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吸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335发布日期:2019-07-19 22:00阅读:3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负压吸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塑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正负压吸塑机。



背景技术:

吸塑机又叫热塑成型机,是将加热塑化的PVC、PE、PP、PET、HIPS等热塑性塑料卷材吸制成各种形状的高级包装装潢盒、框等产品的机器。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PVC、PET等热可塑性塑料片材经过模具吸塑成各种形状的真空罩、吸塑托盘、泡壳等。

吸塑机通常分为负压吸塑机和正负压吸塑机,区别在于负压吸塑机只有吸塑功能,正负压吸塑机具有吹塑以及吸塑的功能;负压吸塑机比正负压吸塑机成本要低,结构更为简单。

正负压吸塑机通常包括夹持系统(即片材输送机构)、加热系统、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成型机构等几部分,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模具底面设有成型腔,片材在成型腔内成型,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与下模具连通。下模具上通常有一个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连通的气孔,用来吸塑(抽真空)或吹塑(吹气)。

但是上述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由于通过一个内径较大的气孔来抽气或吹气,各部分的气流不够均匀,难以保证气流稳定,因此如果用来对小玩具车壳体等体积较小而又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物品进行加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负压吸塑机,这种正负压吸塑机能够让片材受到的力更加均匀,质量更好、更稳定,有效地提高加工的精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负压吸塑机,包括片材输送机构、加热系统、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机架、上模具、下模具、上模具驱动装置,上模具驱动装置、下模具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上模具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位于下模具正上方,上模具驱动装置与上模具连接,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与下模具连通,上模具底面设有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顶面与底面之间开有多条微气孔,并且微气孔在下模具顶面均匀分布,下模具底面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连通;加热系统与下模具连接。由于采用大量微气孔取代一个大气孔,使得抽真空、吹气时气体的流动更均匀,让片材受到的力更加均匀,质量更好、更稳定。而加热系统与下模具连接,直接对下模具加热,能够节省一个步骤,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工过程中,下模具顶面和微气孔吹出的空气(热空气)能够持续而均匀地对片材进行加热,进一步改善了产品质量。

较优的方案,所述下模具底面设有外形呈倒立圆锥体状的气腔,气腔底端开口通过气管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连通。也就是说,气腔顶端内径大于气腔底端内径,这种设计能够进一步改善经过各微气孔的气体流动的稳定性。

较优的方案,所述微气孔的内径范围为0.20-0.50毫米。优选的方案,所述微气孔的内径范围为0.30-0.40毫米。内径太小,会导致气流过快,对成型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难以加工;而内径过大,则达不到好的效果。

较优的方案,所述下模具顶面具有成型区,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顶面布满微气孔。

更优的方案,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顶面平方厘米具有2-8个微气孔。优选的方案,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顶面平方厘米具有4-6个微气孔。

较优的方案,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多根加热管,加热装置分别与多根加热管电连接,下模具开有加热管插槽,加热管插入加热管插槽。

更优的方案,所述加热管的温度范围为80-100度。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现有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大气孔改成微气孔,因此空气流动更均匀稳定;而加热系统直接连接下模具,则能够减少加工步骤,提高工作效率,让片材受热更均匀,加工出壳体的质量非常好而且稳定,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下模具顶面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正负压吸塑机,包括片材输送机构2、加热系统3、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4、成型机构5,成型机构5包括机架504、上模具501、下模具502、上模具驱动装置505,上模具驱动装置505、下模具502分别固定在机架504上,上模具501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504上并且位于下模具502正上方,上模具驱动装置505与上模具501连接,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与下模具502连通,上模具501底面设有成型腔(图中看不见),所述下模具502顶面与底面之间开有多条微气孔5021,并且微气孔5021在下模具502顶面均匀分布,下模具502底面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4连通;加热系统3与下模具502连接。由于采用大量微气孔5021取代一个大气孔,使得抽真空、吹气时气体的流动更均匀,让片材受到的力更加均匀,质量更好、更稳定。而加热系统3与下模具502连接,直接对下模具502加热,能够节省一个步骤,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工过程中,下模具502顶面和微气孔5021吹出的空气(热空气)能够持续而均匀地对片材进行加热,进一步改善了产品质量。

所述下模具502底面设有外形呈倒立圆锥体状的气腔503,气腔503底端开口通过气管506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连通。也就是说,气腔503顶端内径大于气腔503底端内径,这种设计能够进一步改善经过各微气孔5021的气体流动的稳定性。

所述微气孔5021的内径为0.20毫米。内径太小,会导致气流过快,对成型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难以加工;而内径过大,则达不到好的效果。

所述下模具502顶面具有成型区5022,位于成型区5022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布满微气孔5021。

如图2所示,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平方厘米具有8个微气孔5021。为了便于标号,微气孔5021画得较大。

所述加热系统3包括加热装置和多根加热管301,加热装置302分别与多根加热管301电连接,下模具502开有多个加热管插槽5021,加热管301插入加热管插槽5021。

所述加热管301的温度为80度。

所述上模具驱动装置505为液压缸。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加热系统3的加热管301对下模具502加热,使下模具502顶面温度达到80度,片材输送到上模具501、下模具502之间,上模具501下降与下模具502合模,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4抽真空,将片材下方的空气抽走,以便下模具502对片材更好地加热,加热完毕后,真空及压缩空气系统4通过微气孔5021吹气(吹出的空气为热空气),使得片材在上模具501中成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正负压吸塑机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微气孔5021的内径为0.50毫米。

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平方厘米具有2个微气孔5021。

所述加热管301的温度为100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正负压吸塑机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微气孔5021的内径为0.30毫米。

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平方厘米具有6个微气孔5021。

所述加热管301的温度为90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正负压吸塑机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微气孔5021的内径为0.40毫米。

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平方厘米具有4个微气孔5021。

所述加热管301的温度为95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正负压吸塑机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微气孔5021的内径为0.35毫米。

位于成型区内的下模具502顶面平方厘米具有5个微气孔5021。

所述加热管301的温度为85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