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毒面具总装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532发布日期:2018-07-24 21:37阅读:2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毒面具生产线,特别是一种对防毒面具进行总装装配、气密性检测和包装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防毒面具装配自动化水平落后,整个行业还没有防毒面具自动化装配的技术和设备,现阶段各厂家均由人工进行总装,存在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性低、质量一致性差异较大、现场卫生不易保持、人员健康危害较大等一系列问题,面具自动化装配是本行业的一个技术难点,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毒面具总装的生产线,能够实现防毒面具上料、自动化装配、检测和包装的一体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毒面具总装的生产线,它包括主控制柜、装配工位、检测工位、检验工位、工控机、喷码机、输送线体、托盘、上料工位、包装工位和压缩空气管路、连接线缆、伺服电机、气缸、手动按钮,它包括上料工位,上料工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装配工位连接,装配工位与检验工位连接,检验工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包装工位连接。

上述装配工位由通话膜组件组装站、通话膜组件检测站、阻水罩装配站、副通话器检测站、罐接头座装配站、副通话器组装站、吸气活门冲切站、主通话器装配站、罩体成套装配站、头带扣焊接站、导气管装配站、托盘和输送线体组成,站点之间通过输送线体连接,输送线体上设有托盘。

上述检测工位由面具整体正压气密性在线检测站、呼气活门逆向气密性和呼气阻力在线检测站、面具整体负压在线检测站、面具呼气及吸气阻力在线检测站和导气管气密性在线检测站组成。

上述装配工位、检测工位、检验工位和包装工位中均设有工控计算机,工控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工控总计算机机连接。

上述物料输送装置为提升机。

上述提升机包括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上料工位中的上料机的出料口与第一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提升机的出料口与装配工位的进料口连接,检验工位的出料口与第二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包装工位的进料口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了防毒面具自动化装配以及上料、装配、检验和包装的一体化的方案,利用该生产线可以自动地防毒面具上料、装配、检测和包装。

采用托盘设置立柱、定位条和定位槽结构,便于面具零部件的放置和定位,立柱、定位条和定位槽分别位于中间及两边上,不易对外界形成干扰,便于操作者拿取和放置,便于喷码机对面具进行喷码,便于面具及零部件在生产线上流转;

本发明采用喷码机、扫码抢和工控机,实现了对每个面具和导气管的唯一标识,通过扫码抢将产品装配信息和监测数据录入到工控机,通过工控机对整个总装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本发明整体采用电气化、集成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各设备通过优化布局,各工位通过节拍设计,整体安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内,形成成套自动化生产线;

采用上料工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装配工位连接,检验工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包装工位连接的结构,能方便物料和成品在不同楼层之间的运输,高效实现上料和成品包装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装配工位和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料工位和包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防毒面具总装的生产线,它包括主控制柜5、装配工位1、检测工位2、检验工位3、工控机4、喷码机6、输送线体7、托盘8、上料工位10、包装工位11和压缩空气管路、连接线缆、伺服电机、气缸、手动按钮,它包括上料工位10,上料工位10通过物料输送装置9与装配工位1连接,装配工位与检验工位连接,检验工位3通过物料输送装置与包装工位11连接。

所述装配工位1由通话膜组件组装站1-1、通话膜组件检测站1-2、阻水罩装配站1-3、副通话器检测站1-4、罐接头座装配站1-5、副通话器组装站1-6、吸气活门冲切站1-7、主通话器装配站1-8、罩体成套装配站1-9、头带扣焊接站1-10、导气管装配站1-11、托盘8和输送线体7组成,站点之间通过输送线体7连接,输送线体7上设有托盘8。

所述检测工位2由面具整体正压气密性在线检测站2-1、呼气活门逆向气密性和呼气阻力在线检测站2-2、面具整体负压在线检测站2-3、面具呼气及吸气阻力在线检测站2-4和导气管气密性在线检测站2-5组成。

所述装配工位1、检测工位2、检验工位3和包装工位11中均设有工控计算机,工控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工控总计算机机4连接。

所述物料输送装置9为提升机。

所述提升机包括第一提升机9-1和第二提升机9-2,上料工位1中的上料机的出料口与第一提升机9-1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提升机9-1的出料口与装配工位1的进料口连接,检验工位3的出料口与第二提升机9-2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提升机9-2的出料口与包装工位11的进料口连接。

通话膜组件组装站1-1采用旋转分度盘实现10个工位连续作业,利用振动料斗和机械手臂实现通话膜骨架和通话膜撑圈的依次自动上机,设计通话膜自动冲切模具,实现通话膜连续冲切和上机一体化,各零件依次自动上机,之后通过液压机实现自动收口和压紧成型,最后机械手臂将成型通话膜部件依次自动输送到多工位通话膜组件检测站1-2,通话膜部件气密检测合格后并入主流程链。

副通话器组装站1-6采用气动喷嘴实现副通话膜连续自动下料,采用手动压机实现副通话器组装,组装完成的副通话器流转至多工位副通话器检测站1-4,副通话器气密性检测合格后并入主流程链。

吸气活门冲切站1-7采用一套模具同时完成吸气活门和通话膜垫圈的冲切,冲切合格的吸气活门和通话膜垫圈并入主流程链。

导气管装配站1-11采用气动膨胀原理完成导气管装配,将接头管套套入堵气头,手动截止夹压住导气管,导气管长直头端套入气管上,脚踩通气阀后气管通气使导气管膨胀,在导气管膨胀的瞬间套入接头管套内,橡胶件导气管套在气管上,导气管短直头套在气管气孔处,短直头在充气情况下膨胀变形,从而套入l接头管套内,卡箍通过气动装置锁紧后,导气管装配完成,流转至导气管气密性在线检测站2-5。

面具在罩体成套装配站1-9后完成打码,l接头管套在面具呼气及吸气阻力在线检测站2-4后完成打码,导气管气密性检测合格后放入托盘和面具一起流转至检验工位3,操作者扫描面具和导气管二维码后工控机将二者数据整理成完整的产品信息。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输送线体9上电后,全线半自动运行,上料工位12托盘经提升机作业将零部件运输至各装配工位2,操作者取下零部件,组装完成后按下放行按钮,托盘运送至检测工位4,托盘到达检测工位4前,喷码机8-1完成对面具的喷码,检测工位4操作者在进行检测前进行扫码,检测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传输至工控机6,托盘从面具呼气及吸气阻力在线检测站4-4输送至导气管气密性在线检测站4-5过程中喷码机8-2完成对l接头的喷码,气管气密性在线检测站4-5操作者进行检测前进行扫码,检测后数据传输至工控机6,检验工位5操作者通过扫描面具和导气管l接头二维码,将对应编号的面具和导气管的检测数据形成包装信息存储于工控机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