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613发布日期:2019-03-22 19:1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在IMD模内注塑工艺中,常见的开模方式为:普通成型与压料成型两种方式,普通成型方式需要开发两套模具,即成型模与注塑模,压料成型方式需要开发三套模具,即成型模、切边模与注塑模。

2.5D类产品是指一类带有弧面的注塑产品,由于这类产品成型时易起皱,通常成型后有余料,需要进行切边,因此其注塑工艺采用压料成型的方式,需要开发成型模、切边模与注塑模三套模具,工艺复杂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针对2.5D造型类产品对注塑模具进行优化,可取消切边模的设计,将产品的开模方式由压料成型转化为普通成型,降低模具的开发成本,无需切边,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母模仁内形成有供放入片材并成型2.5D产品的弧形型腔,所述母模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的定位滑块,所述母模仁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滑块滑动配合的母滑槽,所述定位滑块包括与所述母模仁相应端的外侧面相抵靠的抵挡部、与对应的所述母滑槽相嵌设的嵌设部以及向所述弧形型腔内水平延伸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滑块的上端凸起设置于所述母模仁相应端的端面上,所述公模仁上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滑块上端的凸起部分相嵌设的公滑槽。

所述定位滑块的抵挡部、嵌设部和定位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抵挡部和所述嵌设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母模仁相应端的外端沿相卡设的第一台阶,所述嵌设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形成有与相应的所述母滑槽相卡设的第二台阶。

所述母滑槽为一端具有开口的滑槽,所述母滑槽的此开口设置在所述母模仁相应端的外端沿上。

所述定位部向所述弧形型腔内水平延伸0.5~1mm。

所述母模仁的一侧上也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的所述定位滑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在母模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的定位滑块,可人工将平面的片材(其长度由折弯的2.5D产品作等长精确计算得到)折弯放入弧形型腔内,通过定位滑块的定位部抵挡在片材的上方,实现片材的定位,使得片材不会从弧形型腔内滑出,再通过公模仁与母模仁的相互配合,在注塑成型的同时实现片材的折弯,直接由平面片材注塑成型得到2.5D类注塑产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针对2.5D 造型类产品对注塑模具进行优化,可取消切边模的设计,将产品的开模方式由压料成型转化为普通成型,降低模具的开发成本,无需切边,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母模仁的一侧上也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的所述定位滑块,即母模仁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滑块,可实现对片材的三点定位,对片材进行更加精准地定位,有利于片材后续的注塑成型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母模仁与定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公模仁 1 弧形成型部 11

公滑槽 12 母模仁 2

弧形型腔 21 母滑槽 22

定位滑块 3和3’ 抵挡部 31

嵌设部 32 定位部 33

片材 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模仁1和母模仁2,母模仁2内形成有供放入片材并成型2.5D产品的弧形型腔21,公模仁1具有与弧形型腔21相配合的弧形成型部11。本实用新型中,母模仁2与公模仁1的结构为本领域的公知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母模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10 的定位滑块3,母模仁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定位滑块 3滑动配合的母滑槽22,母滑槽22为一端具有开口的滑槽,母滑槽 22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母滑槽22的此开口设置在母模仁2相应端的外端沿上。

定位滑块3包括一体成型的与母模仁相应端的外侧面相抵靠的抵挡部31、与对应的母滑槽22相嵌设的嵌设部32以及向弧形型腔 21内水平延伸的定位部33。抵挡部31、嵌设部32和定位部33的上端面相平齐,抵挡部31的厚度大于嵌设部32的厚度,使得抵挡部 31和嵌设部32之间形成有与母模仁2相应端的外端沿相卡设的第一台阶,嵌设部32的厚度大于定位部33的厚度,使得嵌设部32和定位部33之间形成有与相应的母滑槽22的封闭端相卡设的第二台阶。抵挡部31的宽度大于嵌设部32和定位部33的宽度,使得定位滑块 3的上端截面呈T型。定位滑块3的上端凸起设置于母模仁2相应端的端面上,公模仁1的两端上开设有与对应的定位滑块3(的嵌设部 32和定位部33)上端的凸起部分相嵌设的公滑槽12,使得定位滑块 3能够在公模仁1和母模仁2之间滑动自如。定位部33向弧形型腔 21内水平延伸0.5~1mm,用于抵挡片材10。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在母模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10的定位滑块3,通过其嵌设部32与对应的母滑槽22的嵌设配合,可实现定位滑块3 在母滑槽22内的滑动,从而调整定位部33向弧形型腔21内延伸的长度;通过其抵挡部31与母模仁2相应端的外侧面相抵靠,从而限制定位部33向弧形型腔21内水平延伸的最大长度。注塑成型时,可人工将平面的片材10(其长度由折弯的2.5D产品作等长精确计算得到)折弯放入弧形型腔21内,通过定位滑块3的定位部33抵挡在片材10的上方,实现片材10的定位,使得片材10不会从弧形型腔21 内滑出,再通过公模仁1与母模仁2的相互配合,在注塑成型的同时实现片材10的折弯,直接由平面的片材10注塑成型得到2.5D类注塑产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2.5D产品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针对2.5D 造型类产品对注塑模具进行优化,可取消切边模的设计,将产品的开模方式由压料成型转化为普通成型,降低模具的开发成本,无需切边,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母模仁2的一侧上也设置有用于定位片材10的定位滑块3’,此定位滑块3’的结构与母模仁2两端的定位滑块3的结构相同,母模仁2对应此侧的上端面上也开设有与定位滑块3’的嵌设部相嵌设的母滑槽,这样,母模仁2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滑块3和3’,可实现对片材10的三点定位,对片材10进行更加精准地定位,有利于片材10后续的注塑成型过程。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