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钢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具有强度高,刚性好、抗老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电缆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玻璃钢的制作工艺一般以人工方式制作,这种工艺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并且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对操作工的健康危害大。并且,在玻璃钢的生产过程中,玻璃钢拉挤成型机,由牵引机构将玻璃纱和毡分别从纱架和毡架上自如放出,使玻璃纱和毡经过胶槽浸上胶液后,再通过拉挤工装架上的纱板、毡套,予成型模后,进入模具,模具被加热套环抱,加热,浸过胶液的玻璃纱毡通过该模具内腔固化成型,由牵引机构压紧引出成为连续的型材管材。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在挤压定形的同时进行加热融合,使得卷式玻璃纱布和玻璃限位丝线能够完全的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加热的持续性以及加热的均匀,才能够保证玻璃钢最终成材有一个较好的质量。所以,市场上亟需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玻璃钢拉压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玻璃钢材产品质地均匀、其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的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其依次包括送纱装置、浸渍装置、预成型装置与加热固化装置、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其还设有毡纱复合装置,毡纱复合装置设置于预成型装置和加热固化装置之间,预成型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固化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加热固化装置与牵引装置通过表面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且牵引装置的输出端与切割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其还设有连续支架,连续支架从前到后依次包括送纱支架、浸渍槽支架和预成型前支架,浸渍槽支架内固定连接设有浸渍槽,浸渍槽内部还固定连接设有横向的横杆。
优选的,浸渍槽内横杆的高度低于送纱支架和预成型前支架的高度。
优选的,预成型装置依次包括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通过连接杆相对平行设置。
优选的,预成型前支架上下分别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第一挤压板的高度位于上支架和下支架高度之间。
优选的,第一挤压板的挤压口大于第二挤压板的挤压口。
优选的,送纱支架上下分别设有上送纱支架和下送纱支架,浸渍槽内横杆的高度低于下送纱支架的高度。
优选的,预成型装置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浸渍槽的上方还罩设有一体成型的保护罩;保护罩上方固定连接设有排风装置和废气回收装置,排风装置通过排气管道与废气回收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保证玻璃钢材产品质地均匀、其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加热固化装置,2.毡纱复合装置,3.浸渍槽支架,4. 浸渍槽,5.横杆,6.上支架,7.下支架,8.第一挤压板,9.第二挤压板, 10.上送纱支架,11.下送纱支架,12.保护罩,13.排风装置,14.废气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其依次包括送纱装置、浸渍装置、预成型装置与加热固化装置、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预成型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固化装置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加热固化装置1与牵引装置通过表面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且牵引装置的输出端与切割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分别依次进行排纱、浸渍、入模与加热固化、牵引、切割,使用过程中,通过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带动玻璃钢纱的连续前进,使玻璃钢材质的合成工艺连续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其还设有毡纱复合装置2,毡纱复合装置2设置于预成型装置和加热固化装置1之间,通过对浸渍树脂后的玻璃钢纱经过预成型装置的预成型挤压后,再进行毡纱复合过程,一方面,可以保证玻璃钢纱浸渍过程更充分完整,另一方面,可以使毡纱复合过程中玻璃钢毡更平整的复合再浸渍后的玻璃钢纱外侧,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保质保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预成型装置依次包括第一挤压板8和第二挤压板9,第一挤压板8与第二挤压板9通过连接杆相对平行设置。第一挤压板8的挤压口大于第二挤压板9的挤压口,二次挤压成型,加工方便,同时还进一步保证玻璃钢初产品造成平整,更利于毡纱复合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其还设有连续支架,连续支架从前到后依次包括送纱支架、浸渍槽支架3和预成型前支架,浸渍槽支架内固定连接设有浸渍槽4,浸渍槽4内部还固定连接设有横向的横杆5。浸渍槽4内横杆5的高度低于送纱支架和预成型前支架的高度。预成型前支架上下分别设有上支架6和下支架7,第一挤压板8的高度位于上支架6和下支架7的高度之间。送纱支架上下分别设有上送纱支架10和下送纱支架11,浸渍槽4内横杆5的高度低于下送纱支架11的高度。一方面,保证浸渍树脂中,玻璃钢纱浸渍均匀充分,使制得的玻璃钢产品质地均匀,性能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防止生产过程中,玻璃钢纱漏沾树脂的情况发生。
使用过程中,先在浸渍槽4内注入树脂,玻璃钢纱分别从上送纱支架10和下送纱支架11进入浸渍槽4内从浸渍槽4内的横杆5下方穿过浸渍槽4后,分别对应从上支架6和下支架7穿出后,再同时进入第一挤压板8的挤压口进行第一次挤压成型后,再进入第二挤压板9的挤压口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之后再依次进入预成型装置、加热固化装置1 进行固化成型;最终制得的产品,再切割装置处按照所需尺寸进行切割。
预成型装置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预成型装置与加热固化装置1、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的连续进行。浸渍槽4的上方还罩设有一体成型的保护罩12;保护罩12上方固定连接设有排风装置13和废气回收装置14,排风装置13通过排气管道与废气回收装置14相连接,可以将制备过程中,树脂挥发性气体收集,避免其对人员造成伤害和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拉挤成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一方面,可以保证玻璃钢纱浸渍过程更充分完整,使制得的玻璃钢产品质地均匀,其机械性能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毡纱复合过程中玻璃钢毡更平整的复合再浸渍后的玻璃钢纱外侧,外型平整,后处理工序简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保质保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可以得到连续的、表面光洁、尺寸稳定、强度极高的玻璃钢型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内”、“外”、“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