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5608发布日期:2019-07-24 09:1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材料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保温板注料模具。



背景技术:

在保温板的生产过程中,首先会把保温板所需的各种原料配制成凝胶状,然后注入模具,经过静置后,原料基本成型,再脱模,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冷却后制成保温板。但是现有的模具内部的模腔空间大小不能改变,一种模具只能生产出一种规格厚度的保温板,使得不同厚度的保温板需要配备对应型号的模具,使得模具成本高,且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板注料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温板注料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和底板,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和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上模的底面的外缘具有插入件,所述插入件沿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延伸凸起,所述下模的顶面的外缘具有凹槽,所述插入件插设于所述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上下移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均沿所述下模的中心方向延伸凸起,所述底板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件上并能够在所述下模内上下移动,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模具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与所述模具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与所述模具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与所述插入件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的形状呈框架结构,所述凹槽连续不间断地环绕于所述下模的四周外缘,所述插入件连续不间断地环绕于所述上模的四周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外缘设有多个锁扣件,所述下模的外缘设有多个锁槽,多个所述锁槽与多个所述锁扣件一一对应,且所述锁扣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锁槽。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锁扣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的四周外缘,多个所述锁槽分别位于所述下模的四周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形状呈片状,且所述支撑件焊接于所述下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插入件在凹槽内上下移动、以及底板在下模内上下移动,使得模具腔室能够调节其厚度大小,从而实现保温板注料模具能够满足不同厚度保温板的生产加工,应用范围广泛,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保温板注料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模1

插入件11

锁扣件12

下模2

凹槽21

支撑件22

锁槽23

底板3

模具腔室4

注料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温板注料模具,该保温板注料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底板3,上模1位于下模2和底板3的上方,上模1的底面的外缘具有插入件11,插入件11沿靠近下模2的方向延伸凸起,下模2的顶面的外缘具有凹槽21,插入件11插设于凹槽21内并能够在凹槽21内上下移动。通过插入件11插入至凹槽21内,使得上模1相对于下模2能够上下移动。

下模2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件22,多个支撑件22均沿下模2的中心方向延伸凸起,底板3放置在多个支撑件22上并能够在下模2内上下移动,上模1、下模2和底板3之间形成有模具腔室4。支撑件22用于对底板3起到支撑作用,底板3能够在下模2内上下移动,使得通过底板3的移动能够调节模具腔室4的厚度大小,同时,通过插入件11在凹槽21内移动,也能够调节模具腔室4的厚度大小,从而实现保温板注料模具能够满足不同厚度保温板的生产加工,应用范围广泛,大大降低了成本。

下模2的形状呈框架结构,凹槽21连续不间断地环绕于下模2的四周外缘,插入件11连续不间断地环绕于上模1的四周外缘。通过插入件11插入至凹槽21内,上模1与下模2的四周通过插入件11和凹槽21加强了模具腔室4的密封性,有效避免了模具腔室4内的原料组合物的渗漏,提高了保温板注料模具的稳定性。其中,上模1与下模2之间通过插入件11脱离出凹槽21就实现拆卸,便于脱模。

上模1与插入件11之间一体成型。增强了保温板注料模具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保温板注料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加工制作方便。其中,保温板注料模具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支撑。

支撑件22的形状呈片状,且支撑件22焊接于下模2上。支撑件22的厚度较薄,通过焊接方式加强了支撑件22与下模2之间的连接强度。

上模1的外缘设有多个锁扣件12,下模2的外缘设有多个锁槽23,多个锁槽23与多个锁扣件12一一对应,且锁扣件12可拆卸地连接于锁槽23。通过锁扣件12连接于锁槽23内,使得上模1和下模2能够扣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模具腔室4的密封性,提高了保温板注料模具的稳定可靠性。在后续保温板的生产过程中,锁扣件12持续地连接于锁槽23,从而能够对模具腔室4的原料组合物实现保压,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多个锁扣件12分别位于上模1的四周外缘,多个锁槽23分别位于下模2的四周外缘。多个锁槽23分别位于下模2的四条边的外侧,通过锁扣件12连接于锁槽23,加强了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最大程度地延长保压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板注料模具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2的保温板注料模具与实施例1的相同部分不再复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保温板注料模具中,上模1设有注料口5,注料口5与模具腔室4相连通。原料组合物将通过上模1上的注料口5进入至模具腔室4内,从而实现原料组合物的注料。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3的保温板注料模具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保温板注料模具中,上模1未开设有注料口,而是在下模2设有注料口5,注料口5与模具腔室4相连通。原料组合物将通过下模2设上的注料口5进入至模具腔室4内,从而实现原料组合物的注料。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