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塑料编织袋的使用量非常大,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包装;在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挤出装置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但是现有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挤出装置大都只是通过加热线圈对物料进行加热,加热速率较慢;而且物料在从进料斗进入挤出筒的过程中容易堵塞,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挤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挤出装置,包括挤出筒,其特征在于,挤出筒的外侧设有加热层,加热层的内部设有若干云母加热片,加热层的外侧设有导热油层,导热油层的上部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进油阀,导热油层的下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出油阀,导热油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挤出筒的内部水平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搅拌轴上第一螺旋叶片的间隙设有第二螺旋叶片,且第二螺旋叶片的半径小于等于第一螺旋叶片半径的一半,搅拌轴的一端伸出挤出筒并连有电机,挤出筒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包括外料斗和设置在外料斗内部的内料斗,内料斗与外料斗之间连有若干第一弹簧,内料斗的外侧壁上设有敲击装置,内料斗的内部中央设有锥形的导料板,导料板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导料槽,导料板的外侧中部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内料斗的内侧壁相连,挤出筒上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连通有挤出头,挤出头远离挤出筒的一侧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外侧壁上缠绕有冷却水管。
所述导热油层的内壁上交错设有若干折流板。
所述敲击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料斗外侧壁上的安装框,安装框靠近外料斗的一侧内壁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靠近内料斗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有铁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层内部设有的云母加热片和导热油层中充有的导热油对挤出筒内部的物料进行联合加热,加热速率较快,加热效果较好;进料斗中设置的锥形的导料板可将物料分散的输送到挤出筒的内部,当进料斗堵塞时,可对电磁铁进行间断性通电,进而使得铁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间断性的敲击内料斗的外壁,促使物料的下落,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出筒;2、加热层;3、云母加热片;4、导热油层;5、保温层;6、搅拌轴;7、第一螺旋叶片;8、第二螺旋叶片;9、电机;10、外料斗;11、内料斗;12、第一弹簧;13、导料板;14、导料槽;15、支撑杆;16、挤出头;17、出料管;18、冷却水管;19、折流板;20、安装框;21、电磁铁;22、第二弹簧;23、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挤出装置,包括挤出筒1,挤出筒1的外侧设有加热层2,加热层2的内部设有若干云母加热片3,加热层2的外侧设有导热油层4,导热油层4的上部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进油阀,导热油层4的下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出油阀,导热油层4的外侧设有保温层5,挤出筒1的内部水平设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7,搅拌轴6上第一螺旋叶片7的间隙设有第二螺旋叶片8,且第二螺旋叶片8的半径小于等于第一螺旋叶片7半径的一半,搅拌轴6的一端伸出挤出筒1并连有电机9,挤出筒1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包括外料斗10和设置在外料斗10内部的内料斗11,内料斗11与外料斗10之间连有若干第一弹簧12,内料斗11的外侧壁上设有敲击装置,内料斗11的内部中央设有锥形的导料板13,导料板13的表面设有螺旋形的导料槽14,导料板13的外侧中部设有若干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内料斗11的内侧壁相连,挤出筒1上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连通有挤出头16,挤出头16远离挤出筒1的一侧设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的外侧壁上缠绕有冷却水管18。
所述导热油层4的内壁上交错设有若干折流板19。
所述敲击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料斗11外侧壁上的安装框20,安装框20靠近外料斗10的一侧内壁底部设有电磁铁21,电磁铁21靠近内料斗11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连有铁块23。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层2内部设有的云母加热片3和导热油层4中充有的导热油对挤出筒1内部的物料进行联合加热,加热速率较快,加热效果较好;进料斗中设置的锥形的导料板13可将物料分散的输送到挤出筒1的内部,当进料斗堵塞时,可对电磁铁21进行间断性通电,进而使得铁块23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间断性的敲击内料斗11的外壁,促使物料的下落;挤出筒1内部设置的第一螺旋叶片7和第二螺旋叶片8可以很好的对物料进行输送,使用效果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