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5344发布日期:2019-07-06 11:0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风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塑料产品正在逐步替代木质、金属质产品,塑料产品主要以塑料颗粒为材料经过注塑、吹塑等工艺制成。在塑料颗粒制备过程中,将原料投入熔融挤出机后,塑料条进入盛有水的冷却槽中进行冷却后,进入切粒机中切成颗粒。进入切粒机中的塑料条上自带有过多的水分,直接进入切粒机后,过多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切粒机的使用,同时缩短切粒机的寿命。

现有的塑料条在进入切粒机前需要进行风干,采用直吹式的结构,风机通过管路直接吹在塑料条上,风干效率低,无法彻底清除塑料条表面尤其是下表面的残留水分,影响后续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具有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对塑料条的上下表面进行风干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包括鼓风机、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相通的通风管、设于所述通风管的顶端且与所述通风管相通的吹风罩以及设于所述吹风罩下方的集水槽;所述吹风罩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出风口组,所述集水槽内在出风口组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集水槽内位于两个所述导向组件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导向组件相互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叶片,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面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转轴与塑料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吸水海绵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塑料条经过出风口组的下方时,鼓风机产生的气流将直接吹在塑料条上,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吹落,从而有助于塑料条表面的干燥;气流进入集水槽内将由集水槽的前后两端向中间汇集后向上吹出,气流作用到叶片上使得转轴转动,从而使吸水海绵与塑料条接触并吸收塑料条表面的水分,且吸水海绵间隙性与塑料条进行抵接,将使塑料条出现上下抖动,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抖落;同时,向上吹出的风将再次作用到塑料条上,对风能进行再次利用。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水槽内壁的辊轴,所述辊轴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限制塑料条的环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在对塑料条导向的过程中,通过环形槽可将多条塑料条分隔开来,这样气流将更好的作用在各条塑料条上,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吹落。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内滑移连接有供辊轴安装的导块,所述导向柱的顶部与所述导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块与导向柱的滑移配合,使得辊轴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弹簧克服部分塑料条的压力,使吸水海绵抵接着塑料条上下抖动将更加的容易,从而使塑料条上下摆动的幅度更大,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抖落下来;同时,辊轴随着塑料条一起上下运动,减少塑料条从环形槽内脱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辊轴位于所述环形槽处的横截面为凸轮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辊轴的旋转,塑料条将环形槽内进行上下运动,这样有利于塑料条上附着的水分抖落下去,进而使塑料条表面的风干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板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从出风口组吹出的风沿着弧形板的底面流动,最终前后两端的风汇聚后向上吹出,再次吹到塑料条上,对风能进行再次利用。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板设置有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集水槽槽底的中部,所述导风板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截面为人字形;所述转轴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风板使得沿着弧形板的风顺着导风板继续吹向塑料条,减少前后两股气流在集水槽中部相遇后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且气流能够更好的作用到叶片上,使得吸水海绵抵接着塑料条也能更好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板与所述导风板之间开设有排水孔,所述集水槽的底板位于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所述导风板之间留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条表面的水分在风力和抖动的作用下滴落到集水槽内,通过排水孔可将集水槽内的水排放出去;引流板可对风进行引导,减少风从排水孔中吹出,减少风能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叶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集水槽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叶片使得风更好的作用在其上,使得叶片的转动更加容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塑料条经过出风口组的下方时,鼓风机产生的气流将直接吹在塑料条上,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吹落,从而有助于塑料条表面的干燥;气流进入集水槽内将由集水槽的前后两端向中间汇集后向上吹出,气流作用到叶片上使得转轴转动,从而使吸水海绵与塑料条接触并吸收塑料条表面的水分,且吸水海绵间隙性与塑料条进行抵接,将使塑料条出现上下抖动,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抖落;同时,向上吹出的风将再次作用到塑料条上,对风能进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吹风罩与集水槽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鼓风机;2、通风管;3、吹风罩;4、集水槽;5、出风口组; 61、辊轴;62、环形槽;63、导向柱;64、导块;65、弹簧;7、转轴;8、叶片;9、吸水海绵;10、导风板;11、排水孔;12、引流板;13、冷却水槽;1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塑料条表面的风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鼓风机1、通风管2和吹风罩3,其中,通风管2与鼓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通,吹风罩3位于通风管2的顶端且与通风管2相连通;吹风罩3为中空的新月形箱体,且吹风罩3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开有出风口组5,出风口组5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塑料条在冷却水槽13内通过水冷却后将经过出风口组5的下方,鼓风机1产生的气流将直接吹在塑料条上,从而将塑料条表面的水吹落,有助于塑料条表面的干燥。

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4,机架14上安装有集水槽4,集水槽4位于吹风罩3的下方,且集水槽4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长度大于吹风罩3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长度;气流进入集水槽4内将由集水槽4的前后两端向中间汇集后向上吹出,向上吹出的风将再次作用到塑料条上,对风能进行再次利用。集水槽4的底板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有利于从出风口组5吹出的风沿着弧形板的底面流动,最终前后两端的风汇聚后向上吹出,再次吹到塑料条上。

集水槽4内在出风口组5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导向组件,两个导向组件分别位于集水槽4的前后两端;导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集水槽4上的辊轴 61,辊轴 6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限制塑料条的环形槽62,辊轴 61在对塑料条导向的过程中,通过环形槽62可将多条塑料条分隔开来,这样气流将更好的作用在各条塑料条上,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吹落。

集水槽4的内壁固定有竖直的导向柱63,导向柱63内滑移连接有导块64,导块64供辊轴 61的端部转动连接,导块64与导向柱63的滑移配合,使得辊轴 61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导向柱63与导块64之间安装有弹簧65,弹簧65竖直设置,且弹簧6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柱63的顶部与导块64上,通过弹簧65克服部分塑料条的压力。辊轴 61位于环形槽62处的横截面为凸轮形,随着辊轴 61的旋转,塑料条将环形槽62内进行上下运动,这样有利于塑料条上附着的水分抖落下去,进而使塑料条表面的风干效果更佳。

集水槽4内位于两个辊轴 61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辊轴 61相互平行的转轴7,转轴7的圆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叶片8,叶片8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叶片8的弯曲方向与集水槽4内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弧形的叶片8使得风更好的作用在叶片8上,使得叶片8的转动更加容易;叶片8远离转轴7的端面固定有吸水海绵9,转轴7与塑料条之间的距离小于转轴7与吸水海绵9之间的距离。

气流作用到叶片8上使得转轴7转动,从而使吸水海绵9与塑料条接触并吸收塑料条表面的水分,且吸水海绵9间隙性与塑料条进行抵接,将使塑料条出现上下抖动,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抖落;同时,弹簧65在吸水海绵9抵接着塑料条上下抖动更加容易,从而使塑料条上下摆动的幅度更大,有利于将塑料条表面的水抖落下来;且辊轴 61随着塑料条一起上下运动,减少塑料条从环形槽62内脱离的情况。

集水槽4的底板安装有垂直于塑料条前进方向的导风板10,导风板10位于集水槽4槽底的中部,导风板10在塑料条前进方向的截面为人字形;转轴7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风板10的两侧。通过导风板10使得沿着弧形板的风顺着导风板10继续吹向塑料条,减少前后两股气流在集水槽4中部相遇后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且气流能够更好的作用到叶片8上,使得吸水海绵9抵接着塑料条也能更好的转动。

集水槽4的底板与导风板10之间开设有排水孔11,集水槽4的底板位于排水孔11处一体成型有向上弯曲的引流板12,引流板12与导风板10之间留有间隙,塑料条表面的水分在风力和抖动的作用下滴落到集水槽4内,通过排水孔11可将集水槽4内的水排放出去,从而减少集水槽4内造成水量堆积;引流板12可对风进行引导,减少风从排水孔11中吹出,减少风能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