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6949发布日期:2019-01-08 19: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型材挤出成型干式定型模采用真空外定型原理,即在中空的型材截面四周形成一定的负压,而型材的中空内部和外界大气压互通,从而在型材截面的四周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保证型材的形状,同时冷却水通过分布在型材四周的设在定型模内的冷却通道(水孔、槽等)对型材冷却。

然而传统的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制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设置较多数量的进水嘴和排水嘴,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传统作业过程中的冷却液通常直接排放掉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可对冷却液进行收集再循环利用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包括:铜质水嘴;第一夹具结构,所述铜质水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具结构的顶部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夹具结构包括水嘴安装孔,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第一节夹具和上部冷却液流出孔,所述铜质水嘴固定安装与所述水嘴安装孔上,所述第一节夹具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六个所述水嘴安装孔,所述第一节夹具的内部垂直于顶面设有多条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的末端设有上部冷却液流出孔;第二夹具结构,所述第二夹具结构的顶部紧密抵触安装于所述第一节夹具的底部,所述第二夹具结构包括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第二节夹具和冷却液排出口,所述第二节夹具的顶部紧密抵触安装于所述第一节夹具的底部,所述第二节夹具的内部垂直于顶面设有多条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且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的末端设有冷却液排出口;冷却液收集结构,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节夹具的底部;集水槽结构,所述集水槽结构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的流出端;定型模具槽,所述第一节夹具的内部设有定型模具槽,且所述第二节夹具的内部设有定型模具槽。

优选的,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的数量和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和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在所述第一节夹具和所述第二节夹具紧密抵触后均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包括引流块和出水口,所述引流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节夹具的底面,所述引流块的汇出口设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结构安装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集水槽结构包括控制阀和集液槽,所述控制阀安装于所述出水口,所述集液槽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铜质水嘴设有6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水嘴安装孔上,6个所述水嘴安装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6个所述水嘴安装孔分为两组分别等距设于所述第一节夹具的顶部的一组对立面上。

优选的,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的内侧壁呈倒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均匀排列设于所述定型模具槽的外围,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均匀排列设于所述定型模具槽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设有多个,且所述出水口的内径均相等。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所述第一夹具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六只所述水嘴安装孔,以供安装所述铜质水嘴,减少了水嘴的浪费,同时使水冷工作的过程中冷却液的用量相应的减少,降低了工作成本;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的内侧壁呈倒圆台形结构,同时所述出水口连接安装所述控制阀,使冷却液在定型模冷却水槽中流动发挥冷却效果的同时,不会发生因流速过快致使内部产生气泡的情况,从而影响冷却效果;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和所述集水槽结构的设置使使用过的冷却液可以重新回收起来以便于下次的再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放水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排水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夹具结构,11、水嘴安装孔,12、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3、第一节夹具,14、上部冷却液流出孔、2、第二夹具结构,21、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2、第二节夹具,23、冷却液排出口,3、冷却液收集结构,31、引流块,32、出水口,4、集水槽结构,41、控制阀,42、集液槽,5、铜质水嘴,6、模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放水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排水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包括:铜质水嘴5;第一夹具结构1,所述铜质水嘴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具结构1的顶部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夹具结构1包括水嘴安装孔11,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第一节夹具13和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所述铜质水嘴5固定安装与所述水嘴安装孔11上,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六个所述水嘴安装孔11,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内部垂直于顶面设有多条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的末端设有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第二夹具结构2,所述第二夹具结构2的顶部紧密抵触安装于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底部,所述第二夹具结构2包括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第二节夹具22和冷却液排出口23,所述第二节夹具22的顶部紧密抵触安装于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底部,所述第二节夹具22的内部垂直于顶面设有多条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且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的末端设有冷却液排出口23;冷却液收集结构3,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3安装于所述第二节夹具22的底部;集水槽结构4,所述集水槽结构4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3的流出端;定型模具槽6,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内部设有定型模具槽6,且所述第二节夹具22的内部设有定型模具槽6。

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的数量和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和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在所述第一节夹具13和所述第二节夹具22紧密抵触后均一一对应,为了使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夹具结构1和所述第二夹具结构2的内部均匀流动,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所述铜质水嘴5设有6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水嘴安装孔11上,6个所述水嘴安装孔1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6个所述水嘴安装孔11分为两组分别等距设于所述第一节夹具13的顶部的一组对立面上,为了适当增加冷却液的排入效率,同时减少成本。

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的内侧壁呈倒圆台形结构,为了限制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以保证冷却效果。

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均匀排列设于所述定型模具槽6的外围,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均匀排列设于所述定型模具槽6的外围,为了在保证所述模具槽6在进行冷却时的密闭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冷却效果。

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3包括引流块31和出水口32,所述引流块3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节夹具22的底面,所述引流块31的汇出口设有出水口32;所述集水槽结构4安装于所述出水口32,所述集水槽结构4包括控制阀41和集液槽42,所述控制阀41安装于所述出水口32,所述集液槽4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控制阀41,所述出水口32设有多个,且所述出水口32的内径均相等,为了控制冷却液的流出速度不至于过慢影响产品的冷却。

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需要进行冷却的模胚置入模具槽6内,将所述第一夹具结构1和第二夹具结构2固定安装,保证所述模具槽6抵触紧密,开始冷却工作后,将所述铜质水嘴5依次安装固定于所述水嘴安装孔11上,并通过所述铜质水嘴5灌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所述上部定型模冷却水槽12和所述下部定型模冷却水槽21所构成的密闭通道内流入并由于冷却液的特性带走内部的热量以达到冷却的目的;冷却液完成通过后,由所述冷却液排出口23进入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3,由于所述引流块31的作用,冷却液汇入所述出水口32处通过所述控制阀41流入所述集液槽42,再进行冷却液收集时,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控制阀41来调节流入速度,防止空气进入内部影响冷却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干式定型模进出水冷却模具,所述第一夹具结构1的顶部设置有六只所述水嘴安装孔11,以供安装所述铜质水嘴5,减少了水嘴的浪费,同时使水冷工作的过程中冷却液的用量相应的减少,降低了工作成本;所述上部冷却液流出孔14的内侧壁呈倒圆台形结构,同时所述出水口32连接安装所述控制阀41,使冷却液在定型模冷却水槽中流动发挥冷却效果的同时,不会发生因流速过快致使内部产生气泡的情况,从而影响冷却效果;所述冷却液收集结构3和所述集水槽结构4的设置使使用过的冷却液可以重新回收起来以便于下次的再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