105,且通孔105贯穿嵌件102;环形侧壁104包括沿通孔105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06、第二部分107及第三部分108,且第二部分107位于第一部分106及第三部分108的中间;第一部分106相对第二部分107朝远离通孔105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104的第一部分106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104的第二部分107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第三部分108相对第二部分107朝远离通孔105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104的第三部分108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104的第二部分107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通孔105两端(对应于第一部分106及第二部分108)横截面大于中间部分(第二部分107)的横截面,这种结构能使通孔105两端相对于中间部分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109。

在嵌件102上形成通孔105时,会在通孔105的两端形成毛刺,一方面,因为嵌件102表面的强度小于中间部分的强度,在嵌件102上形成通孔105时,嵌件102表面,即相对于通孔105的两端部分容易造成毛刺,另一方面,在采用定位柱110实现嵌件102定位时,因定位柱110穿插通孔105,也会造成通孔105两端的残留较多毛刺。当然,本实施例定位机构101不限定采用定位柱110穿插通孔105的方式来实现对嵌件102的定位,例如还可以将通孔105作为定位标记来实现对嵌件102的定位等。毛刺会导致嵌件102放置到模具103上定位不精准、导致嵌件102与模具103对插时模具103压模、导致嵌件102的通孔105拉模时嵌件102变形等问题。

本实施例的嵌件102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金属、塑件材质。本实施例的嵌件102可以但不局限于应用在手机中的嵌件面壳模内注塑。

本实施例的嵌件102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通孔105。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孔105的两端形成的容置空间109能够容纳毛刺,能够改善毛刺对嵌件102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其定位精度,同时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103压模、嵌件102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102的质量。

可选地,本实施例定位机构101的环形侧壁104可以是正圆环形侧壁、椭圆环形侧壁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多边形环形侧壁,例如四边形环形侧壁、六边形环形侧壁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定位机构101进一步包括定位柱110,定位柱110固定于模具103上,通过将定位柱110插入通孔105以将嵌件102定位于模具103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柱110也可以先插入通孔105,然后将定位柱110插入模具103上设置的凹槽(图未示),以将定位柱110固定于模具103上,同时将嵌件102定位于模具103上。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环形侧壁104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环形侧壁104的第一部分106包括第一平行部111及第一倾斜部112,第一平行部111朝远离通孔105,且与第二部分107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倾斜部112朝远离第三部分108,且与第一平行部111成钝角的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08包括第二平行部113及第二倾斜部114,第二平行部113朝远离通孔105方向,且与第二部分107垂直延伸,第二倾斜部114朝远离第一部分106方向,且与第二平行部112成钝角延伸。通过这种结构,环形侧壁104的第一部分106内的通孔105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107内的通孔105部分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109,环形侧壁104的第三部分108也有类似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另一实施例的通孔及环形侧壁的横截面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环形侧壁401的第一部分402及第三部分403朝远离通孔404,且与第二部分405成钝角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环形侧壁401结构,同样可以形成用于容置毛刺的空间406,容置空间406能够容纳通孔404形成时产生的毛刺,能够改善毛刺对嵌件102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其定位精度,同时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103压模、嵌件102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102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又一实施例的通孔及环形侧壁的横截面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环形侧壁501的第一部分502包括第三平行部503及第一垂直部504,第三平行部503朝远离通孔505,且与第二部分506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垂直部504朝远离第三部分507方向延伸,且与第三平行部503垂直。环形侧壁501的第三部分507包括第四平行部508及第二垂直部509,第四平行部508朝远离通孔505,且与第二部分506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垂直部509朝远离第一部分502方向延伸,且与第四平行部508垂直。本实施例环形侧壁501的结构,同样可以形成用于容置毛刺的空间510。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改善毛刺对嵌件102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其定位精度,同时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103压模、嵌件102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102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环形侧壁的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具体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嵌件10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机构101,多个定位机构101用于将嵌件102定位于模具(图未示)上。多个定位机构101包括设置于嵌件102上的环形侧壁104及形成于环形侧壁104内的通孔105,且通孔105贯穿嵌件102;其中,如图3所示,环形侧壁104包括沿通孔105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06、第二部分107及第三部分108,且第二部分107位于第一部分106及第三部分108的中间;第一部分106相对第二部分107朝远离通孔105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104的第一部分106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104的第二部分107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第三部分108相对第二部分107朝远离通孔105的方向延伸,以使环形侧壁104的第三部分108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大于环形侧壁104的第二部分107内的通孔105部分的横截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通孔105两端(对应于第一部分106及第二部分108)横截面大于中间部分(第二部分107)的横截面,这种结构能使通孔105两端相对于中间部分形成有一定的容置空间109。环形侧壁104的据图结构及扩展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这里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嵌件102设置有容置空间109,够改善毛刺对嵌件102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其定位精度,同时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103压模、嵌件102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102的质量。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装置601包括定位柱602、模具603、嵌件604;定位柱602定位于模具603上,通过将定位柱602插入通孔(图未示,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结构)以将嵌件604固定于模具603上。当然,本实施例装置601进一步包括组成装置601的其他必要结构,例如外壳605、显示屏(图未示)、主板(图未示)等。其中,嵌件602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装置60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装置601的嵌件604设置有容置空间,够改善毛刺对嵌件604定位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其定位精度,同时还能改善毛刺导致的模具604压模、嵌件604变形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嵌件604及装置601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