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5029发布日期:2019-12-10 19:0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易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用作于居家生活给排水、建筑给排水、电力线或光缆保护、工业流体输送等等,塑料管材是通过相应的挤出成模具进行生产加工的,是指塑料颗粒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挤出成型模具而制成各种相应口径管材的一种加工方法;但是现有的用于管材生产的挤出成型模具在挤出生产时只能挤出一种口径的管材,对于不同大小口径的管材则需要使用不同口径的模具来进行生产,特别是大口径的模具往往造价较高,因此不利于提高挤出成型模具的产出率,同时也不利于降低模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降低使用成本的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包括用于连接挤出机的固定模座,以及设置在固定模座上的用于连通挤出机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固定模座内的进料腔,所述固定模座上与进料口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模,所述出口模与固定模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口模内设置有内模套,所述内模套与固定模座相连接,所述内模套内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与内模套相连接,所述分流器上设置有芯模,所述芯模的端部与分流器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出口模、内模套、分流器和芯模之间间隔形成用于挤出两种口径管材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模座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固定模座相连接,有助于使挤出机中被螺杆挤出的熔融塑料流体由螺旋运动改变直线运动,并沿螺杆方向形成挤出压力,增加塑料的密实度及塑化均匀度,以及将未熔化塑料颗粒和各种杂质过滤掉,阻止其进入模具内。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和内模套上靠近固定模座进料口的端部皆呈锥面设置,有助于使进入模具内的塑料熔体变成薄环状并均匀而平稳地进入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内模套上靠近固定模座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内模套支架,所述内模套支架的一端与内模套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固定模座固定连接,有助于对内模套形成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上靠近固定模座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分流器支架,所述分流器支架的一端与分流器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内模套固定连接,有助于对分流器以及固定在分流器上的芯模形成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了内模套,且内模套与出口模和芯模相互配合形成两个用以对塑料挤出成型的流道,从而使得一个挤出成型模具可以同时挤出两种口径的管材,因此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产出率;由于使用一个挤出成型模具即可挤出两种口径的管材,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即降低了挤出成型模具的使用成本;由于设置了分流器,以及端面锥面设置的内模套,有助于使进入模具内的塑料熔体变成薄环状并均匀而平稳地进入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从而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管材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的内模套的端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的分流器的端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附图1-3所示,一种产出率高的三板块挤出成型模具,包括用于连接挤出机的固定模座1,以及设置在固定模座1上的用于连通挤出机的进料口11,以及设置在固定模座1内的进料腔12,所述固定模座1上与进料口11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模2,所述出口模2与固定模座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出口模2内设置有内模套3,所述内模套3与固定模座1相连接,所述内模套3内设置有分流器4,所述分流器4与内模套3相连接,所述分流器4上设置有芯模5,所述芯模5的端部与分流器4端部通过螺纹固定,所述出口模2、内模套3、分流器4和芯模5之间间隔形成用于挤出两种口径管材的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所述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与进料腔12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模座1的进料口11处设置有过滤板8,所述过滤板8与固定模座1过盈配合,有助于使挤出机中被螺杆挤出的熔融塑料流体由螺旋运动改变直线运动,并沿螺杆方向形成挤出压力,增加塑料的密实度及塑化均匀度,以及将未熔化塑料颗粒和杂质过滤掉,阻止其进入模具内。所述分流器4和内模套3上靠近固定模座1进料口11的端部皆呈锥面设置,有助于使进入模具内的塑料熔体变成薄环状并均匀而平稳地进入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内。所述内模套3上靠近固定模座1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内模套支架31,所述内模套支架31设置有一个以上,且呈等距环绕在内模套3的外周,所述内模套支架31的一端与内模套3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固定模座1过盈配合,有助于对内模套3形成支撑。所述分流器4上靠近固定模座1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分流器支架41,所述分流器支架41设置有一个以上,且分流器支架41呈等距环绕在分流器的外周,所述分流器支架41的一端与分流器4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内模套3的内壁盈配合,有助于对分流器4以及固定在分流器4上的芯模5形成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了内模套,且内模套与出口模和芯模相互配合形成两个用以对塑料挤出成型的流道,从而使得一个挤出成型模具可以同时挤出两种口径的管材,因此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产出率;同时使用一个挤出成型模具即可挤出两种口径的管材,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即降低了挤出成型模具的使用成本;由于设置了分流器,以及端面锥面设置的内模套,有助于使进入模具内的塑料熔体变成薄环状并均匀而平稳地进入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从而提高了挤出成型模具的管材成型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