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632发布日期:2019-03-08 17:3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通过将PLA等打印耗材热熔后,再挤压从喷头喷出进行打印,在打印完成后,由于喷头冷却,导致残留在喷头内的耗材冷却凝固成块,长期不清理会导致喷头堵塞,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微型钻孔装置对喷头进行钻孔导通,但是采用钻孔危险性较大,且容易造成喷头的磨损和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钻孔导通喷头的危险性大和容易造成喷头磨损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棒形,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导热棒,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加热针部,所述加热针部与所述导热棒连接,其中,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罩,所述定位罩设置在所述加热针部的周围。

其中,在所述壳体的中段设置有多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导热棒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相对。

具体的,所述散热口为环形。

其中,所述定位罩的形状与3D打印机喷头的形状一致。

其中,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池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电池更换帽,所述电池更换帽与所述壳体螺接。

具体的,在所述电池更换帽上设置有把手。

具体的,在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栓绳,所述栓绳与所述壳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加热装置加热导热棒,导热棒传导加热针部,通过将加热针部插入喷头,使得残留的PLA耗材能够重新热熔成液态,从喷头流出,由于设置有定位罩,使得流出的PLA耗材能够存留在定位罩内,同时,定位罩能够哦准确的将加热针部插入喷头中,使用安全且不会对喷头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定位罩,3-电池更换帽,4-加热针部,5-导热棒,6-加热装置,7-电池,8-把手,9-环状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3D打印机喷头清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棒形壳体1,壳体1中空结构,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罩2,另一端设置有电池更换帽3,在壳体1内从定位罩2向电池更换帽3依次设置有加热针部4、导热棒5、加热装置6和电池7。其中,加热装置6为电热丝加热装置,通过云母纸包覆电热丝,在加热开始时,电热丝将热能传导给导热棒5,导热棒5起到恒温的作用,将合适的温度传递给加热针部4。电池7通过与加热装置6电连接,实现加热装置6的使用;电池更换帽3与壳体1螺接,实现电池更换帽3与壳体1的可拆卸活动连接,在电池更换帽3上设置有把手8,在把手8上连接一栓绳(图中未示出),栓绳另一端连接壳体1,通过栓绳可以使得电池更换帽3在更换时不会丢失。在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各环状散热口9,所述环状散热口9在壳体1上与导热棒5相对的位置。

继续如图1所示,定位罩2的外壁为碗形,在定位罩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加热针部4容置在定位罩2中心的通孔内,定位罩2的内壁形状与3D打印机喷头的形状一致,通常为一倒锥形;定位罩可以实现加热针部4更容易准确的刺入喷头中,同时,定位罩还可以作为流出液态耗材的收集器,使得在清洁过程中液态耗材不会流的到处都是。

进一步的,在壳体1外侧与加热装置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隔热材料(图中未示出),通常所述隔热材料为橡胶,在橡胶隔热材料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的花纹(图中未示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加热装置加热导热棒,导热棒传导加热针部,通过将加热针部插入喷头,使得残留的PLA耗材能够重新热熔成液态,从喷头流出,由于设置有定位罩,使得流出的PLA耗材能够存留在定位罩内,同时,定位罩能够哦准确的将加热针部插入喷头中,使用安全且不会对喷头造成磨损。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