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642发布日期:2019-06-29 01:11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冷却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对塑料产品的变形,收缩乃至尺寸有时候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水路是每个模具设计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冷却机构。此套模具产品如图1所示为半球形产品,正常水路无法达到冷却效果,本模具冷却机构采用环形槽与冷却水井相结合的环形水路来冷却该产品,实践检验冷却效果很好。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冷却机构,包括A板、B板和动模镶件。

其技术要点是:

定模侧在A板上设置多条第一C形水路。在每个第一C形水路的下方全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冷却水井,第一冷却水井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每个第一C形水路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第一进水路和第一出水路。第一进水路和第一出水路穿出A板。

动模侧在动模镶件上设置多条第二C形水路。在每个第二C形水路的上方全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冷却水井,第二冷却水井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每个第二C形水路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第二进水路和第二出水路。第二进水路和第二出水路穿出B板。

动模镶件设在A板的下方。

动模镶件固定设在B板的上方中心槽内。

其优点在于:如图6所示,此种水路可以均匀分布在产品周围,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防止产品收缩变形,增加尺寸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产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定模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定模环形水路轴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动模水路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动模环形水路轴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中:面板1;A板2;推板3;B板4;C板5;顶针板6;顶针底板7;底板8;动模镶件9;第一C形水路10;第一冷却水井11;第一进水路12;第一出水路13;第二C形水路14;第二冷却水井15;第二进水路16;第二出水路1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型冷却水路加冷却水井的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

定模侧的上方的面板1和中间的A板2用螺丝固定在一起,A板2和下方推板3用螺丝固定在一起。

动模侧的上方的B板4与中间的C板5用螺丝固定在一起,C板5下方还设有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顶针板6和顶针底板7,C板5和下方的底板8用螺丝固定在一起。

冷却机构,包括A板2、B板4和动模镶件9。

定模侧在A板2上设置四条第一C形水路10。在每个第一C形水路10的下方全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冷却水井11,第一冷却水井11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每个第一C形水路10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第一进水路12和第一出水路13。第一进水路12和第一出水路13穿出A板2。

动模侧在动模镶件9上设置四条第二C形水路14。在每个第二C形水路14的上方全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冷却水井15,第二冷却水井15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每个第二C形水路14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第二进水路16和第二出水路17。第二进水路16和第二出水路17穿出B板4。

动模镶件9设在A板2的下方。

动模镶件9固定设在B板4的上方中心槽内。

此套模具产品的定模部分直接在A板2上加工,所以环形水路直接做在A板2上,动模部分环形水路做在动模镶件9上。定模部分水路有4个环路(图3),即4进4出,每个环路全周均匀分布多个冷却水井,冷却水井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动模部分水路同样有4个环路(图5),每个环路全周均匀分布多个冷却水井,冷却水井根据离产品胶位面的距离设置不同的深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