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04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管道缠绕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复合管道加工成型大多采用缠绕成型机在模芯的外周面缠绕多层片材的方式来生产,即将诸如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布带、预浸纱等片材经过放卷、预热后,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模芯上,进行加热熔融、辊压、冷却固化、脱模等工艺,获得制品。

现有的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包括沿其轴向转动的模芯,所述模芯一侧设有用于发送生产纤维管道用卷状片材的进料导料装置,所述进料导料装置平行模芯作往复直线运动,进料导料装置上的片材与模芯连接,并随模芯转动逐渐沿螺旋状缠绕于模芯的外周面,所述模芯周侧设有用于对模芯上缠绕片材进行加热固化成型的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上方设有炉盖。现有技术中,纤维片材在模芯上缠绕成型后,通常先移开炉盖,然后采用吊挂方式将模芯从加热炉体内吊起移出,该种移出方式不仅需要增设起吊装置并预留起吊空间,而且由于模芯温度较高,在起吊时很容易造成人员或物品被烫伤,此外,起吊模芯时,控制不当也易发生碰撞,导致模具及其它设备损坏,该种移出方式在大规模生产或快速就地安装生产中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的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导轨,所述两个支撑导轨分别设于模芯两端,每个支撑导轨的两端均由两个移模伸缩缸驱动升降,每个支撑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模芯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移动件可移动的连接在两个支撑导轨上并由限位块进行限位。

其还包括用于安装纤维管道缠绕成型加热炉的机架,每个支撑导轨的一端均由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个移模伸缩缸驱动升降。

其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有移模伸缩缸连接用于控制移模伸缩缸伸缩。

所述移动件为滚动件。

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模芯每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伸缩长度来调节相应支撑导轨两端的高度差,使得该支撑导轨上的移动件带动模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高度差能够在该支撑导轨上往复移动以实现模芯进出工位(即,实现模芯进出加热炉体内)。具体地,当需要将模芯移入工位时,先将两个支撑导轨上的移动件分别移动至远离工位的支撑导轨一端,再将待缠绕模芯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移动件上,然后控制每个支撑导轨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同步伸长,以将模芯水平抬升至模芯高于加热炉体上端面的位置,接着控制每个支撑导轨一端的移模伸缩缸继续伸长,以使每个支撑导轨一端高于另一端,从而使得两个移动件能够带动模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支撑导轨两端的高度差从支撑导轨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直至模芯在限位块的作用下移动到加热炉体上方,最后控制每个支撑导轨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同步收缩,带动支撑导轨两端成水平状态,以使模芯进入工位;同理,当需要将模芯从工位移出时,先控制每个支撑导轨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同步伸长,以将模芯水平抬升至模芯高于加热炉体上端面的位置,再控制每个支撑导轨另一端的移模伸缩缸继续伸长,以使每个支撑导轨另一端高于一端,从而使得两个移动件能够带动模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支撑导轨两端的高度差从支撑导轨另一端移动到一端,以使模芯移出工位。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快,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纤维管道缠绕成型机模芯自动进退工位移动装置,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导轨1,所述两个支撑导轨1分别设于模芯2两端,每个支撑导轨1的两端均由两个移模伸缩缸3驱动升降,每个支撑导轨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4,所述模芯2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移动件5可移动的连接在两个支撑导轨1上并由限位块4进行限位。

其还包括用于安装纤维管道缠绕成型加热炉体7的机架6,每个支撑导轨1的一端均由设置在机架6上的一个移模伸缩缸3驱动升降。

其还包括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有移模伸缩缸3连接用于控制移模伸缩缸3伸缩。

所述移动件5为滚动件。

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模芯2每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3伸缩长度来调节相应支撑导轨1两端的高度差,使得该支撑导轨1上的移动件5带动模芯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高度差能够在该支撑导轨1上往复移动以实现模芯2进出工位(即,实现模芯2进出加热炉体7内)。具体地,当需要将模芯2移入工位时,先将两个支撑导轨1上的移动件5分别移动至远离工位的支撑导轨1一端,再将待缠绕模芯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移动件5上,然后控制每个支撑导轨1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3同步伸长,以将模芯2水平抬升至模芯2高于加热炉体7上端面的位置,接着控制每个支撑导轨1一端的移模伸缩缸3继续伸长,以使每个支撑导轨1一端高于另一端,从而使得两个移动件5能够带动模芯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支撑导轨1两端的高度差从支撑导轨1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直至模芯2在限位块4的作用下移动到加热炉体7上方,最后控制每个支撑导轨1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3同步收缩,带动支撑导轨1两端成水平状态,以使模芯2进入工位;同理,当需要将模芯2从工位移出时,先控制每个支撑导轨1的两端的两个移模伸缩缸3同步伸长,以将模芯2水平抬升至模芯2高于加热炉体7上端面的位置,再控制每个支撑导轨1另一端的移模伸缩缸3继续伸长,以使每个支撑导轨1另一端高于一端,从而使得两个移动件5能够带动模芯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支撑导轨1两端的高度差从支撑导轨1另一端移动到一端,以使模芯2移出工位。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