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040发布日期:2019-07-24 09:21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的滚针(柱)轴承用尼龙保持架采用注塑模具生产,现有的滚针(柱)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如图2所示,在模具合模时,上套板1′及外套板9′下压滑块8′,滑块8′依靠下模板2′内的斜度台阶与滑块8′侧面的斜度接触产生径向压力,从而使滑块8′与型芯5′保持精密贴合,确保注塑成品无兜孔飞边。开模时,顶针板3′带动顶杆4′向上顶出下套板6′,带动滑块8′向上,在滑块8′和产品向上顶出模具的同时,滑块8′依靠斜导柱7′的斜向引导使滑块产生侧向移动,从而使滑块8′脱离产品。由于下模板2′结构复杂,需要加工斜导柱7′的斜向孔,受到加工工艺的制约,下模板2′不能淬火处理,硬度低,不耐磨损,磨损后导致滑块8′不能与型芯5′锁紧而产生产品飞边,影响尼龙保持架产品的质量,并且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斜导柱7′在脱模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咬死、回位不顺畅等问题造成压模,需要停机维修,甚至导致模具报废,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模具精度高,确保尼龙保持架产品的质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包括定模及动模,所述定模包括第一模板,上套板及外套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板,所述上套板设置在所述外套板的中央,料嘴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及所述上套板;所述动模包括底板,第二模板通过脚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滑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模板,下套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槽板的中央,型芯固定连接所述下套板,所述下套板四周的所述滑槽板上设有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滑槽,垂直于所述滑槽板的拉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型芯四周的滑块分别连接所述拉杆,滑块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拉杆相抵,顶针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板及所述下套板,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针板,拉料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板、所述下套板及所述型芯,所述拉料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顶针板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及所述顶针板相抵,所述底板中央设有顶料孔;所述定模的外套板上设有锥台孔,所述滑块的外端面为与所述外套板上的锥台孔相匹配的圆锥面,所述滑块的外端面与所述外套板上的锥台孔的圆锥面相抵;导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模板并穿过所述滑槽板,所述定模的第一模板滑动连接所述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模具精度高,确保尼龙保持架产品的质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滚针轴承用尼龙保持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滚针(柱)轴承用尼龙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模100及动模200,定模100包括第一模板1,上套板3及外套板4固定连接第一模板1,上套板3设置在外套板4的中央,料嘴2连接第一模板1及上套板3,料嘴2连通至模具型腔。动模200包括底板15,第二模板16通过脚铁10固定连接底板15,滑槽板6固定连接第二模板16,下套板8固定设置在滑槽板6的中央,型芯20固定连接下套板8,下套板8四周的滑槽板6上设有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滑槽5,垂直于滑槽板6的拉杆18滑动连接滑槽5,设置在型芯20四周的滑块19分别连接拉杆18,滑块复位弹簧7设置在滑槽5中并与拉杆18相抵,拉杆18由螺栓17限位,滑槽5及滑块19的设置数量与尼龙保持架产品的兜孔数量相同。顶针14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模板16及下套板8,顶针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针板11,拉料杆13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模板16、下套板8及型芯20,拉料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针板11,顶针板回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模板16及顶针板11相抵,顶针板回位弹簧12用于顶针板11的复位,底板15中央设有顶料孔21。定模100的外套板4上设有锥台孔41,滑块19的外端面为与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相匹配的圆锥面,滑块19的外端面与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的圆锥面相抵,在合模状态时,定模100的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的圆锥面与滑块19的外端面接触并驱动滑块19分别向内滑动,使滑块19与型芯20紧密贴合,在上套板3、下套板8、型芯20及滑块19之间构成型腔。导柱9固定连接第二模板16并穿过滑槽板6,定模100的第一模板1滑动连接导柱9,定模100在合模及开模时由导柱9导向。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注塑机中,在模具合模时,定模100的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的圆锥面与滑块19的外端面接触产生径向压力,滑块19分别向内滑动压紧滑块复位弹簧7,使滑块19与型芯20紧密贴合,此时即可通过料嘴2向型腔注射原材料,使产品注射成型;在开模时,注塑机带动动模200移动一定距离,定模100的外套板4脱离滑块19,滑块19依靠滑块复位弹簧7的弹力,在径向向外平滑,使滑块19脱离产品,脱模时,注塑机的顶料杆穿过顶料孔21推动顶针板11,顶针板11带动顶针14,由顶针14将产品顶出模具型腔,完成产品注塑过程。

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模具中下模板不能淬火的状况,采用淬火硬度的外套板4,提高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的圆锥面的耐磨性能,延长模具寿命,提高注塑产品的精度;改变现来模具中滑块斜向顶出机构,采用滑块19直接径向直线平滑,改善现有模具中斜顶造成产品受力不均而变形的情况,并采用顶针直接顶出方式脱模,改善产品顶出不顺畅造成的压模情况,下套板由原来滑动方式改为固定方式,避免磨损,提高模具精度。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套板4、滑块19等关键零部件均可采用模具钢材料,淬火硬度可达60-62HRC,外套板4上的锥台孔41的圆锥面与滑块19的外端面可采用磨床磨加工,进一步提高模具精度,更有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批量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