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6036发布日期:2019-04-09 21:4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道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两边滑块的产品只能出产2穴产品,或者用“S”型流道来实现出产4 穴产品(极限)。

现有的模具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流道的长度过长,压力损失大,内部会损耗一部分原材料,生产效率低下,不能实现全自动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模具机构塑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滑块联动杆、顶出装置、顶针底板、联动块、斜导柱和滑块,底板与顶针底板连接,顶针底板与联动块滑动连接,联动块与顶出装置连接,顶针底板与滑块联动杆固定连接,联动块与滑块联动杆连接,滑块联动杆与滑块连接,滑块设有滑孔和连接槽,连接槽设有模腔,滑孔与斜导柱连接,斜导柱连接有顶板,顶出装置连接有流道,流道均匀设有浇口,浇口与连接槽连接,模腔与滑块滑动连接。流道用于进行注塑,通过不同的流道流入到浇口,通过浇口对模腔内部,进行注塑。模腔用于进行直接注塑成型,冷却后得到成品。将模腔通过连接槽来连接模腔,模腔均匀设置在滑块上,可以进行4个或者多个模腔,有利于增加注模的效率。滑块由滑块联动杆带动联动块进行滑动,模腔与滑块进行分离,滑块沿着斜导柱向右运动,模腔与流道被顶出滑块,通过取出模腔和流道,使流道与顶出装置分离。完成自动化注塑,同时进行下一套模腔和流道的安装和注塑,减少了注塑过程中冷却消耗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注塑的效率。顶板用于固定斜导柱,通过带动斜导柱来带动滑块的运动。

进一步,顶出装置包括滑动顶针和顶针板,顶针底板与顶针板连接,顶针板与滑动顶针连接。滑动顶针用于固定流道和浇口,顶针板固定滑动顶针,顶针底板增加顶针板的连接强度,通过顶针底板与顶针板来将滑动顶针进行固定,增加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滑块设有固定条,固定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固定条为一体成型结构,模腔设有设有第二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相匹配。固定条通过横向的第一齿形结构与模腔上设置的第二齿形结构进行连接,增加纵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使模腔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方便模腔与滑块的分离。

进一步,滑块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条连接,限位块与模腔连接。限位块起到了固定模腔的作用,防止模腔下落,增加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底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垫。弹性垫有利于底板的安放平稳,放置在凹凸地面上安放平稳。

进一步,顶板与斜导柱固定连接,顶板带动斜导柱进行上下运动。顶板与斜导柱固定连接来增加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流道用于进行注塑,通过不同的流道流入到浇口,通过浇口对模腔内部,进行注塑。模腔用于进行直接注塑成型,冷却后得到成品。将模腔通过连接槽来连接模腔,模腔均匀设置在滑块上,可以进行4个或者多个模腔,有利于增加注模的效率。滑块由滑块联动杆带动联动块进行滑动,模腔与滑块进行分离,滑块沿着斜导柱向右运动,模腔与流道被顶出滑块,通过取出模腔和流道,使流道与顶出装置分离。完成自动化注塑,同时进行下一套模腔和流道的安装和注塑,减少了注塑过程中冷却消耗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注塑的效率。顶板用于固定斜导柱,通过带动斜导柱来带动滑块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顶出装置包括滑动顶针和顶针板,顶针底板与顶针板连接,顶针板与滑动顶针连接。滑动顶针用于固定流道和浇口,顶针板固定滑动顶针,顶针底板增加顶针板的连接强度,通过顶针底板与顶针板来将滑动顶针进行固定,增加结构稳定性。滑块设有固定条,固定条的上部设有第一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固定条为一体成型结构,模腔设有设有第二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相匹配。固定条通过横向的第一齿形结构与模腔上设置的第二齿形结构进行连接,增加纵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使模腔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方便模腔与滑块的分离。滑块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条连接,限位块与模腔连接。限位块起到了固定模腔的作用,防止模腔下落,增加结构稳定性。底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垫。弹性垫有利于底板的安放平稳,放置在凹凸地面上安放平稳。顶板与斜导柱固定连接,顶板带动斜导柱进行上下运动。顶板与斜导柱固定连接来增加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腔与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槽与固定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滑块联动杆;3-顶出装置;4-顶针底板;5-斜导柱;6- 滑块;7-联动块;8-滑孔;9-连接槽;10-模腔;11-流道;12-浇口;13-顶板; 14-滑动顶针;15-顶针板;16-固定条;17-第一齿形结构;18-第二齿形结构; 19-限位块;20-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产品流道分离模具机构,包括底板1、滑块联动杆2、顶出装置3、顶针底板4、联动块7、斜导柱5和滑块6,底板1与顶针底板4连接,顶针底板4与联动块7滑动连接,联动块7与顶出装置3连接,顶针底板4与滑块联动杆2固定连接,联动块7与滑块联动杆2 连接,滑块联动杆2与滑块6连接,滑块6设有滑孔8和连接槽9,连接槽9设有模腔10,滑孔8与斜导柱5连接,滑块6由滑块联动杆2带动联动块7进行滑动,模腔10与滑块6进行分离,滑块6沿着斜导柱5向右运动,模腔10与流道11被顶出滑块6,通过取出模腔10和流道11,使流道11与顶出装置3分离,完成自动化注塑,同时进行下一套模腔10和流道11的安装和注塑,减少了注塑过程中冷却消耗大量的时间,增加了注塑的效率。斜导柱5连接有顶板 13,顶板13用于固定斜导柱5,通过带动斜导柱5来带动滑块6的运动。顶出装置3连接有流道11,流道11均匀设有浇口12,流道11用于进行注塑,通过不同的流道11流入到浇口12,通过浇口12对模腔10内部,进行注塑。浇口 12与连接槽9连接,模腔10与滑块6滑动连接。模腔10用于进行直接注塑成型,冷却后得到成品。将模腔10通过连接槽9来连接模腔10,模腔10均匀设置在滑块6上,可以进行4个或者多个模腔10,有利于增加注模的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模具机构塑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顶出装置3包括滑动顶针14和顶针板15,顶针底板4与顶针板15连接,顶针板15与滑动顶针14连接。滑动顶针14用于固定流道11和浇口12,顶针板15固定滑动顶针14,顶针底板4增加顶针板15的连接强度,通过顶针底板4与顶针板15来将滑动顶针14进行固定,增加结构稳定性。滑块6 设有固定条16,固定条16的上部设有第一齿形结构17,第一齿形结构17与固定条16为一体成型结构,模腔10设有设有第二齿形结构18,第一齿形结构17 与第二齿形结构18相匹配。固定条16通过横向的第一齿形结构17与模腔10 上设置的第二齿形结构18进行连接,增加纵向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使模腔10 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方便模腔10与滑块6的分离。2滑块6设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与固定条16连接,限位块19与模腔10连接。限位块19起到了固定模腔10的作用,防止模腔10下落,增加结构稳定性。底板1的底部设有弹性垫20。弹性垫20有利于底板1的安放平稳,放置在凹凸地面上安放平稳。顶板 13与斜导柱5固定连接,顶板13带动斜导柱5进行上下运动。顶板13与斜导柱5固定连接来增加结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