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6493发布日期:2019-02-22 22:2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贴合机领域,具体为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



背景技术:

TPU复合材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在国内有许多小厂,多是从外面薄膜厂购买TPU薄膜,自身只完成上胶贴合的过程,但是,现有的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在TPU复合材料贴合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201610750058.7,专利名称为一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的发明专利:

其属于三角胶贴合机技术领域,包括一根前后延伸的主轴、气缸、后支撑盘、间隔设于气缸前侧的前支撑盘、设于主轴前侧的调节丝杆、环绕主轴外圈依次设置的数个鼓片翻转机构、套环和与套环固定连接的导向键,是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三角胶自动贴合机贴合鼓。

但是,现有的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存在以下缺陷:

(1)各种材料在牵引输送过程中,由于带料卷取机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包装材料在卷取时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瞬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引起跑偏、摆动;

(2)在复合材料的牵引输送过程中,由于复合材料的厚薄不均、各处摩擦因数不同等原因,加上放卷、收卷过程中带料边缘不整齐,导致材料在输送中跑偏;

(3)复合材料在一定拉力下都会产生较大变形,形成各处拉力不同而使材料变形大小不均匀,从而导致材料整体跑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包括支撑座和光敏纠偏装置,所述支撑座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两个平行转轴,两个所述平行转轴左端分别轴向连接有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平行转轴的两端还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有滑板固定块,所述滑板固定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固定调节板,所述平行转轴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光敏纠偏装置,所述光敏纠偏装置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第二光敏三极管和双路脉冲解调器,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和第二光敏三极管均并接在双路脉冲解调器的输入端,所述双路脉冲解调器的输出端输出两路信号到显示、控制门电路,所述显示、控制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直接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转轴的外表面上还胶合有橡胶模。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转轴的两端还通过定位圈与滚动轴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调节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红外脉冲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转轴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光电探测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贴合机采用2个非接触式光电探测头来保证纠偏装置的灵敏度,由外部的同步电机完成纠偏功能,纠偏功能稳定、精确度高;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贴合机采用主从齿轮结合外部同步电机控制张力较以往的控制系统成本低、易控、准确,在启动和加减速过程中张力波动小,静止时有一定静张力,生产中能使贴合机获得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敏纠偏装置内部电路图。

图中标号:

1-支撑座;2-光敏纠偏装置;3-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5-滑板固定块;6-平行转轴;7-红外脉冲光源;8-滚动轴承;9-光电探测头;10-橡胶模;11-固定调节板;12-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PU复合材料生产用自动贴合机,包括支撑座1和光敏纠偏装置2,所述支撑座1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两个平行转轴6,两个所述平行转轴6左端分别轴向连接有从动齿轮3和主动齿轮4,所述平行转轴6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光电探测头9,所述平行转轴6的外表面上还胶合有橡胶模10,所述平行转轴6的两端还通过定位圈12与滚动轴承8相连接,所述平行转轴6的两端还通过滚动轴承8固定安装有滑板固定块5,所述滑板固定块5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固定调节板11,所述固定调节板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红外脉冲光源7,所述平行转轴6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光敏纠偏装置2。

本实施例中,先由外部传动系统控制主动齿轮4转动,再通过从动齿轮3同步带动两个平行转轴6完成拉膜,同时通过控制主动齿轮4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和调整带长,两个平行转轴6由于通过胶辊摩擦滚动拉膜,正压力较大能保证同步要求,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固定调节板11和滑块固定板5来调节其间隙大小。

本实施例中,整个装置主要通过控制料带边缘位置来实现带料高速卷取或对齐的一种集机、电、光、液压于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这里应用光敏纠偏装置2对带材进行横向调节,以光电探测头9为传感器,由外部连接的同步电机完成纠偏功能,光敏纠偏装置2接收的采样信号通过外部电路放大限幅后传入外部单片机A/D口,再经过运算后经过驱动电路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达到纠偏目的。

所述光敏纠偏装置2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T1、第二光敏三极管T2和双路脉冲解调器U,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T1和第二光敏三极管T2均并接在双路脉冲解调器U的输入端,所述双路脉冲解调器U的输出端输出两路信号到显示、控制门电路C,所述显示、控制门电路C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直接接地GND。

本实施例中,双路脉冲解调器U的输出信号分别为U1、U2,为方便说明,将平行转轴6内部的2个光电探测头9放在薄膜输送带的同一边,一个光电探测头靠近薄膜在边外,而另一个光电探测头靠近薄膜在边内,当一个光电探测头下无带料通过而另一个光电探测头下有带料通过时,说明没有发生跑偏现象,这时U1=1,U2=0;当两个光电探测头下都没有带料通过,说明带料偏左,则U1=1,U2=1;当两个光电探测头下都有带料通过时,则带料偏右,这时U1=0,U2=0。

本实施例中,选用2个非接触式光电探测头9来保证纠偏装置的灵敏度,当红外脉冲光投射到光敏三极管上而没有复合材料通过时,则光敏三极管输出的脉冲幅度最大;有复合材料通过时光敏三极管的输出脉冲幅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带料是否跑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