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749发布日期:2019-10-19 02:5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薄膜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用于将保护薄膜粘贴至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部的保护薄膜粘贴用器具。上述保护薄膜粘贴用器具包括用于收容移动电子设备的壳体、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壳体而打开或关闭壳体的盖部以及以与电子设备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盖部的薄膜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615945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保护薄膜粘贴用器具中,具有下述结构:通过在盖部收容薄膜构件并且使盖部相对于壳体转动以关闭壳体,从而能够将薄膜构件容易地安装至收容于壳体的移动电子设备。

然而,在上述保护薄膜粘贴用器具中,当使壳体相对于盖部转动时,薄膜构件可能从规定位置偏离,从而可能无法将薄膜构件准确地安装至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部。因此,期望相对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部更简单且准确地粘贴薄膜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粘贴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的薄膜粘贴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粘贴显示器用薄膜,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具有配置有上述显示器的正面和与上述正面相对的背面,该薄膜粘贴装置包括:

收容构件,上述收容构件具有作业面,上述作业面设置有能够在上述显示器露出的状态下收容和保持上述电子设备的凹部;以及

薄膜组件,上述薄膜组件具有定位用薄膜、上述显示器用薄膜以及保护构件,上述定位用薄膜能够覆盖上述作业面,上述显示器用薄膜以能够拆下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定位用薄膜,上述保护构件以与上述定位用薄膜一起夹住上述显示器用薄膜的方式能够拆下地连接于上述显示器用薄膜,

在上述薄膜组件中,在上述显示器用薄膜相对于收容并保持于上述凹部的上述电子设备的上述显示器被定位的状态下,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固定于上述作业面上的上述凹部的外侧,从而使上述薄膜组件能够以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为支点旋转,并且,在上述薄膜组件的旋转方向上,上述保护构件配置成比上述定位用薄膜靠近上述收容构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该薄膜粘贴装置构成为在显示器用薄膜相对于收容并保持于收容构件的凹部中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被定位的状态下,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固定于收容构件的作业面上的凹部的外侧,从而使显示器用薄膜能够以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为支点旋转。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粘贴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的薄膜粘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第三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薄膜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第一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第二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第三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1的薄膜粘贴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薄膜粘贴装置;

2 夹具;

10 收容构件;

11 作业面;

12 凹部;

13 定位部;

131、132 突起;

14 第一缺口部;

15 第二缺口部;

16 贯穿孔;

121 开口部;

20 薄膜组件;

201 固定端部;

202 前端部;

203 转轴;

21 显示器用薄膜;

22 定位用薄膜;

221 定位用贯穿孔;

222 夹具用贯穿孔;

23 保护构件;

231 突出部;

100 电子设备;

101 正面;

102 背面;

110 显示器;

CL 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下述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了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右”、“左”的术语),但上述术语的使用是为了便于参考附图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通过上述术语的含义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此外,下述说明实质上仅为例示,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实用新型、其应用物或其用途。以下,附图是示意的图,各尺寸的比例等未必符合现实的尺寸的比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1包括收容构件10和薄膜组件20。作为一例,从厚度方向观察时,收容构件10和薄膜组件20分别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薄膜组件20构成为该薄膜组件2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以下称为固定端部)201固定于收容构件10,并且能够以固定端部201为支点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后述的收容构件10的凹部12(参照图1~图3)。

收容构件10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或者聚苯乙烯构成。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收容构件10为板状,并且该收容构件10的板面的一方构成作业面11。

在作业面11设置有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21的凹部12。上述凹部12构成为能够在显示器110露出至外部的状态下收容和保持电子设备100(例如,智能手机或便携式游戏机),其中,电子设备100具有配置有显示器110的正面101和与该正面101相对的背面102。作为一例,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也就是说,从与作业面11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凹部12形成为收容于凹部12的电子设备100相对于收容构件10不移动。凹部12的深度设定为当收容有电子设备100时,配置有显示器110的正面101与收容构件10的作业面11大致在同一平面上。

在凹部12的底面设置有沿收容构件10的板厚方向贯穿的大致圆形形状的贯穿孔16。经由上述贯穿孔16并从收容构件10的板面的另一方侧按压收容于凹部12的电子设备100,能够从凹部12容易地取出收容于凹部12的电子设备100。

如图2所示,在作业面11上的凹部12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部13。定位部13保持后述薄膜组件20的定位用薄膜22的一部分,并且将显示器用薄膜21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定位。

详细而言,定位部13由从作业面11沿与作业面11相交(例如,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两个突起131、132构成。从与作业面11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各突起部131、132配置于收容构件10在长边方向上与凹部12相对的一方侧且邻接凹部12,并且在收容构件10的短边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各突起131、132构成为能够插入后述定位用薄膜22的贯穿孔221并且在两点处卡定和保持定位用薄膜22。

在收容构件10的长边方向上靠近各突起131、13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缺口部14。上述第一缺口部14配置在收容构件10的短边方向上的各突起131、132之间,并且从收容构件10的外周缘向凹部12延伸。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设置第一缺口部14,容易将薄膜粘贴装置1陈列于现有的钩挂式商品架。另外,也可省略第一缺口部14。

在收容构件10的长边方向上远离各突起131、13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缺口部15。上述第二缺口部15配置在凹部12的开口部121的短边方向的中央,并且从作业面11沿收容构件10的板厚方向延伸。通过设置上述第二缺口部15,利用手指容易抓住覆盖凹部12的开口部121的状态下的薄膜组件20的前端部202(即,薄膜组件20的长边方向上与固定端部201相反一侧的端部)。另外,也可省略第二缺口部15。

如图4所示,薄膜组件20具有沿厚度方向层叠的三个构件(即,显示器用薄膜21、定位用薄膜22以及保护构件23)。在上述薄膜组件20中,显示器用薄膜21以被定位用薄膜22和保护构件23夹住的方式层叠。

显示器用薄膜21由例如玻璃薄膜构成,具有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大致矩形形状)和大小。在显示器用薄膜21的层叠方向上的一方的面设置有粘接层(未图示),保护构件23通过该粘接层以能够拆下的方式连接于显示器用薄膜21。

另外,构成显示器用薄膜21的玻璃薄膜可以是例如2D玻璃薄膜、2.5D玻璃薄膜或3D玻璃薄膜。2D玻璃薄膜是厚度方向上的一对面均为平面的玻璃薄膜。2.5D玻璃薄膜是厚度方向上的一对面中的一方的面为平面且另一方的面的端部为曲面的玻璃薄膜。此外,3D玻璃薄膜是厚度方向上的各面由彼此不同的多个面构成的玻璃薄膜。

此外,显示器用薄膜21不限于玻璃薄膜,也可以是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玻璃、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热塑性聚氨酯的混合材料构成的树脂薄膜。

定位用薄膜22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者双轴延伸聚丙烯构成,如图5所示,该定位用薄膜22具有与收容构件10的作业面11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大致矩形形状)和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用薄膜22具有大约0.16mm的厚度。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采用粘接剂固定于收容构件10而构成薄膜组件20的固定端部201。此外,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构成薄膜组件20的前端部202。

在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的固定端部201侧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贯穿孔221(以下称为定位用贯穿孔221)。各定位用贯穿孔221构成为在定位用薄膜22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能够分别供收容构件10的各突起131、132插入。在定位用薄膜22的层叠方向上的一方的面设置有由例如硅酮或丙烯酸构成的粘接层(未图示),显示器用薄膜21通过该粘接层以能够拆下的方式连接于定位用薄膜22。

在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的前端部202侧的端部设置有沿定位用薄膜22的厚度方向贯穿该定位用薄膜22的贯穿孔222(以下称为夹具用贯穿孔222)。作为一例,夹具用贯穿孔222构成为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并且能够将夹具2(如图7所示)不与定位用薄膜22接触地安装至显示器用薄膜21,其中,上述夹具2用于从显示器用薄膜21拆下保护构件23。另外,夹具用贯穿孔222的形状不限定于大致圆形形状,可以是大致四边形形状,也可是大致U字状。此外,夹具2构成为能够经由夹具用贯穿孔222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夹具用贯穿孔222在安装于显示器用薄膜21的状态下沿薄膜组件20的旋转方向拉扯显示器用薄膜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夹具用贯穿孔222配置成在与薄膜组件20的转轴203正交的方向(即,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比定位用薄膜22的中心线CL远离转轴203(即,固定端部201)。

显示器用薄膜23由例如聚碳酸酯构成,具有与显示器用薄膜21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大致矩形形状)和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构件23具有大约1mm的厚度。

在保护构件23的前端部202侧的端部设置有圆弧状的突出部231。通过上述突出部231,容易用手指抓住保护构件23,从而容器从显示器用薄膜21拆下该保护构件23。另外,也可省略突出部231。

在采用树脂薄膜作为显示器用薄膜21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薄膜作为保护构件23。

接着,对采用上述薄膜粘贴装置1将显示器用薄膜21粘贴至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使薄膜组件20旋转以打开收容构件10的凹部12,将电子设备100以显示器110从开口部121露出的状态收容于凹部12。

接着,如图7所示,经由定位用薄膜22的夹具用贯穿孔222将夹具2安装至显示器用薄膜21。接着,沿着薄膜组件20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反方向将外力F1和F2分别施加至保护构件23和夹具2,将保护构件23从显示器用薄膜21拆下。

然后,如图8所示,使拆下保护构件23后的薄膜组件20旋转以关闭凹部12,从而使显示器用薄膜21的粘接层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接触。由此,显示器用薄膜21以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准确定位的状态粘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玻璃薄膜作为显示器用薄膜21,因此,与树脂薄膜相比,在玻璃薄膜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之间难以形成气泡。因此,能够一次性从显示器用薄膜21完全地拆下保护构件23,并且能够将显示器用薄膜21一次性地粘贴至显示器110。

最后,从显示器用薄膜21拆下定位用薄膜22,从而完成显示器用薄膜21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的粘贴。

在上述薄膜粘贴装置1中,该薄膜粘贴装置1构成为在显示器用薄膜21相对于收容并保持于收容构件10的凹部12中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被定位的状态下,定位用薄膜22的一端部201固定于收容构件10的作业面11上的凹部12的外侧,从而能够以定位用薄膜22的一端部201为支点旋转。通过使用薄膜粘贴装置1,用户不需要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定位显示器用薄膜21,而仅通过将电子设备100收容于收容构件10的凹部12并且使拆下保护构件23后的薄膜组件20旋转,就能够以显示器用薄膜21相对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准确地定位的状态粘贴该显示器用薄膜21。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21粘贴至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的薄膜粘贴装置1。

此外,显示器用薄膜21是玻璃薄膜,定位用薄膜22具有沿定位用薄膜22的厚度方向贯穿的夹具用贯穿孔222,夹具2经由该夹具用贯穿孔222安装于显示器用薄膜21,其中,夹具2能够在安装于显示器用薄膜21的状态下沿薄膜组件20的旋转方向拉扯显示器用薄膜2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不从定位用薄膜22拆下显示器用薄膜21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用薄膜21容易地拆下保护构件23。

此外,夹具用贯穿孔222配置成在与薄膜组件20的转轴正交的方向上比定位用薄膜22的中心线CL远离转轴(即,固定端部20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不从定位用薄膜22拆下显示器用薄膜21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用薄膜21更容易且可靠地拆下保护构件23。

此外,收容构件10具有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设置于作业面11上的凹部12的外部,并且能够保持定位用薄膜22的一端部201而相对于显示器110定位显示器用薄膜2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相对于收容构件10容易且简单地定位薄膜组件20。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21粘贴至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10的薄膜粘贴装置1。

另外,例如,能够如图9所示那样省略定位部13。在上述情况下,也可在薄膜粘贴装置1设置能够相对于收容构件10定位薄膜组件20的其它的结构。

薄膜组件20的固定端部201只要是以该固定端部201为支点而使薄膜组件20能够旋转地固定于收容构件10的结构,则能够采用任意的结构。也就是说,不限定于使用粘接剂,能够采用其它任意的结构将定位用薄膜2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至收容构件10。

收容构件10的形状和大小能够根据粘贴显示器用薄膜21的电子设备100的形状和大小改变。同样地,薄膜组件20的形状和大小能够根据电子设备100和显示器110的形状和大小改变。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用于在具有配置有显示器的正面和与上述正面相对的背面的电子设备的上述显示器上粘贴显示器用薄膜,其中,该薄膜粘贴装置包括:收容构件,上述收容构件具有作业面,该作业面设置有能够在上述显示器露出的状态下收容和保持上述电子设备的凹部;以及薄膜组件,上述薄膜组件具有定位用薄膜、上述显示器用薄膜以及保护构件,上述定位用薄膜能够覆盖上述作业面,上述显示器用薄膜以能够拆下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定位用薄膜,上述保护构件以与上述定位用薄膜一起夹住上述显示器用薄膜的方式能够拆下地连接于上述显示器用薄膜。

在上述薄膜组件中,在上述显示器用薄膜相对于收容并保持于上述凹部的上述电子设备的上述显示器被定位的状态下,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固定于上述作业面上的上述凹部的外侧,从而使上述薄膜组件能够以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为支点旋转,并且,在上述薄膜组件的旋转方向上,上述保护构件配置成比上述定位用薄膜靠近上述收容构件。

根据第一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该薄膜粘贴装置构成为在显示器用薄膜相对于收容并保持于收容构件的凹部中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被定位的状态下,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固定于收容构件的作业面上的凹部的外侧,从而使显示器用薄膜能够以定位用薄膜的一端部为支点旋转。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粘贴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的薄膜粘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中,上述显示器用薄膜是玻璃薄膜,上述定位用薄膜具有沿上述定位用薄膜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孔,经由上述贯穿孔在上述显示器用薄膜安装有夹具,该夹具能够在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用薄膜的状态沿上述薄膜组件的旋转方向拉扯上述显示器用薄膜。

根据第二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能够在不从定位用薄膜拆下显示器用薄膜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用薄膜容易地拆下保护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中,上述贯穿孔配置成在与上述薄膜组件的转轴正交的方向上比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中心远离上述转轴。

根据第三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能够在不从定位用薄膜拆下显示器用薄膜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用薄膜更容易且可靠地拆下保护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中,上述收容构件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设置于上述作业面上的上述凹部的外部,并且能够保持上述定位用薄膜的上述一端部而相对于上述显示器定位上述显示器用薄膜。

根据第四方式的薄膜粘贴装置,能够相对于收容构件容易且简单地定位薄膜组件。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将显示器用薄膜粘贴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的薄膜粘贴装置。

另外,通过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的任意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进行适当组合,能起到各自具有的效果。此外,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者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是可能的,并且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也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