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206发布日期:2019-01-05 00:0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属于轮胎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在经过硫化后,需要通过充气定型装置进行轮胎的充气定型用以检验轮胎质量;目前,轮胎充气定型装置主要由存胎架、装胎机械手、卸胎机械手、升降托盘以及充气夹盘装置等组成;装胎机械手将硫化后的轮胎从存胎架移到升降托盘上,由充气夹盘装置进行充气和放气后,再由卸胎机械手将轮胎从升降托盘移动到输送设备,完成轮胎充气定型作业;在整个充气放气作业过程中,需要两个机械手分别将轮胎从存胎架移到到升降托盘,再由升降托盘移动到输送设备,操作步骤繁琐,整体结构复杂,同时两个机械手需要单独配备专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轮胎充气定型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包括底座、直线滑块轨道、架体、连接轴、转动梁、托架、托盘、气缸、驱动装置、滑块、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和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在底座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架体,在架体上端的前后两侧支架之间设有能转动的转动梁,在转动梁后侧轴端安装有驱动装置,在转动梁的中部安装有呈竖直方向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充气夹盘装置,连接轴的下部设有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在底座上端前后两侧安装有两个贯穿架体的直线滑块轨道,在前后两侧直线滑块轨道的滑块上端安装有托架,托架上端设有升降口,在托架内安装有至少两个气缸,气缸上侧设有能上下穿过升降口的托盘,气缸的伸缩端与托盘之间铰接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包括第二上卡盘、第二充气夹盘组件和第二下卡盘;在连接轴下部设有第二充气夹盘组件,在第二充气夹盘组件上端安装有第二上卡盘,在第二充气夹盘组件下端设有第二下卡盘,第二下卡盘与第二充气夹盘组件之间通过锁紧结构连接。

上述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包括第一上卡盘、第一充气夹盘组件和第一下卡盘;在连接轴上部设有第一充气夹盘组件,在第一充气夹盘组件下端安装有第一上卡盘,在第一充气夹盘组件上端设有第一下卡盘,第一下卡盘与第一充气夹盘组件之间通过锁紧结构连接。

上述在托盘上端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直径尺寸比连接轴的直径尺寸大4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直线滑块轨道驱动托架左右移动,通过气缸驱动托盘上下移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存胎架、装胎机械手、卸胎机械手和升降托盘等结构,大大简化了充气定性装置的组成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作用;同时直线滑块轨道和气缸为现有公知的产品,具有维护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轮胎充气前或放气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胎充气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2直线滑块轨道、3架体、4第一上卡盘、5连接轴、6第一充气夹盘组件、7转动梁、8第二上卡盘、9第二充气夹盘组件、10轮胎、11托架、12第二下卡盘、13托盘、14气缸、15驱动装置、16第一下卡盘、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描述,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均根据说明书附图中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包括底座1、直线滑块轨道2、架体3、连接轴5、转动梁7、托架11、托盘13、气缸14、驱动装置15、滑块2-1、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和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在底座1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架体3,在架体3上端的前后两侧支架之间设有能转动的转动梁7,在转动梁7后侧轴端安装有驱动装置15,在转动梁7的中部安装有呈竖直方向的连接轴5,连接轴5的上部设有第一充气夹盘装置,连接轴5的下部设有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在底座1上端前后两侧安装有两个贯穿架体3的直线滑块轨道2,在前后两侧直线滑块轨道2的滑块2-1上端安装有托架11,托架11上端设有升降口,在托架11内安装有至少两个气缸14,气缸14上侧设有能上下穿过升降口的托盘13,气缸14的伸缩端与托盘13之间铰接连接。

其中直线滑块轨道2、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和第二充气夹盘装置为现有公知产品;使用时,经硫化后的轮胎10从底座1左侧放置到托架11的上端面,驱动直线滑块轨道2,滑块2-1带动托架11上的轮胎10从左侧移动到架体3内,使轮胎10位于连接轴5上的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和第二充气夹盘装置的正下方,此时驱动气缸14,气缸14带动其上端的托盘13通过托架11上端的升降口向上移动,将位于托架11上端的轮胎10向上升起,安装到位于连接轴5下部的第二充气夹盘装置上进行充气,在轮胎10充气的同时驱动气缸14带动托盘13下降;当第二充气夹盘装置上的轮胎10充气完成后,驱动装置15驱动架体3上的转动梁7进行180度转动,将第二充气夹盘装置与第一充气夹盘装置位置倒置,使第二充气夹盘装置位于上部,第一充气夹盘装置位于下部,当第一充气夹盘装置位置上的轮胎10达到放气条件时,气缸14再次带动托盘13向上升起,并位于第一充气夹盘装置的下侧,此时位于第一充气夹盘装置位置上的轮胎10开始放气,放气完成后轮胎10落入到托盘13,气缸14带动托盘13向下移动,与此同时驱动直线滑块轨道2,滑块2-1带动托盘13上的轮胎10向右移动,当轮胎10移动到底座1的最右端且托盘13高于托架11上端时,架体3内左侧的气缸14停止向下驱动,右侧的气缸14继续向下驱动,使托盘13呈现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状态,轮胎10依靠重力向右下方滑动,最终落入到输送设备上,完成轮胎10充气定型作业;通过直线滑块轨道2驱动托架11左右移动,通过气缸14驱动托盘13上下移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存胎架、装胎机械手、卸胎机械手和升降托盘等结构,大大简化了充气定性装置的组成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作用;同时直线滑块轨道2和气缸14为现有公知的产品,具有维护成本低的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上述一种专用轮胎加工的万能空气定型设备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图1、2、3所示,第二充气夹盘装置包括第二上卡盘8、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和第二下卡盘12;在连接轴5下部设有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在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上端安装有第二上卡盘8,在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下端设有第二下卡盘12,第二下卡盘12与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之间通过锁紧结构(未画出)连接。其中在轮胎10充气前,第二下卡盘12放置在托盘13与轮胎10之间,驱动气缸14带动托盘13将第二下卡盘12和轮胎10向上升起,使轮胎10位于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内,其上端的第二上卡盘8从上侧限制轮胎10的位置,下侧的第二下卡盘12通过锁紧结构与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固定连接,从而将轮胎10稳固连接在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上,然后进行充气作业;其中第二上卡盘8、第二充气夹盘组件9、第二下卡盘12和锁紧结构均为现有公知产品。

如图1、2、3所示,第一充气夹盘装置包括第一上卡盘4、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和第一下卡盘16;在连接轴5上部设有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在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下端安装有第一上卡盘4,在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上端设有第一下卡盘16,第一下卡盘16与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之间通过锁紧结构(未画出)连接。其中第一上卡盘4、第一充气夹盘组件6、第一下卡盘16和锁紧结构均为现有公知产品;而且第一充气夹盘装置与第二充气夹盘装置的使用方法相同,起到的作用均为固定轮胎10进行充气和放气作业。

如图1、2、3所示,在托盘13上端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直径尺寸比连接轴5的直径尺寸大40mm。其中连接轴5相较于第一下卡盘16或第二下卡盘12突出的长度部分可以进入到圆形凹槽内,避免连接轴5与托盘13之间发生硬性碰撞,而圆形凹槽直径大于连接轴5直径尺寸40mm,可以方便连接轴5在圆形凹槽内的上下移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