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1925发布日期:2019-03-27 12:0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具体实施例涉及一种使成型物从模具(mold)上脱模的方法及其装置。更为具体的是,具体实施例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脱模剂使用量的最少化,使成型物从模具上顺利脱模,进而在进行脱模时可以将对模具以及成型物造成的伤害降低至最低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塑料(plastic)的光学材料和使用玻璃等无机材料的光学材料相比,具有轻量、不易破损、染色性优秀的优点,因此各种树脂类塑料材料被广泛用于眼镜镜片、相机镜片等光学材料领域。最近,使用者要求更高性能以及便利行,因此人们在继续研究具有高透明性、高折射率、高阿贝数、低比重、高耐热性、高耐冲击性等特性的光学材料。

作为光学材料原料使用聚硫氨酯类(polythiourethane)化合物、丙烯酸类(acrylic)化合物等。通过聚硫醇(polythiol)类化合物和异氰酸酯(isocyanate)类化合物的反应制造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或者通过丙烯酸酯(acrylates)化合物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反应制造丙烯酸类光学材料时,为了使光学材料从模具(成型模)中顺利脱模,在原料的含有组成中加入内部脱模剂(请参考大韩民国登录公告专利第10-1187975号)。

但是添加的内部脱模剂不会反应,故进行硬化后会以不纯物的形式存在,在长期时间使用镜片时,会影响镜片的透明度,且不易保持其硬度。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在下述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脱模剂使用量的最少化,模具以及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脱模率较高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包括:将嵌入有成型物的模具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步骤;以及用加压装置按压所述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嵌入有成型物的模具的支撑台;以及按压所述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侧面的加压装置。

发明效果

通过所述具体实施例的方法及其装置可以实现脱模剂使用量的最少化,因模具以及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因脱模率较高,故可以使成型物顺利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以及图2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装置的断面图以及平面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装置中使用的加压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方法,包括:(1)将嵌入有成型物的模具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步骤;以及(2)用加压装置按压所述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的步骤。

步骤(1)

在本步骤中,将嵌入有成型物的模具固定在支撑台上。

成型物

所述成型物可以是塑料镜片。另,所述成型物可以含有内部脱模剂。

所述成型物可以通过含有聚硫氨酯类(polythiourethane)化合物或者丙烯酸类(acrylic)化合物的组成物获得。

所述聚硫氨酯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含有聚硫醇(polythiol)化合物以及异氰酸酯(isocyanate)化合物的中和性组成物获得。

所述聚硫醇化合物只要是可用于聚硫氨酯的合成中的一般材料,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例如其可以是从由二(2-(2-巯基硫代硫代)-3-巯丙基)硫化物(bis(2-(2-mercaptoethylthio)-3-mercaptopropyl)sulfide),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4-mercaptomethyl-1,8-dimercapto-3,6-dithiaoctane),2,3-二(2-巯基硫代硫代)丙烷-1-硫醇(2,3-bis(2-mercaptoethylthio)propane-1-thiol),2,2-二(巯基甲基)-1,3-丙二硫醇(2,2-bis(mercaptomethyl)-1,3-propanedithiol),二(2-巯乙基)硫化物(bis(2-mercaptoethyl)sulfide),四(巯基甲基)甲烷(tetrakis(mercaptomethyl)methane),2-(2-巯基硫代硫代)丙烷-1,3-二巯基化物(2-(2-mercaptoethylthio)propane-1,3-dithiol),2-(2,3-二(2-巯基硫代硫代)丙基硫代)乙硫醇(2-(2,3-bis(2-mercaptoethylthio)propylthio)ethanethiol),二(2,3-二巯基敌稗)硫化物(bis(2,3-dimercaptopropanil)sulfide),二(2,3-二巯基敌稗)二硫化物(bis(2,3-dimercaptopropanil)disulfide),1,2-二(2-巯基硫代硫代)-3-巯基丙烷(1,2-bis(2-mercaptoethylthio)-3-mercaptopropane),1,2-二(2-(2-巯基硫代硫代)-3-巯丙基硫代)乙烷(1,2-bis(2-(2-mercaptoethylthio)-3-mercaptopropylthio)ethane),2-(2-巯基硫代硫代)-2-含巯基-3-[3-含巯基-2-(2-巯基硫代硫代)-丙基硫代]丙基硫代-丙烷-1-硫醇(2-(2-mercaptoethylthio)-2-mercapto-3-[3-mercapto-2-(2-mercaptoethylthio)-propylthio]propylthio-propane-1-thiol),2,2-二-(3-含巯基-丙氧基甲基)-丁酯(2,2-bis-(3-mercapto-propanyloxylmethyl)-butylester),2-(2-巯基硫代硫代)-3-(2-(2-[3-含巯基-2-(2-巯基硫代硫代)-丙基硫代]乙基硫代)乙基硫代)丙烷-1-硫醇(2-(2-mercaptoethylthio)-3-(2-(2-[3-mercapto-2-(2-mercaptoethylthio)-propylthio]ethylthio)ethylthio)propane-1-thiol),(4r,11s)-4,11-二(巯基甲基)-3,6,9,12-四硫杂十四烷-1,14-二巯基化物((4r,11s)-4,11-bis(mercaptomethyl)-3,6,9,12-tetrathiatetradecane-1,14-dithiol),(s)-3-((r-2,3-二巯丙基)硫代)丙烷-1,2-二巯基化物((s)-3-((r-2,3-dimercaptopropyl)thio)propane-1,2-dithiol),(4r,14r)-4,14-二(巯基甲基)-3,6,9,12,15-五硫代庚烷-1,17-二巯基化物((4r,14r)-4,14-bis(mercaptomethyl)-3,6,9,12,15-pentathiaheptane-1,17-dithiol),(s)-3-((r-3-含巯基-2-((2-巯乙基)硫代)丙基)硫代)丙基)硫代)-2-((2-巯乙基)硫代)丙烷-1-硫醇((s)-3-((r-3-mercapto-2-((2-mercaptoethyl)thio)propyl)thio)propyl)thio)-2-((2-mercaptoethyl)thio)propane-1-thiol),3,3'-二硫双(丙烷-1,2-二巯基化物)(3,3'-dithiobis(propane-1,2-dithiol)),(7r,11s)-7,11-二(巯基甲基)-3,6,9,12,15-五硫代十七烷-1,17-二巯基化物((7r,11s)-7,11-bis(mercaptomethyl)-3,6,9,12,15-pentathiaheptadecane-1,17-dithiol),(7r,12s)-7,12-二(巯基甲基)-3,6,9,10,13,16-六硫代十八酸-1,18-二巯基化物((7r,12s)-7,12-bis(mercaptomethyl)-3,6,9,10,13,16-hexathiaoctadecanoic-1,18-dithiol),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代癸烷(5,7-dimercaptomethyl-1,11-dimercapto-3,6,9-trithiadecane),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代癸烷(4,7-dimercaptomethyl-1,11-dimercapto-3,6,9-trithiadecane),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代癸烷(4,8-dimercaptomethyl-1,11-dimercapto-3,6,9-trithiadecane),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甲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s(3-mercaptopropionate)),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甲酯)(trimethylolpropanetris(3-mercaptopropionate)),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盐)(pentaerythritoltetrakis(2-mercaptoacetate)),二季戊四醇-醚-六苯丁锡氧(3-巯基丙酸甲酯)(bispentaerythritol-ether-hexakis(3-mercaptopropionate)),1,1,3,3-四(巯基甲基硫代)丙烷(1,1,3,3-tetrakis(mercaptomethylthio)propane),1,1,2,2-四(巯基甲基硫代)乙烷(1,1,2,2-tetrakis(mercaptomethylthio)ethane),4,6-二(巯基甲基硫代)-1,3-二噻烷(4,6-bis(mercaptomethylthio)-1,3-dithiane)以及2-(2,2-二(巯基二甲基硫)乙基)-1,3-二噻烷(2-(2,2-bis(mercaptodimethylthio)ethyl)-1,3-dithiane)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只要是可用于聚硫氨酯的合成中的一般材料,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例如其可以是从由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dicyclohexylmethane-4,4-diisocyanates),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examethylenediisocyanates),2,2-二甲基成烷二异氰酸酯(2,2-dimethylpentanediisocyanates),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2,2,4-trimethylhexanediisocyanates),丁烯二异氰酸酯(butenediisocyanates),1,3-丁二烯-1,4-二异氰酸酯(1,3-butadiene-1,4-diisocyanates),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trimethylhexamethylenediisocyanates),1,6,11-十一酸三异氰酸酯(1,6,11-undecatriisocyanate),1,3,6-六亚甲基三异氰酸酯(1,3,6-hexamethylenetriisocyanates),1,8-二异氰酸酯-4-异氰酸根合甲基辛烷(1,8-diisocyanates-4-isocyanatomethyloctane),二(丙烯酸异氰基)碳酸盐(bis(isocyanatoethyl)carbonate),二(丙烯酸异氰基)醚(bis(isocyanatoethyl)ether)等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diisocyanates),1,2-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1,2-bis(isocyanatomethyl)cyclohexane),1,3-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1,3-bis(isocyanatomethyl)cyclohexane),1,4-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1,4-bis(isocyanatomethyl)cyclohexane),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icyclohexylmethanediisocyanates),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yclohexanediisocyanates),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methylcyclohexanediisocyanates),双环己基二甲基硫代异氰酸酯(dicyclohexyldimethylmethanisocyanates),2,2-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异氰酸酯(2,2-dimethyldicyclohexylmethaneisocyanates)等脂环族(cycloaliphatic)异氰酸酯化合物;二(丙烯酸异氰基)苯(bis(isocyanatoethyl)benzene),二(异氰酸酯丙基)苯(bis(isocyanatepropyl)benzene),二(丁基异氰酸酯)苯(bis(isocyanatebutyl)benzen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萘(bis(isocyanatomethyl)naphthalen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二苯醚(bis(isocyanatomethyl)diphenylether),亚苯基二异氰酸酯(phenylenediisocyanates),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ethylphenylenediisocyanates),异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isopropylphenylenediisocyanates),二甲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dimethylphenylenediisocyanates),二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diethylphenylenediisocyanates),二异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diisopropylphenylenediisocyanates),三甲苯三异氰酸酯(trimethylbenzenetriisocyanates),苯三异氰酸酯(benzenetriisocyanates),联苯二异氰酸酯(biphenyldiisocyanates),甲苯胺二异氰酸酯(toluidinediisocyanates),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s),3,3-二甲基联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3,3-dimethyldiphenylmethane-4,4-diisocyanates),联苄-4,4-二异氰酸酯(bibenzyl-4,4-diisocyanates),二(异氰酸酯苯基)乙烯(bis(isocyanatephenyl)ethylene),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3,3-dimethoxybiphenyl-4,4-diisocyanates),均三嗪苯二异氰酸酯(hexahydrobenzenediisocyanates),均三嗪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exahydrodiphenylmethane-4,4-diisocyanates),o-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o-xylylenediisocyanates),m-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m-xylylenediisocyanates),p-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p-xylylenediisocyanates)等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二(丙烯酸异氰基)硫化物(bis(isocyanatoethyl)sulfide),二(异氰酸酯丙基)硫化物(bis(isocyanatepropyl)sulfide),二(异氰酸酯己基)硫化物(bis(isocyanatehexyl)sulfid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砜(bis(isocyanatomethyl)sulfon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二硫化物(bis(isocyanatomethyl)disulfide),二(异氰酸酯丙基)二硫化物(bis(isocyanatepropyl)disulfid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硫代)甲烷(bis(isocyanatomethylthio)methane),二(丙烯酸异氰基硫代)甲烷(bis(isocyanatoethylthio)methane),二(丙烯酸异氰基硫代)乙烷(bis(isocyanatoethylthio)ethane),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硫代)乙烷(bis(isocyanatomethylthio)ethane),1,5-二异氰酸酯-2-异氰酸根合甲基-3-戊硫代巴比妥(1,5-diisocyanate-2-isocyanatomethyl-3-thiopental)等含硫(sulfur-containing)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二苯基硫化物-2,4-二异氰酸酯(diphenylsulfide-2,4-diisocyanates),二苯基硫化物-4,4-二异氰酸酯(diphenylsulfide-4,4-diisocyanates),3,3-二甲氧基-4,4-二异氰酸酯二苄基硫醚(3,3-dimethoxy-4,4-diisocyanatedibenzylthioether),二(4-异氰酸根合甲基苯)硫化物(bis(4-isocyanatomethylbenzene)sulfide),4,4-甲氧基苯巯基乙醇-3,3-二异氰酸酯(4,4-methoxybenzeneethylenethioglycol-3,3-diisocyanates),二苯基二硫化物-4,4-二异氰酸酯(diphenyldisulfide-4,4-diisocyanates),2,2-二甲基联苯二硫化物-5,5-二异氰酸酯(2,2-dimethyldiphenyldisulfide-5,5-diisocyanates),3,3-二甲基联苯二硫化物-5,5-二异氰酸酯(3,3-dimethyldiphenyldisulfide-5,5-diisocyanates),3,3-二甲基联苯二硫化物-6,6-二异氰酸酯(3,3-dimethyldiphenyldisulfide-6,6-diisocyanates),4,4-二甲基联苯二硫化物-5,5-二异氰酸酯(4,4-dimethyldiphenyldisulfide-5,5-diisocyanates),3,3-二苯基二甲氧基二硫化物-4,4-二异氰酸酯(3,3-diphenyldimethoxydisulfide-4,4-diisocyanates),4,4-二苯基二甲氧基二硫化物-3,3-二异氰酸酯(4,4-diphenyldimethoxydisulfide-3,3-diisocyanates)等含硫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2,5-二异氰酸酯噻吩(2,5-diisocyanatethiophene),2,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噻吩(2,5-bis(isocyanatomethyl)thiophene),2,5-二异氰酸酯四氢噻吩(2,5-diisocyanatetetrahydrothiophene),2,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四氢噻吩(2,5-bis(isocyanatomethyl)tetrahydrothiophene),3,4-二(异氰酸根合甲基)四氢噻吩(3,4-bis(isocyanatomethyl)tetrahydrothiophene),2,5-二异氰酸酯-1,4-二噻烷(2,5-diisocyanate-1,4-dithiane),2,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1,4-二噻烷(2,5-bis(isocyanatomethyl)-1,4-dithiane),4,5-二异氰酸酯-1,3-二硫戊环(4,5-diisocyanate-1,3-dithiolane),4,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1,3-二硫戊环(4,5-bis(isocyanatomethyl)-1,3-dithiolane),4,5-二(异氰酸根合甲基)-2-甲基-1,3-二硫戊环(4,5-bis(isocyanatomethyl)-2-methyl-1,3-dithiolane)等含硫多环(heterocyclic)异氰酸酯化合物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含有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及乙烯基化合物的中和性组成物获得。

所述丙烯酸酯化合物只要是可用于光学材料用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中的一般材料,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例如其可以是从由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aepoxy(meth)acrylates)、溴系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rominatedbisphenolaepoxy(meth)acrylates)、双酚a乙基(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aethyl(meth)acrylates)、双酚f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isphenolfepoxy(meth)acrylates)、双芴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isfluoreneepoxy(meth)acrylates)、双芴乙基(甲基)丙烯酸酯(bisfluoreneethyl(meth)acrylates)、硫代二苯酚环氧(甲基)丙烯酸酯(thiodiphenolepoxy(meth)acrylates)、硫代二苯酚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hiodiphenolethyl(meth)acrylates)、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henoxyethyl(meth)acrylates)、苯偶酰(甲基)丙烯酸酯(benzil(meth)acrylates)、苯基苯酚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henylphenolethyl(meth)acrylates)、苯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phenylbenzyl(meth)acrylates)以及噻吩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hiophenylethyl(meth)acrylates)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所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异丁烯酸酯(methacrylate)或者丙烯酸酯。

所述乙烯基化合物只要是可用于光学材料用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中的一般材料,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例如其可以是从由苯乙烯(styrene)、α-甲基苯乙烯(α-methylstyrene)、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α-methylstyrenedimer)、o-二乙烯基苯(divinylbenzene)、m-二乙烯基苯、p-二乙烯基苯、m-二异丙基苯(m-diisopropenylbenzene)、p-二异丙基苯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所述内部脱模剂只要是朔料镜片含有的一般材料,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例如其可以是从由具有全氟烃基(perfluoroalkylgroup)、羟基烷基(hydroxylalkylgroup)或者磷酸酯基(phosphateestergroup)的非离子界面活性剂;具有二甲基聚硅氧烷基(dimethylpoly-siloxanegroup)、羟基烷基(hydroxylalkylgroup)或者磷酸酯基(phosphateestergroup)的硅类非离子界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cetyltrimethylammoniumsalt)、三甲基硬脂酰(trimethylstearyl)、二甲基十六烷基乙基铵盐(dimethylcetylethylammoniumsalt)、三乙基十二烷基铵盐(triethyldodecylammoniumsalt)、三辛基甲基铵盐(trioctylmethylammoniumsalt)、dioctylcyclohexidodecy铵盐(dioctylcyclohexidodecyammoniumsalt)等碱性类四级铵盐以及酸性磷酸酯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所述成型物在20℃至70℃的温度下,其模数(modulus)可以是500mpa至5000mpa。更为具体的是所述成型物在20℃至70℃的温度下其模数可以是1000mpa至5000mpa或者是1100mpa至3000mpa。在20℃至70℃的温度下所述成型物的模数处在上述范围内时,脱模时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脱模率较高,可以使成型物更有效地脱模。

模具

所述模具只要是在制造朔料镜片时可以使用的模具,就不会对其种类进行限定。所述模具可以是玻璃模具。

所述模具在20℃至70℃的温度下,其模数可以是50000mpa至70000mpa。更为具体的是所述模具在20℃至70℃的温度下其模数可以是60000mpa至70000mpa或者是64000mpa至68000mpa。在20℃至70℃的温度下模具的模数处在上述范围内时,脱模时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脱模率较高,可以使成型物更有效地脱模。

在20℃至70℃的温度下,所述模具和所述成型物的模数比可以是10:1至200:1。更为具体的是,在20℃至70℃的温度下,所述模具和所述成型物的模数比可以是20:1至100:1、30:1至100:1、30:1至80:1或者是30:1至70:1。在20℃至70℃的温度下,所述模具和所述成型物的模数比在上述范围内时,脱模时通过侧面加压的方式使成型物和模具顺利脱模,因脱模率较高、成型物的破损率以及模具的破损率较低,故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模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20℃至70℃的温度下,所述模具的模数可以是50000mpa至70000mpa,所述成型物的模数可以是500mpa至5000mpa,所述模具和所述成型物的模数比可以是10:1至200:1。

步骤(2)

在本步骤中,用加压装置按压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

在进行按压时,可以按压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位置。具体的是,在进行按压时,可以按压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位置,使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0.01mm至5.0mm或者0.1mm至5.0mm的范围受压。所述按压的按压范围在上述范围内时,脱模时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脱模率较高,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模效率。

在进行按压时,可以按压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的一个点或者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侧面的多个点。具体的是,在进行按压时,可以在嵌入有所述成型物的模具不移动状态下,按压成型物侧面的一个点一次以上,或者使嵌入有所述成型物的模具旋转或者移动,并按压成型物侧面的多个点。

所述按压可以在50℃至130℃的温度下进行。具体的是,所述按压可以在60℃至130℃或者60℃至120℃的温度下进行。在所述温度范围内进行所述按压时,脱模时成型物的破损率较低、脱模率较高,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模效率。

所述具体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会有0%至0.8%的模具破损率。具体的是,所述方法会有0%至0.5%的模具破损率。所述模具的破损率是指:在多次进行将成型物从模具上分离的脱模工程时,模具发生破损的次数相对于使用模具的所有次数的百分比。

另,所述具体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会有不满0.8%的成型物破损率。具体的是,所述方法会有不满0.5%的成型物破损率。所述成型物的破损率是指:在多次进行将成型物从模具上分离的脱模工程时,成型物发生破损的次数相对于所有反复次数的百分比。

另,具体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会有90%至100%的成型物脱模率。具体的是,所述方法会有95%至100%的成型物脱模率。所述成型物的脱模率是指:在多次进行将成型物从模具上分离的脱模工程时,成型物或者模具不发生破损的次数相对于所有反复次数的百分比。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具体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会有0%至0.8%的模具破损率;不满0.8%的成型物破损率以及90%至100%的成型物脱模率。

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装置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涉及的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嵌入有成型物的模具的支撑台;以及按压所述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侧面的加压装置。

参考图1以及图2可知,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涉及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嵌入有成型物(202)的模具(201)的支撑台(101);以及按压所述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侧面的加压装置(102)。

所述模具可以是玻璃模具,所述成型物可以是朔料镜片。所述成型物和模具和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说明的情形相同。

在进行按压时,可以按压所述成型物的侧面位置,使所述模具内的成型物的0.01mm至5.0mm或者0.1mm至5.0mm的范围受压。

参考图3可知,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涉及的装置可以用加压装置(102)按压模具(201)内的成型物(202)的侧面。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局限于下述范围。

制造例1,制造成型物

将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xylylenediisocyanate)52重量%、作为硬化触媒的二氯二丁基锡(dibutyltindichloride)0.01重量%、作为内部脱模剂的酸性磷酸烷基醚(phosphoricacidalkylether,制造公司:stepan公司,产品名称:zelecun)0.1重量%以及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羟基-5'-t-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5'-t-octylphenyl)-2h-benzotriazole,制造公司:cytec公司,产品名称:cyasorbuv-5411)0.05重量%,在20℃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在该混合物中加入作为聚硫醇化合物的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4-mercaptomethyl-1,8-dimercapto-3,6-dithiaoctane)47.84重量%后均匀混合,藉此制造中和性组成物。

接着在600pa压力下对所述中和性组成物进行一个小时的脱气(degassing),之后用3μm的特氟龙(teflon)过滤器进行过滤。将被过滤过的中和性组成物注入用胶带(tape)组装的玻璃模具内。加热注入有中和性组成物的玻璃模具,使其温度以5℃/分钟的速度从25℃上升至120℃,在120℃温度下进行18小时的中和。对于在玻璃模具中硬化的树脂,用130℃的温度进行4个小时的追加硬化,藉此制造成型物。

实施例1.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

将嵌入有在制造例1中制造的成型物的模具加热至60℃后,将其固定至如图1所示的支撑台上。之后,按压一次被固定的模具内的成型物侧面,使其1mm的范围受压(加压偏移:1mm),藉此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

实施例2至17.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

除去脱模温度和加压偏移在表1所示的范围内变化的情形,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

实验例

用和实施例1至17相同的方法使100个成型物从模具上脱模,此时用下述方法测量玻璃模具的破损率(%)、脱模后成型物的破损率(%)以及脱模率(%),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1)玻璃模具的破损率(%)、脱模后的成型物的破损率

用百分比表示100个成型物脱模时玻璃模具破损或者脱模后的成型物破损的情形。

具体的是,如果脱模后的玻璃模具上有破裂(crack)或者破碎、或者脱模后的成型物上粘接有从玻璃模具上脱离的一部分时,视为玻璃模具破损。如果脱模后的成型物上有破裂或者破碎、或者脱模后的玻璃模具上粘接有从成型物上脱离的一部分时,视为成型物破损。

(2)脱模率

和上述项目(1)相同,用百分比表示脱模率,即100个成型物脱模时成型物(镜片)或者玻璃模具没有破损且成型物完好脱模的情形。

[表1]

如表1所示,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成型物的脱模时,实施例1至9中的玻璃模具的破损率以及成型物的破损率不满5%,成型物的脱模率达到95%以上,其结果很优秀。

【符号说明】

101:固定模具的支撑台

102:加压装置

201:模具

202:成型物

(a):加压偏移(加压引起的成型物的压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