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3748发布日期:2019-12-06 18:55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模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只能生产四条打包带,而想要生产出更多条的打包带就必须更换模头,这样对于制品厂家来说大大的增加了成本,如何解决打包带生产过程中同一套模头可以同时生产不同条数的打包带制品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所述模体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所述下半模设有四个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延伸至下半模的一侧边缘,所述模体的一侧设有上口模和下口模,所述上口模和下口模上下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模和下口模合模后再通过合模螺钉固定在模体的一侧,所述上口模的一侧凹陷设有四条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主流道的位置对应,所述分流道沿垂直于上口模长度的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分流道位于上口模和下口模合模的一侧,所述分流道的中央凹陷设有分流台阶,所述分流台阶沿垂直于上口模长度的方向设置,所述分流台阶靠近模体的一端呈三角状收缩,所述分流台阶的高度与上口模和下口模合模面的高度一致,所述上口模和下口模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容纳合模螺钉,所述螺纹孔垂直朝向模体的侧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道在上口模侧面凹陷的深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下口模上设有四条与模体一致的分流道,分流道中间位置设有分流台阶,通过分流台阶实现一出四转换为一出八的打包带制品效果,结构简单,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口模和下半模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口模和下口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模体、11上半模、12下半模、2上口模、3下口模、4分流道、5分流台阶、6合模螺钉、7螺纹孔、8主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出四打包带模头口模的改进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半模11和下半模12,所述下半模12设有四个主流道8,所述主流道8延伸至下半模12的一侧边缘,所述模体1的一侧设有上口模2和下口模3,所述上口模2和下口模3上下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模2和下口模3合模后再通过合模螺钉6固定在模体1的一侧,如图2所示,下半模12设有四条主流道8,如图3所示,所述上口模2的一侧凹陷设有四条分流道4,四条分流道4分别与四条主流道8对应设置,所述分流道4沿垂直于上口模2长度的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分流道4位于上口模2和下口模3合模的一侧,所述分流道4优选在上口模2侧面凹陷的深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具体实施时,所述分流道4也可设计为下半段的深度一致,上半段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使得合模后流体由分散逐渐集中再挤出。

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道4的中央凹陷设有分流台阶5,所述分流台阶5沿垂直于上口模2长度的方向设置,所述分流台阶5靠近模体1的一端呈三角状收缩,流体经过分流台阶5一端时会被三角结构分割,因此通过分流台阶5来实现一出八的打包带制品效果,所述分流台阶5的高度与上口模2和下口模3合模面的高度一致,所述上口模2和下口模3设有若干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用于容纳合模螺钉6,所述螺纹孔7垂直朝向模体1的侧面设置,所述模体1的侧面设有与合模螺钉6配合的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