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过滤树脂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582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3D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绝大多数采用的是DLP光固化成型,而DLP成型技术一般采用光敏树脂作为3D打印材料,在一层层对液态聚合物进行光固化的过程中,在非主要成型区域,可能会在生成树脂颗状物,或者打印成型失败留下的残留物。这些颗状物和残留物将会留在树脂槽1中,如果不对这些残留的树脂加以过滤处理,将会对成型带来不利影响,如打印失败或者成型表面的精度不够。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手工过滤的方式来过滤这些树脂,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可能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过滤树脂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能够自动过滤树脂槽内的树脂颗状物和残留树脂,提高过滤的效率,避免对打印造成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过滤树脂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树脂槽,还包括:过滤装置,电机,过滤网;

所述树脂槽的槽内底部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树脂槽一端的底部;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所述树脂槽中的残留树脂,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过滤装置将残留树脂移动至过滤网,所述过滤网2用于过滤残留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刮板,刮板固定件,滑动机构;其中,所述刮板固定在刮板固定件上,所述刮板固定件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刮板用于刮动树脂槽内的残留树脂,所述刮板固定件用于固定刮板,所述滑动机构在电机的推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刮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底部与所述树脂槽底部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固定件由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底座、滑杆、丝杆滑台;

所述底座与所述滑杆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从所述丝杆滑台的中间穿过,与所述丝杆滑台接触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过滤树脂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通过过滤装置在树脂槽中的自动移动,可自动快速地过滤树脂槽内的树脂颗状物和残留树脂,提高过滤效率,避免对打印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自动过滤树脂的3D打印成型树脂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树脂槽1,过滤装置,电机,过滤网2;其中,树脂槽1的槽内底部与过滤装置的底部连接,过滤装置与电机连接,过滤网2安装于所述树脂槽1一端的底部边沿。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可在树脂槽1中来回移动,通过来回移动将残留树脂迁移至过滤网2,以过滤树脂槽1中的残留树脂。所述电机通过其运转可带动过滤装置移动,使过滤装置能够将残留树脂移动至过滤网2。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刮板3,刮板固定件4,滑动机构5。其中,刮板3固定在刮板固定件4上,刮板固定件4与滑动机构5连接,滑动机构5与电机连接。

具体地,电机通过其运转带动滑动机构5移动,滑动机构5在电机的推动下移动,并带动刮板固定件4以及刮板3沿树脂槽1的一端向安装过滤网2的另一端移动,刮板3的底部与树脂槽1底部紧密接触,在移动过程中,刮板3可将树脂槽1内的残留树脂刮动至另一端的过滤网2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刮板3的尺寸与树脂槽1的尺寸相匹配,以便使刮板3适于在树脂槽1内的移动。由于树脂的流动性较差,采用刮板3刮动树脂槽1内的残留树脂,可将附着的槽底的残留树脂充分地刮动,使其完全经过过滤网2过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刮板固定件4由铝制成,也可以由其它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底座、滑杆、丝杆滑台;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滑杆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从所述丝杆滑台的中间穿过,与所述丝杆滑台接触连接,且丝杆滑台与刮板固定件4连接。

其中,滑杆在电机的推动下转动,通过丝杆滑台中的丝杆的作用,将转动转换为直线移动,带动丝杆滑台沿树脂槽1的一端至安装有过滤网2的另一端直线移动,进一步地,由丝杆滑台带动刮板固定件4和刮板3同样沿上述方向移动,实现对残留树脂的过滤处理。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2中设置有多个过滤孔,可过滤残留树脂,经过滤的残留树脂会回到加料系统,再通过加料系统返回到树脂槽1内用于3D打印,可实现对残留树脂的再使用,减少树脂浪费。

基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实现的技术效果为:采用电机推动刮板3,可使刮板3刮动树脂槽1内附着的残留树脂,实现残留树脂的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因手工处理造成的对树脂槽1的污染;刮板3与槽底紧密接触,可将残留树脂充分刮动,进而实现充分过滤,从而避免对3D打印成型的不利影响;经过滤网2过滤后的残留树脂,通过加料系统重新回到树脂槽1内,可实现树脂的再利用,减少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