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设备用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994发布日期:2019-01-05 10:3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延设备用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流延设备冷辊上的负压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流延膜的生产工艺是熔融的塑料经挤出后通过模头前端的缝隙流出,形成薄膜,离开模头后,熔体经过一个短的间隙,到达低温的流延辊面而急剧冷却定型,再经牵引、切边后把制品收卷,最终得到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其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日用品等的包装。

为了避免流延辊在转动时,将空气带入薄膜与冷辊之间,产生气泡,降低冷却效果并影响薄膜的成型质量,同时为了使流延膜能够很好的贴附在冷辊表面,通常在冷辊上方设置流延膜生产用负压吸风装置,保证熔融薄膜与冷辊的紧密接触,提高塑料薄膜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目前,国内的薄膜生产过程中,有用单腔室的负压吸风装置;有些采用双腔室的,但是腔室内气流流通性差,内壁容易冷凝油滴,有的油滴直接滴在冷辊上,严重影响薄膜的质量。另外,现有双腔室负压吸风装置通常采用双抽风机,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延膜生产用负压吸风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较低,可以有效抽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高温油烟,减少油烟冷凝,降低废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延设备用负压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罩体、设置于该吸风罩体上的抽风管及与该抽风管连接的抽风装置,所述吸风罩体内设置有第一真空腔及第二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体内内还设有一分流腔,分流腔分别与抽风管、第一真空腔及第二真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罩体内固定安装有一分流支架,分流支架的底面及两侧面下部固定有密封板,密封板与所述吸风罩体之间形成所述分流腔,分流腔的顶部与所述抽风管连通,分流腔的两侧面上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真空腔及第二真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腔内还安装有两套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大小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槽、风量调节板和摇杆,导向槽设有两条,分别固定在分流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开口两侧,风量调节板两侧嵌套在导向槽内,在风量调节板上固定有齿条,摇杆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吸风罩体上,在摇杆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罩体包括安装架、与该安装架可调节安装的侧向挡板、活动地设置于该侧向挡板的侧向冷辊挡板、安装板、隔热板、固定于分流腔底部的中隔板、可调节地安装在中隔板上的中间冷辊挡板及两侧密封板;所述侧向挡板、侧向冷辊挡板、中隔板、中间冷辊挡板与分流腔围设成所述第一真空腔,所述隔热板、安装板、中隔板、中间冷辊挡板与分流腔围设成第二真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挡板通过侧向挡板调节螺栓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罩体还包括固定于侧向挡板的冷辊挡板安装板,所述侧向冷辊挡板通过冷辊挡板调节螺栓与所述冷辊挡板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冷辊挡板通过中间冷辊挡板调节螺栓与所述中隔板连接,所述中隔板设置有扣接槽和用于承接上方滴落下来的油滴的接油槽;所述侧向挡板设置有用于均匀气流的网孔和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扣接槽扣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冷辊挡板和中间冷辊挡板为防止冷辊被刮伤的毛毡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与流延设备的模头之间围设成隔热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一台抽风装置通过抽风管就实现对第一、第二真空腔进行抽气,系统结构简单,能耗较低,装置内部气流流通性较好,有效抽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油烟和气体,减少油滴冷凝;另外,通过分流腔的遥杆可以控制风量调节板的移动,进而可以根据不同工艺的要求调节第一、第二真空腔的抽风量;冷辊挡板采用毛毡板,能有效防止冷辊被刮伤,实用性强;采用双腔室负压吸风装置设计,使薄膜更好地贴附在冷辊表面,提高了薄膜的均匀度,减少了气隙和颈缩并稳定薄膜边缘;在模头和负压吸风装置之间设置了隔热腔,减少了高温模头的热量向负压吸风装置传递,有效减少了负压吸风装置的热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密封板与吸风罩体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流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流延设备用负压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罩体1、设置于该吸风罩体1的抽风管2及与该抽风管2连接的抽风装置。所述吸风罩体1内设置有分流腔9、第一真空腔3及第二真空腔4,所述分流腔9分别与抽风管2、第一真空腔3及第二真空腔4相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抽风装置通过抽风管2对吸风罩体1内进行抽真空,经过分流腔9后分成两部分,分别对第一真空腔3、第二真空腔4进行抽真空。第二真空腔4可除去冷辊表面的残留气泡和高温油烟,减少熔融聚合物和冷辊之间的气层成型区。第一真空腔3可稳定薄膜成型区,减少气隙和颈缩并稳定薄膜边缘,提高塑料薄膜的成型效果和质量,降低废品率。

本实施案例中,所述吸风罩体1包括安装架5、与该安装架5可调节安装的侧向挡板6、活动地设置于该侧向挡板6的侧向冷辊挡板19、安装板8、隔热板7、固定于分流腔9底部的中隔板22、可调节地安装在中隔板22上的中间冷辊挡板25及两侧密封板15。所述侧向挡板6、侧向冷辊挡板19、中隔板22、中间冷辊挡板25与分流腔9围设成所述第一真空腔3,所述隔热板7、安装板8、中隔板22、中间冷辊挡板25与分流腔9围设成第二真空腔4。

在所述吸风罩体1内固定安装有一分流支架101,分流支架101的底面及两侧面下部固定有密封板102,密封板102与所述吸风罩体1之间形成所述分流腔9。分流腔9的顶部与所述抽风管2连通,分流腔9的两侧面上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真空腔3及第二真空腔4相连通的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流腔9内还安装有两套结构相同的调节机构,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的开口大小。该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槽29、风量调节板12和摇杆13。导向槽29设有两条,分别固定在分流支架101上且位于所述开口两侧。风量调节板12两侧嵌套在导向槽内,在风量调节板12上固定有齿条11,摇杆13两端通过轴承14安装在所述吸风罩体的密封板15上。在摇杆13上安装有与所述齿条11相啮合的齿轮1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工艺的要求进行调节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的开口大小,具体是通过旋转对应调节机构的遥杆13,可以使风量调节板12沿导向槽29上下移动,进而改变第一开口103或第二开口104上部的开孔大小,从而改变第一真空腔3或第二真空腔4的抽风量,使其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

具体的,侧向挡板6通过侧向挡板调节螺栓1与安装架5连接。

在本实施案例中,所述吸风罩体1还包括固定于侧向挡板6的冷辊挡板安装板18,所述侧向冷辊挡板19通过冷辊挡板调节螺栓17与所述冷辊挡板安装板18连接。

具体的,侧向冷辊挡板19为质地柔软的毛毡板,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防止冷辊被刮伤,通过该冷辊挡板调节螺栓17可以灵活地调整侧向冷辊挡板19的安装高度,使其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冷辊。

在本实施案例中,所述中间冷辊挡板25通过中间冷辊挡板调节螺栓26与所述中隔板2连接。所述中隔板22设置有扣接槽23和用于承接上方滴落下来的油滴的接油槽24。所述侧向挡板6设置有用于均匀气流的网孔20和挂钩21,所述挂钩21与所述扣接槽23扣接。气流在第一真空腔3内流动时,经过网孔后,气流变得更加均匀稳定,使薄膜受力更加均匀,保证薄膜质量。挂钩21与扣接槽23扣接,使得侧向挡板6和整个吸风罩体1能更加稳定。

具体的,中间冷辊挡板25为质地柔软的毛毡板,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防止冷辊被刮伤,通过中间冷辊挡板调节螺栓26可以灵活地调整中间冷辊挡板的安装高度,使其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冷辊。

在本实施案例中,所述隔热板7与流延设备的模头28之间围设成隔热腔27,减少了高温模头的热量向负压吸风装置传递,有效减少了负压吸风装置的热变形,避免负压吸风装置碰撞冷辊。

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