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1204发布日期:2019-07-24 09:45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新型属于塑料建筑模板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每年就有上千万吨废旧塑料的产生。我国每年对产生的废旧塑料处理方法是填埋占93%,焚烧占2%,回收利用占5%,与发达国家相比,塑料废弃物资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模板通常还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其中钢质的模板每年大约有10%~15%在使用过程中被损耗掉,而木质模板的损耗率在30%以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据统计PC(聚碳酸酯)废旧塑料每年约有50万吨左右,如将其开发利用,可完全取代目前使用的钢质和木质模板,以缓解钢材和木材等资源的不足和对资源的过度占用问题,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低碳环保,降低成本。因此,通用改性废旧PC(聚碳酸酯)材料,就能开发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建筑模板。既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又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大大加快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的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的塑料建筑模板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原料进行粉碎;

(2)对原料料进行烘干;

(3)对原料进行搅拌;

(4)然后将搅拌后的原料输送到双螺杆机进行造粒;

(5)造粒后,用风送入大料灌冷却;

(6)冷却后的颗粒输送到热压成型机;

(7)挤压成型,然后对成型后的模板通过冷却机降温;

(8)对模板进行切割。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90-95份、1.4-环乙烷5-10份、纳米增韧增刚母粒3-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2份以及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1-0.3份。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85-90份、乙二醇酯.1.4-环乙烷 二甲醇酯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2份、乙烯丙烯酸丁酯1.5-2份以及N.N’乙撑双硬酸酰胺0.1-0.3份。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80-85份、1.4-环乙烷二甲醇酯15-20份、苯乙烯.丙烯晴.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2份、纳米增韧增刚母粒3-5份以及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3-0.5份。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在粉碎后的直径为8-10mm。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的烘干温度为110-120℃。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分为真空烘干与热风烘干,其中真空烘干4小时以上,热风烘干8小时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双螺杆机进行造粒时分为送料段、塑化段以及计量段,所述送料段温度200-240℃、塑化段温度250-260℃、计量段温度270-280℃。

作为优选,所述热压成型机在进料时的温度为180℃-200℃。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机冷却温度25-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聚碳酸酯(双酚A型)是一种无变形、无味、无臭、无毒、透明性的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机械热及电熔合性能,尤其是耐冲击韧性好,蠕变小,制品尺寸稳定的工程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原料进行粉碎;(2)对原料料进行烘干;(3)对原料进行搅拌;(4)然后将搅拌后的原料输送到双螺杆机进行造粒;(5)造粒后,用风送入大料灌冷却;(6)冷却后的颗粒输送到热压成型机;(7)挤压成型,然后对成型后的模板通过冷却机降温;(8)对模板进行切割。

所述原料在粉碎后的直径为8-10mm,所述原料的烘干温度为110-120℃,所述烘干分为真空烘干与热风烘干,其中真空烘干4小时以上,热风烘干8小时以上,所述双螺杆机进行造粒时分为送料段、塑化段以及计量段,所述送料段温度200-240℃、塑化段温度250-260℃、计量段温度270-280℃,所述热压成型机在进料时的温度为180℃-200℃,所述冷却机冷却温度25-30℃。

实施例一: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90-95份、1.4-环乙烷5-10份、纳米增韧增刚母粒3-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2份以及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1-0.3份。

实施例二: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85-90份、乙二醇酯.1.4-环乙烷 二甲醇酯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2份、乙烯丙烯酸丁酯1.5-2份以及N.N’乙撑双硬酸酰胺0.1-0.3份。

实施例三: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聚碳酸酯(双酚A型)80-85份、1.4-环乙烷二甲醇酯15-20份、苯乙烯.丙烯晴.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2份、纳米增韧增刚母粒3-5份以及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3-0.5份。

1、注塑成型塑料建筑模板的实施例

聚碳酸酯(双酚A型)(PC回收料) 86.8%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相容剂) 3%

纳米增韧增刚母粒(增韧刚剂) 5%

硬脂酸季戊四醇酯(PETS分散剂) 0.2%

聚对苯二甲酸,1.4-环乙烷(PCTA回收料) 5%

2、挤出中空定型多孔塑料建筑模板的实施例

聚碳酸酯(双酚A型)(PC回收料) 85.7%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相容剂) 2%

乙烯丙烯酸丁酯(EBA增韧剂) 2%

N.N’乙撑双硬酸酰胺(EBS分散剂) 0.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乙烷 二甲醇酯(PETG回收料) 10%

3、热压成型塑料建筑模板的实施例

聚碳酸酯(双酚A型)(PC回收料) 80%

苯乙烯.丙烯晴.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相容剂) 1.5%

乙烯丙烯酸丁酯(EBA增韧剂) 3%

硬脂酸季戊四醇酯(PETS分散剂) 0.5%

聚对苯二甲酸,1.4-环乙烷(PCTA回收料) 15%

实施例性能检测指标

改性PC塑料建筑模板材料的检测报告

改性PC(回收料)塑料建筑模板的优势

改性PC塑料模板与现有各类模板性价比

采用回收废旧PC与其他回收废旧聚酯材料经改性复合生产的塑料建筑模板,每年可减少生产PC树脂碳排量的 35%,节约3亿m2木模板用量,还可节约国家上千万吨的优质冷轧薄板。改性PC材料生产的塑料建筑模板综合使用成本比传统木模板可节约30%以上。施工中与传统木模板相比可减少15%的工时量。并且明显减少河沙、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以及建筑垃圾的产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作用。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使用的模板大部分都是木模板。每年需砍伐1600万棵直径在30cm以上大树,即1万公顷森林面积来满足木模板的市场需求。随着建筑工程开发量的不断增加,每年还将以不少于10%的速度递增,如此量使用木模板既破坏我国森林资源,使用后的废弃物又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浙江建德市鹏程塑料有限公司开发的以回收废旧PC材料,经改性复合生产的塑料建筑模板,用户使用报废后的模板还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能源与环保革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