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橡胶专用捏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5436发布日期:2019-09-29 17:3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氟橡胶专用捏炼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捏炼机,特别是一种氟橡胶专用捏炼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包括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的捏炼室壳体,在捏炼室壳体内部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转子,其中主动转子的轴端自捏炼室壳体的内部伸出并与电机、减速器组成的旋转驱动机构相接,捏炼室壳体接翻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可带动转子转动,完成捏炼过程。翻转驱动机构可在捏炼后带动捏炼室壳体转动一定角度,使捏炼室壳体的上口朝下,便于倒料。每个转子的轴均有中心孔,该中心孔通过旋转接头和管路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相接,转子外侧表面分布有两个螺旋式凸棱。在捏炼室壳体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方向移动的封堵捏炼室壳体上口的上顶栓。这种结构的捏炼机由于两个螺旋式凸棱的旋向一致,胶料在捏炼室内的搅拌捏炼效果不理想,各转子和捏炼室壳体的冷却不均匀,导致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捏炼效果、各部件冷却效果好、各部件温度均匀一致、提高胶料质量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

本实用新型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捏炼室壳体,在捏炼室壳体内腔设有一对转子,其中主动转子的轴端自捏炼室壳体的内腔伸出并与旋转驱动机构相接,捏炼室壳体接翻转驱动机构,每个转子的轴均有中心孔,该中心孔通过旋转接头和管路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相接,转子外侧表面分布有两个螺旋式凸棱,在捏炼室壳体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方向移动的上顶栓;所述的转子外侧分布的凸棱包括右旋凸棱和左旋凸棱,在右旋凸棱内有右旋内腔,在左旋凸棱内有左旋内腔,在转子轴上有凸棱部分的直径大于无凸棱部分的直径;在转子轴的中心孔内通过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固定有中心管,中心管的外侧形成间隙,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中心管的外侧形成环形腔,在转子轴上位于第一卡环的两侧和第二卡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径向孔、第四径向孔、第二径向孔和第一径向孔,中心管的内腔通过中心孔、第一径向孔、左旋内腔、第二径向孔、环形腔、第四径向孔、右旋内腔、第三径向孔与间隙相连通。

所述的捏炼室壳体内腔中分布有间隔设置的隔板,各隔板将捏炼室壳体的内腔分割成折返状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由于转子外侧的两个螺旋式凸棱为不同旋向,即一右旋一左旋,一对转子在转动时对胶料的捏炼搅拌更加充分,明显提高了捏炼效果。由于转子内部的冷却介质通道和捏炼室壳体内部的冷却通道分布广泛均匀,不担提高了冷却效果,而且各部温度均匀一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捏炼室壳体内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转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捏炼室壳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捏炼室壳体1,在捏炼室壳体1内腔设有一对转子,其中主动转子的轴端自捏炼室壳体1的内腔伸出并与旋转驱动机构2相接,捏炼室壳体1接翻转驱动机构3,每个转子的轴均有中心孔,该中心孔通过旋转接头和管路与冷却液供给装置相接,转子外侧表面分布有两个螺旋式凸棱,在捏炼室壳体1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方向移动的上顶栓。转子外侧分布的凸棱包括右旋凸棱8和左旋凸棱10,在右旋凸棱8内有右旋内腔18,在左旋凸棱10内有左旋内腔20,在转子轴5上有凸棱部分的直径大于无凸棱部分的直径,形成粗径矮棱式结构。在转子轴5的中心孔11内通过第一卡环12和第二卡环24固定有中心管14,中心管14的外侧形成间隙13,在第一卡环12和第二卡环24之间中心管14的外侧形成环形腔25,在转子轴5上位于第一卡环12的两侧和第二卡环2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径向孔17、第四径向孔19、第二径向孔16和第一径向孔15,中心管14的内腔通过中心孔11、第一径向孔15、左旋内腔20、第二径向孔16、环形腔25、第四径向孔19、右旋内腔18、第三径向孔17与间隙13相连通。中心孔11和中心管14的端头通过多路旋转接头与供冷却液装置相接。

捏炼室壳体1内腔中分布有间隔设置的隔板23,各隔板23将捏炼室壳体1的内腔分割成折返状的通道,该通道两端分别有与管路连接的进口21和出口22。

本实用新型的氟橡胶专用捏炼机,由于转子外侧的两个螺旋式凸棱为不同旋向,即一右旋一左旋,一对转子在转动时对胶料的捏炼搅拌更加充分,明显提高了捏炼效果。由于转子内部的冷却介质通道和捏炼室壳体内部的冷却通道分布广泛均匀,不担提高了冷却效果,而且各部温度均匀一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