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540发布日期:2018-11-13 22:15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辊。



背景技术:

在压延薄膜或胶黏带涂布时,在成品成卷时为了减少热材料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变形,在成卷前将材料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的变形。

现有的冷却辊通常只设置一个外筒,直接将冷水通入冷却辊的一端,接着从冷却辊的另一端流出,由于实际应用中,冷却辊的体积较大,通常需要不停地通入大量的冷水才能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不仅造成大量的水源的浪费,而且外筒的支撑性较差,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辊,能够减少用水量,同时使外筒具有较强的支撑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辊,包括外筒,还包括:

两个轴头,连接于所述外筒的两端;

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轴头密封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置水区;

两个水管,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轴头并与所述置水区连通;及

若干个环形加强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内径等于所述内筒的外径,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外径等于所述外筒的内径,所述环形加强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通道靠近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内侧设置。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通道均分成间隔设置的若干通道组,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加强板之间的通道组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轴头包括辊轴和封板,所述辊轴穿设于所述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密封连接,所述水管穿过所述辊轴,且所述水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辊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封板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外筒的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外筒与所述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封板通过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密封垫及所述螺纹孔的螺栓连接于所述外筒。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水管为进水水管,另一个所述水管为出水水管,所述内筒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水管连接于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水管连接于所述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水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180°。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辊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内壁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补强板的外径等于所述内筒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板和所述环形加强板在所述内筒的中心轴线上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加强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筒和外筒,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置水区中通入冷却水,有效地减少了置水空间,减少了用水量;通过设置环形加强板,对外筒进行支撑,使外筒在工作时不易压陷,具有较高的强度;环形加强板上开设多个用于冷却水流通的通道,能够使环形加强板在起到支撑作用时不影响置水区内冷却水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辊隐去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辊隐去外筒和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中:

1、外筒;2、轴头;21、辊轴;22、封板;3、内筒;31、进水口;32、出水口;4、水管;5、环形加强板;51、通道;6、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辊,如图1-4所示,该冷却辊包括外筒1、两个轴头2、内筒3、两个水管4和若干环形加强板5。其中,两个轴头2连接于外筒1的两端;内筒3,设置于外筒1内部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轴头2密封连接,内筒3与外筒1之间形成置水区,通过设置内筒3和外筒1,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置水区中通入冷却水,有效地减少了置水空间,减少了用水量;两个水管4,分别穿过对应的轴头2并与置水区连通,用于通入冷却水或使冷却水流出;若干个环形加强板5间隔设置于内筒3与外筒1之间,环形加强板5的内径等于内筒3的外径,环形加强板5的外径等于外筒1的内径,环形加强板5上开设有多个通道51。通过设置环形加强板5,对外筒1进行支撑,使外筒1在工作时不易压陷,具有较高的强度;环形加强板5上开设多个用于冷却水流通的通道51,能够使环形加强板5在起到支撑作用时不影响置水区内冷却水的流通。

作为优选,通道51的截面为半圆形,通道51靠近环形加强板5的内侧设置。具体地,可以在环形加强板5的内侧开设一端开口的半圆形凹槽,该凹槽的开口端紧贴于内筒3的外壁,凹槽及内筒3外壁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即为该通道51。多个通道51均分成间隔设置的若干通道组,相邻两个环形加强板5之间的通道组错位设置。通过错位设置相邻两个环形加强板5之间的通道组,能够使冷却水在沿外筒1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时受到阻挡,在置水区内部分受到阻挡的冷却水发生内循环,延长了冷却水在置水区的时间,同时,由于水流相互之间的扰动,能够使置水区内温度较高的水和温度较低的水之间不断地混合均匀,加速冷热水的换热。

轴头2包括辊轴21和封板22,辊轴21穿设于封板22,封板22与外筒1及内筒3密封连接,水管4穿过辊轴21,且水管4的中心轴线与辊轴21的中心轴线重合。封板22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外筒1的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外筒1与封板2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封板22通过依次穿过连接孔、密封垫及螺纹孔的螺栓连接于外筒1。保证了冷却水不会从外筒1和封板22之间的间隙流出。另外,内筒3与封板22之间也可采用上述方式,通过密封垫将内筒3和封板22密封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两个水管4中,其中一个水管4为进水水管,另一个水管4为出水水管,内筒3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进水口31,另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出水口32,进水水管连接于进水口31,出水水管连接于出水口32。进水水管与水源连通,冷却水从一端的辊轴21内的进水管4进入,经由进水口31流入置水区,并从出水口32流出,经另一端的辊轴21内的出水水管流出。进水口31的中心轴线与出水口3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180°。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31的中心轴线与出水口3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90°。

如图3和图4所示,为加强对内筒3的支撑,以进一步提高内筒3对外筒1的支撑,冷却辊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于内筒3的内壁的补强板6,补强板6为圆环状结构,补强板6的外径等于内筒3的内径。补强板6和环形加强板5在内筒3的中心轴线上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参照图3)。另外,补强板6也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环形加强板5之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