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211发布日期:2019-04-30 18:1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叠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即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塑料产品的需要迅速增加,对注塑生产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需要,单面多腔模具应运而生。单面多腔模具在一个分型面上设置多个相同型腔,在一次开合模过程可生产多个塑料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面多腔模具也存在一些不足。随着分型面上型腔数量的增加,前后模之间的锁模力迅速上升,需要选配锁模力更大的注塑机,造成设备成本的大幅增加。特别地,大型注塑件,如汽车板件之类产品,其单腔制造时的锁模力就很大,若采用单面多腔模具进行制造,其锁模力的增加值十分显著,设备成本与制造难度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层注塑模具,采用层叠式型腔分布结构,有效地降低了锁模力的增加值与注塑机的选配要求,具有一模多穴的优点而满足大型注塑件的快速高效生产的需要,生产成本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包括:

模架,包括前模、至少一个中间模、后模,所述前模、所述中间模与所述后模依次层叠合模而于相邻两者之间形成型腔;

浇注系统,用于分别流体连通所述型腔与注塑机喷嘴;

同步开合模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型腔的同步开合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间模包括层叠固定的中后模板与中前模板,所述中后模板用于与所述前模或相邻中间模的中前模板层叠合模,所述中前模板用于与所述后模或相邻中间模的中后模板层叠合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系统包括复数个依次流体连通的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前模、所述中间模与所述后模的相邻两者之间的型腔流体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流道板与所述型腔之间、相邻的热流道板之间分别通过针阀热嘴实现流体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与分别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复数个传动齿条,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中间模上,所述复数个传动齿条分别沿开模方向延伸并一一对应地固连于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层注塑模具还包括复数个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与所述型腔一一对应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层注塑模具还包括承载导向机构,用于实现对所述中间模的结构承载与运动导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导向机构包括方导柱,所述方导柱固定于所述前模或所述后模上,所述中间模可沿开模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于所述方导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导向机构包括复数个相互平行的圆导柱,所述圆导柱固定于所述前模或所述后模上,所述前模的圆导柱与所述后模的圆导柱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结构,所述中间模可沿开模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于所述圆导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层注塑模具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模与所述中间模的拖链,所述中间模的液电管线设置于拖链内而运动地接引于所述前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以前模、中间模与后模依次层叠合模而于相邻两者之间形成型腔,多个型腔沿模架的开合模方向层叠式分布,从而降低锁模力的增加值与注塑机的选配要求,以较小的锁模力增加值与普通注塑机即可实现一模多穴的功能,满足大型注塑件的快速高效生产的需要,设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具有显著的生产成本优势;

(2)以浇注系统实现各型腔与注塑机喷嘴的流体流通,保持塑料熔体对各型腔的流体填充;

(3)以同步开合模机构而实现各型腔的同步开合模,使塑件在各型腔中的停留时间相等而保证收缩一致,从而保证塑件质量一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合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中间模的第一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层注塑模具的中间模的第二侧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叠层注塑模具,0100-模架,0110-前模,0111-前模固定板,0112-前模板,0120-中间模,0121-中后模板,0122-中前模板,0123-导向孔,0130-后模,0131-后模固定板,0132-后模板,0200-浇注系统,0210-热流道板,0220-针阀热嘴,0300-同步开合模机构,0310-主动齿轮,0320-传动齿条,0400-顶出机构,0500-承载导向机构,0510-方导柱,0520-圆导柱,0600-拖链,0700-型腔,0710-第一腔侧,0720-第二腔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叠层注塑模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叠层注塑模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叠层注塑模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叠层注塑模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叠层注塑模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结合参阅图1~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叠层注塑模具1000,该叠层注塑模具1000包括模架0100、浇注系统0200与同步开合模机构0300,采用层叠式型腔分布结构,以较小的锁模力增加值实现一模多穴的功能,满足大型注塑件的快速高效生产的需要。

模架0100包括前模0110、中间模0120与后模0130,用于形成层叠式的一模多穴结构。前模0110、中间模0120与后模0130依次层叠合模,从而前述数者中的相邻两者之间形成型腔0700,每一型腔0700即为一模多穴中的一穴。可以理解,模架0100具有至少两个型腔0700。沿分型面,每一型腔0700被分为第一腔侧0710与第二腔侧0720。

其中,中间模012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的一次出模产品的数量决定,可为一至复数个。当中间模0120为复数个时,前模0110、复数个中间模0120、后模0130依次层叠合模,前模0110与相邻的中间模0120、复数个中间模0120彼此之间、后模0130与相邻的中间模0120之间分别形成型腔0700,实现一模多穴目的。

其中,前模0110与后模0130分别安装于注塑机上。前模0110于注塑机上保持静止,而后模0130发生相对于前模0110的运动。可以理解,当叠层注塑模具1000开模时,后模0130相对于中间模0120、中间模0120相对于与其合模的前模0110或中间模0120,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型。

示范性地,前模0110包括层叠固定的前模固定板0111与前模板0112。前模固定板0111安装于注塑机上,前模板0112与相邻的中间模0120之间形成型腔0700及用于分型的分型面。

请结合参阅图4与图6,示范性地,前模0110具有第一腔侧0710,相邻的中间模0120具有第二腔侧0720。示范性地,前模固定板0111与前模板0112之间可形成腔体,用于容置如连接管线等功能件。

示范性地,后模0130包括层叠固定的后模固定板0131与后模板0132。后模固定板0131安装于注塑机上,后模板0132与相邻的中间模0120之间形成型腔0700及用于分型的分型面。

请结合参阅图5与图7,示范性地,后模0130具有第二腔侧0720,相邻的中间模0120具有第一腔侧0710。示范性地,后模固定板0131与后模板0132之间可形成腔体,用于容置如连接管线等功能件。

示范性地,中间模0120包括层叠固定的中后模板0121与中前模板0122。其中,中后模板0121用于与前模0110或相邻的中间模0120的中前模板0122层叠合模,中前模板0122用于与后模0130或相邻的中间模0120的中后模板0121层叠合模。

示范性地,中后模板0121具有第二腔侧0720,中前模板0122具有第一腔侧0710。示范性地,中后模板0121与中前模板0122之间可形成腔体,用于容置如连接管线等功能件。

浇注系统0200用于分别流体连通型腔0700与注塑机喷嘴。其中,浇注系统0200又叫流道系统,具有流体流道而实现塑料熔体自注塑机喷嘴至型腔0700的流体输送。可以理解,浇注系统0200的流体流道与各个型腔0700均保持连通,保证流体输送同步。

浇注系统0200的实现方式众多。请参阅图3,示范性地,浇注系统0200包括复数个依次流体连通的热流道板0210。其中,热流道板0210一一对应地与前模0110、中间模0120与后模0130的相邻两者之间的型腔0700流体连通。换言之,每一热流道板0210用于保证一层的型腔0700的塑料熔体供给。

示范性地,热流道板0210可分别设置于前模0110、中间模0120或后模0130中。例如,前模固定板0111与前模板0112之间可设置一热流道板0210;又如,中后模板0121与中前模板0122之间可设置一热流道板0210;再如,后模固定板0131与后模板0132之间可设置一热流道板0210。

示范性地,热流道板0210与型腔0700之间、相邻的热流道板0210之间分别通过针阀热嘴0220实现流体连通。可以理解,一热流道板0210与一型腔0700之间可设置复数个针阀热嘴0220,实现多端注射。

同步开合模机构0300用于实现型腔0700的同步开合模,使塑件在各型腔0700中的停留时间相等而保证收缩一致,从而保证塑件质量一致。换言之,在同步开合模机构0300的驱动下,各分型面同时分型。

同步开合模结构的实现方式众多,示范性地,同步开合模机构0300包括主动齿轮0310与分别啮合于主动齿轮0310上的复数个传动齿条0320,主动齿轮0310设置于中间模0120上,复数个传动齿条0320分别沿开模方向延伸并一一对应地固连于前模0110与后模0130上。示范性地,传动齿条0320的数量为二。

开模过程,主动齿轮0310主动旋转,驱动复数个传动齿条0320同步直线运动。每一传动齿条0320驱动与其连接的前模0110或后模0130直线运动,使各个型腔0700的分型面同步分型。示范性地,主动齿轮031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源。驱动源的种类众多,包括旋转电机、回转泵等类型。

示范性地,叠层注塑模具1000还包括复数个顶出机构0400,顶出机构0400与型腔0700一一对应地设置。换言之,每一顶出机构0400用于将一塑胶制件自一型腔0700中顶出。顶出机构0400的实现方式众多,包括伸缩缸、电推杆等类型。

示范性地,叠层注塑模具1000还包括承载导向机构0500。当叠层注塑模具1000开模分型时,中间模0120在同步开合模机构0300的驱动下脱离前模0110与后模0130,由承载导向机构0500实现结构承载与运动导向,保证中间模0120的结构可靠与运动精确。

承载导向机构0500的实现方式众多,示范性地,承载导向机构0500包括方导柱0510。其中,方导柱0510固定于前模0110或后模0130上,中间模0120可沿开模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于方导柱0510上。示范性地,方导柱0510具有直角梯形外轮廓,承载能力与导向作用更为理想。

示范性地,承载导向机构0500包括复数个相互平行的圆导柱0520。其中,圆导柱0520固定于前模0110或后模0130上,由前模0110与后模0130共同提供承载支持。其中,前模0110的圆导柱0520与后模0130的圆导柱0520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结构,使载荷分配更为均匀。中间模0120可沿开模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于圆导柱0520上,得到运动承载与导向。示范性地,中间模0120具有导向孔0123,用于与圆导柱0520形成轴孔运动配合。

示范性地,叠层注塑模具1000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前模0110与中间模0120的拖链0600,中间模0120的液电管线设置于拖链0600内而运动地接引于前模0110。其作用至少在于,防止液电管线于频繁的开合模过程遭受挤压损害,管线排布有序而提升检修排查的便利性,且运动式接引可有效保证于开合模过程的液电管线动态连接与线路长度精确,避免发生拉扯泄漏或缠绕。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