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2870发布日期:2018-09-28 20:0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丙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



背景技术:

在工程塑料改性生产中,经塑料挤出机高温熔融后由挤出头挤出的料条需要经过冷却才能进入切粒系统进行切粒,而这个冷却的过程就是料条经过水槽的过程。料条从挤出机到水槽的冷却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槽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尤以料条进水处的水温上升较快,由于水槽较长,且水槽内的水流动性差,导致水槽两端温差较大,当水槽的料条进水一端水温升高至影响料条冷却的温度时,必须换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降低冷却水更换频率的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高光泽低线性膨胀系数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水槽本体为双层结构,上层为向上开口的半封闭型的冷却水腔,下层为密闭的循环水腔,在循环水腔内部沿水槽本体宽度方向设置隔板,隔板把循环水腔分隔为内循环腔和外循环腔,外循环腔靠近挤出机一端,内循环腔远离挤出机一端;所述的隔板位于与水槽本体端部的距离为水槽本体长度的1/4-1/3处,且靠近挤出机一端;在外循环腔上设置有管道与冷却水腔连通,在内循环腔上靠近挤出机一端设置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管道,在远离挤出机一端的内循环腔内部设置有一号出水管,一号出水管连接至冷却水腔远离挤出机的一端,一号出水管与设置在内循环腔内的一号水泵连接;在外循环腔与冷却水腔远离挤出机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循环管道,在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散热器和二号水泵。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挤出机挤出的料条进入水槽本体的冷却水腔内部,在靠近挤出机一端的冷却水腔内的水温升高较快,另一端的水温升高较慢;而靠近挤出机一端的冷却水腔内的水部分流入外循环腔,并通过循环管道进入散热器换热后再输送至冷却水腔的另一端内部,实现了对较高水温的冷却水进行快速降温;而内循环腔上靠近挤出机一端的水流入内循环腔,并输送至冷却水腔的另一端,实现了冷却水腔内的水温的稳定性,且冷却性能好,可靠性高,能有效的避免冷却水温过高而进行频繁换水,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在冷却水腔内部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挡条,挡条的轴向与水槽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挡条位于冷却水腔的中下部且与冷却水腔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料条能沉入冷却水内部进行冷却,而且可避免与冷却水腔的底面之间发生摩擦等影响料条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对冷却水腔内不同区域的水进行合理的冷却,减少冷却所消耗的能源,同时可降低换水的频率,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水槽本体1为双层结构,上层为向上开口的半封闭型的冷却水腔2,下层为密闭的循环水腔,在循环水腔内部沿水槽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隔板5,隔板5把循环水腔分隔为内循环腔4和外循环腔3,外循环腔3靠近挤出机12一端,内循环腔4远离挤出机12一端;所述的隔板5位于与水槽本体1端部的距离为水槽本体1长度的1/4-1/3处,且靠近挤出机12一端;在外循环腔3上设置有管道与冷却水腔2连通,在内循环腔4上靠近挤出机12一端设置有与冷却水腔2连通的管道,在远离挤出机12一端的内循环腔4内部设置有一号出水管7,一号出水管7连接至冷却水腔2远离挤出机12的一端,一号出水管7与设置在内循环腔4内的一号水泵8连接;在外循环腔3与冷却水腔2远离挤出机1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循环管道6,在循环管道6上设置有散热器9和二号水泵10。

在冷却水腔2内部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挡条11,挡条11的轴向与水槽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挡条11位于冷却水腔2的中下部且与冷却水腔2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