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5951发布日期:2019-03-27 10:24阅读:1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三辊压光机是塑料片板材生产线上的关键部件,当经前道挤出机、换网器、模头等挤出熔融状态的物料在经过三辊压光机压合后才能成型为塑料片板材,它主要控制着片板材制品的厚度和表面品质。常规的三辊压光机由三辊机架、移动导轨、前移动轮系、后轮系、上辊筒、中辊筒、下辊筒、及上中下辊筒的驱动减速电机、滑动轴承座、固定轴承座、直线导轨、上辊开合丝杆升降机、下辊开合丝杆升降机、还有驱动丝杆升降机的交流电机、微调器等组成。这种由人工点动交流电机驱动丝杆升降机来调节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存在好多不足之处,当换做不同厚度制品时调节非常麻烦,譬如工人要多次点动交流电机,使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带着装在滑动轴承座的辊筒上移或下移,辊筒间隙大小又要工人去用铜塞尺去测量,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多次才能把辊筒间隙调整到设定的尺寸,辊筒间隙调整到设定的尺寸后,又要工人用手去摇动微调器手轮,使微调器顶死滑动轴承座,这样辊筒间隙尺寸才可保持不变,这种调辊筒间隙非常耗时,这样会产生的很多不合格制品,工人操作又累又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它可以自动、精确地调整辊筒间隙,在换做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时操作非常方便,极大缩短了调机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

压光机,它包括:

三辊压光机本体,所述三辊压光机本体包括机体、上辊轴承座、中辊轴承

座和下辊轴承座,所述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分别滑配在机体上,所述中辊轴承座固定在机体上;

两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一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与所述上辊轴承座相连,另一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与所述下辊轴承座相连,以便通过压辊开合驱动装置驱动与之相连的上辊轴承座或下辊轴承座移动,以调整上辊轴承座和中辊轴承座之间或下辊轴承座与中辊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两个直线位移传感器,一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中辊轴承座的朝向上辊轴承座的端部,以便其用于将上辊轴承座相对于中辊轴承座的位移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另一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中辊轴承座的朝向下辊轴承座的端部,以便其用于将下辊轴承座相对于中辊轴承座的位移转换为第二电信号;

控制器,两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和两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便控制器根据第一电信号控制与所述上辊轴承座相连的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和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电信号控制与所述下辊轴承座相连的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压辊开合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和伺服电机,所述丝杆升降机与所述上辊轴承座或下辊轴承座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杆升降机的输入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为光栅尺。

进一步为了方便光栅尺的安装,所述中辊轴承座的朝向上辊轴承座的端部和朝向下

辊轴承座的端部均设置有光栅尺安装支架,所述光栅尺安装在相应的光栅尺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为了防止上辊与中辊碰撞或下辊与中辊碰撞,所述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与中辊轴承座之间的间隙的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上均设置有导槽,所述上辊轴承座通过其导槽与上导轨的配合滑配在上导轨上,所述下辊轴承座通过其导槽与下导轨的配合滑配在下导轨上。

进一步为了方便机体的移动,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导轨、轮系和轮系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导轨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轮系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底端,且所述轮系作用在移动导轨上,所述轮系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轮系相连,以便通过轮系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轮系旋转,进而使得机体沿移动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换做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时,在控制器上设定好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的数值,控制器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实时反馈的位移值控制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进而达到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光栅尺、控制器和伺服电机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来自动调整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精确度高;本实用新型在换做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时操作非常方便,极大缩短了调机时间,大大降低了制品的不合格率,并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不安全因素,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它包括:

三辊压光机本体,所述三辊压光机本体包括机体1、上辊轴承座2、中辊轴承

座3和下辊轴承座4,所述上辊轴承座2和下辊轴承座4分别滑配在机体1上,所述中辊轴承座3固定在机体1上;所述上辊轴承座2上可旋转地支承有上辊,所述中辊轴承座3上可旋转地支承有中辊,所述下辊轴承座4上可旋转地支承有下辊。

两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一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与所述上辊轴承座2相连,另一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与所述下辊轴承座4相连,以便通过压辊开合驱动装置驱动与之相连的上辊轴承座2或下辊轴承座4移动,以调整上辊轴承座2和中辊轴承座3之间或下辊轴承座4与中辊轴承座3之间的距离;

两个直线位移传感器,一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中辊轴承座3的朝向上辊轴承座2的端部,以便其用于将上辊轴承座2相对于中辊轴承座3的位移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另一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中辊轴承座3的朝向下辊轴承座4的端部,以便其用于将下辊轴承座4相对于中辊轴承座3的位移转换为第二电信号;

控制器,两个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和两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便控制器根据第一电信号控制与所述上辊轴承座2相连的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和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电信号控制与所述下辊轴承座4相连的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

如图1、2所示,所述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51和伺服电机52,所述丝

杆升降机51与所述上辊轴承座2或下辊轴承座4相连,所述伺服电机52与所述丝杆升降机51的输入轴相连。

如图1~3所示,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为光栅尺6。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光栅尺6测量长度为50mm,分辨率为1μm,准确度为±1μm,工作电压为5v-,输出信号为差分信号。光栅尺是利用导电塑料轨与稀土金属多指接触片,将直线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数量相对应移动的距离,脉冲频率则反应了运动速度。具体地,辊筒间隙的变化通过光栅尺6输出的脉冲信号接入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2的控制器,伺服电机52的编码器对伺服电机52所转的圈数进行记录后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误差补偿法调整脉冲发送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再加上原点等信号输入来完成位置的精确控制,光栅尺6、控制器和伺服电机52构成闭环控制,这样只要在控制器上设定好辊筒间隙的数值,本实用新型就会自动把辊筒间隙调整到设定值,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闭环控制方法以及误差补偿法均为现有技术,不涉及方法的改进。

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光栅尺6的安装,所述中辊轴承座3的朝向上辊轴承座2

的端部和朝向下辊轴承座4的端部均设置有光栅尺安装支架7,所述光栅尺6安装在相应的光栅尺安装支架7上。

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上辊与中辊碰撞或下辊与中辊碰撞,所述上辊轴承座和下

辊轴承座4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与中辊轴承座3之间的间隙的限位块8。

如图1~3所示,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所述上辊轴承座2和下辊轴承座4上均设置有导槽,所述上辊轴承座2通过其导槽与上导轨11的配合滑配在上导轨11上,所述下辊轴承座4通过其导槽与下导轨12的配合滑配在下导轨12上。

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机体1的移动,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三辊压光机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导轨91、轮系92和轮系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导轨9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轮系92安装在所述机体1的底端,且所述轮系92作用在移动导轨91上,所述轮系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轮系92相连,以便通过轮系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轮系92旋转,进而使得机体1沿移动导轨9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系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93和减速机94,所述驱动电机93的输出轴所述减速机94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轮系92的中心轴相连。

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换做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时,在控制器上设定好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的数值,控制器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实时反馈的位移值控制压辊开合驱动装置动作,进而达到自动调整辊筒间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光栅尺6、控制器和伺服电机52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来自动调整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精确度高;本实用新型在换做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时操作非常方便,极大缩短了调机时间,大大降低了制品的不合格率,并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不安全因素,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