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711发布日期:2019-11-19 19:5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胶枕头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而乳胶枕头能够根据人体的挤压去贴合人体颈部的弧度,使得人体颈椎不容易受到压迫,减少颈椎病的产生,因此乳胶枕头成为了如今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目前,授权公布号为cn10852775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乳胶枕头模具自动清理排气乳胶发泡系统,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模具,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分别为卸载区和清洗区,模具在卸载区上打开上盖,用于取走模具内的乳胶枕头,卸载区两侧的机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鸭嘴式喷水头,第一鸭嘴式喷水头通过水管连接在高压水泵上,清洗区两侧的机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二鸭嘴式喷水头,清洗区的下侧设置有第三鸭嘴式喷水头,竖直设置清洗区一侧的第二鸭嘴式喷水头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四鸭嘴式喷水头。

如上所述的乳胶枕头模具自动清理排气乳胶发泡系统,其输送装置是类似于传送带一样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枕头模具放置于输送装置上,然后模具会随着输送装置的运动向前输送,但是这种输送装置有个非常大的问题,由于输送装置的周边无防护,物品在传送的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从输送装置上掉落,从而给后续工序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能够对枕头模具进行有效固定,使得模具在输送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移,从而方便后续工艺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包括环形支架、设置于环形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模具连接机构,所述模具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传送带上的连接挂钩、固定于连接挂钩远离传送带的一端上的承载板、固定于承载板上的搭接块,所述搭接块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有搭接腔,且在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搭接腔开口的扣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模具与枕头生产流水线相连时,将枕头模具抬起,将枕头模具上的挂杆对准搭接腔,然后使挂杆嵌入到搭接腔内,此时扣接组件再将搭接腔的开口封闭,就能够实现模具与输送机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有承载板和搭接块的限位,因此模具在被触碰后可能会产生晃动,但在平稳下来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从输送机上掉落,从而达到方便后续工艺进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接组件包括铰接于承载板位于搭接腔内的侧壁上的扣接块、固定于搭接块位于搭接腔内的侧壁上的挡块,所述扣接块远离自身铰接点的一端抵触在挡块背对搭接腔开口一侧的表面上,且在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扣接块抵紧在挡块上的拉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将搭扣腔与枕头模具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挂杆会先推开扣接块,在挂杆进入搭扣腔后,扣接块又会在拉紧件的拉力作用下复位,将搭接腔的开口封堵住,使得挂杆不容易从搭接腔内脱出,从而使得模具能够挂设于输送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紧件可以是挂钩弹簧,拉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承载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扣接块上,拉紧件位于承载板朝向搭接腔开口的一侧,且拉紧件处于拉伸状态。

对于拉紧件来说,只要能够驱使扣接块朝向挡块翻转,都可以作为拉紧件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挂钩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有点,因此能够降低扣接组件后期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接块包括固定于承载板上的固定部和可伸缩地设置于固定部远离承载板的一端上的滑移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固定部和承载板的滑移孔,所述滑移部上固定有数量与滑移孔相同的滑移柱,所述滑移部通过滑移柱和滑移孔的配合伸缩设置于固定部上,且在固定部和滑移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固定的勾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模具从输送机上拆卸下来时,打开勾接组件,将滑移部朝向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拉动,在滑移部运动的过程中,挡块会逐渐与扣接块脱离接触,此时扣接块失去约束后会在拉紧件的作用下翻转打开搭接腔,随后直接将模具从输送机上取下即可,从而达到方便拆卸模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勾结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部靠近滑移部的一端上的勾接柱、铰接于滑移部上的勾接块,所述勾接块远离自身铰接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勾接口,且勾接块通过勾接口与勾接柱相互勾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勾接柱固定于固定部上,而勾接块铰接于滑移部上,因此当勾接块勾接于勾接柱上时,能够限制滑移部朝向远离固定部的一侧运动,使得挡块能够阻挡扣接块朝向远离连接挂钩的一侧转动,使得模具上的挂杆不容易从搭接腔内脱出,从而使得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从输送机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勾接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部靠近滑移部的一端上的勾接柱、铰接于滑移部上的勾接块,所述勾接块远离自身铰接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勾接口,且勾接块通过勾接口与勾接柱相互勾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勾接块只是勾搭在勾接柱上的,而模具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振动,当振动突然产生时,可能会导致勾接块翻转过去与勾接柱脱离,这样模具可能会在使用途中发生突然跌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勾接块勾接于勾接柱上时,勾接柱位于圆弧凸点和勾接口的槽底之间,因此圆弧凸点能够对勾接柱形成限位,阻止勾接块与勾接柱发生脱离,从而使得模具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突然跌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开模机构,所述开模机构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外侧的固定片、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片上且沿传送带的前进方向分布的推挤滚轮,所述固定片离地面的高度低于承载板的高度,且多个推挤滚轮沿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传送带靠近。

为了配合生产线的工作情况,枕头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将会采用按压开启式的锁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模具在输送机的带动下移动到开模机构所在位置时,推挤滚轮会与模具上的锁定机构产生接触,对锁定机构产生挤压,此时锁定机构解锁,那么枕头的上模和下模就能够进行分开,随后下模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然向下翻转,使枕头模具进行分模,这样就能够省去人开模的过程中,减少枕头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模机构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与固定片位于同一侧的引导片、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位于引导片斜下方的引导杆,所述引导片位于推挤滚轮的下一工位,且引导片远离推挤滚轮的一端朝向下方弯曲,所述引导杆沿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地面以及远离固定片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模具在解锁后,当其继续向前运动到引导片所在位置时,引导片会与模具中的下模产生接触,由于引导片远离推挤滚轮的一端朝向下方弯曲,因此模具在持续向前的过程中,其下模会在引导片的引导下向下翻转,使模具分模;而下模在向下翻转的过程中,如果直接垂落,突然垂落带起的振动很强烈,长期如此容易导致环形支架损坏,另外,突然垂落也会导致模具内的枕头来不及取出及掉落到地上,因此在设置引导杆后,由于引导杆沿模具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地面以及远离固定片的一侧倾斜,因此引导杆能够在模具刚解锁时对下模进行支撑,随后再随着模具的前进,使其逐渐向下翻转,这样能够减缓下模的翻转过程中,从而给予操作工人足够的反应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挂钩上由承载板和搭接块所形成的搭接腔能够供枕头模具上的挂杆挂接,并通过扣接块限制挂杆与连接挂钩发生分离,使得模具不容易从输送机上掉落,从而达到方便后续工艺进行的目的;

2.开锁机构能够在枕头模具输送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解锁,使得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能够被分开,省去人工开模的过程,减少枕头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

3.引导片能够对枕头模具进行引导,使得被乳胶枕头卡住的模具也能够产生翻转,并减少模具对环形支架的撞击,从而使得开锁机构能够顺利对模具进行开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支架;2、传送带;3、模具连接机构;31、连接挂钩;32、承载板;33、搭接块;331、固定部;3311、滑移孔;332、滑移部;3321、滑移柱;3322、限位块;4、搭接腔;5、勾接组件;51、勾接柱;52、勾接块;521、勾接口;522、圆弧凸点;6、扣接组件;61、扣接块;62、挡块;63、拉紧件;7、开模机构;71、固定片;72、推挤滚轮;73、引导组件;731、引导片;732、引导杆;8、枕头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的输送机,包括环形支架1、传送带2、模具连接机构3、开模机构7,环形支架1呈一圆环框架状;传送带2安装于环形支架1上,且通过电机进行驱动。

如图3所示,模具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挂钩31、承载板32、搭接块33,连接挂钩31固定于传送带2靠近地面的一侧;承载板32固定于连接挂钩31远离传送带2的一端上;搭接块33包括固定部331和滑移部332,固定部331垂直固定于承载板32上,在固定部331远离承载板32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同时贯穿固定部331和承载板32的滑移孔3311;在滑移部332上固定有数量与滑移孔3311相同的滑移柱3321,滑移柱3321穿设于滑移孔3311内,且在滑移柱3321穿过承载板32的一端上固定有限位块3322,此时承载板32、固定部331和滑移部332之间围绕形成有截面呈“口”字状的搭接腔4。

在固定部331和滑移部33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滑移部332与固定部331脱离接触的勾接组件5,勾接组件5包括勾接柱51、勾接块52,勾接柱51固定于固定部331靠近滑移部332的一端上;勾接块52铰接于滑移部332上,在勾接块52远离自身铰接轴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供勾接柱51嵌入的勾接口521,在勾接口521内远离勾接块52铰接轴的一侧一体化设置有圆弧凸点522,圆弧凸点522与勾接口521的槽底之间间隔有用于供勾接柱51嵌入的间隙。

在承载板32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流水线设备的挂钩脱出搭接腔4的扣接组件6,扣接组件6包括扣接块61、挡块62、拉紧件63,扣接块61的一端铰接于承载板32位于搭接腔4内的侧壁上,另一端朝向滑移部332延伸;挡块62固定于滑移部332靠近承载板32一侧的表面上,且扣接块61在拉紧件63的作用下抵紧在挡块62朝向固定部331一侧的表面上;拉紧件63为挂钩弹簧,挂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承载板32上,另一端固定于扣接块61上,拉紧件63位于扣接块61背对固定部331的一侧,且拉紧件63此时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开模机构7包括固定片71、推挤滚轮72、引导组件73,固定片71固定于环形支架1上,且固定片71离地面的高度小于承载板32;推挤滚轮72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片71远离环形支架1的一侧,且多个推挤滚轮72沿模具的输送方向逐渐朝向传送带2靠近。

引导组件73包括引导片731、引导杆732,引导片731固定于环形支架1上,引导片731位于推挤滚轮72的下一工位,且其沿模具输送方向的一端逐渐向下弯曲;引导杆732固定于环形支架1上位于引导片731斜下方的位置,且引导杆732沿着模具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地面以及远离固定片71的一侧倾斜。

具体实施过程:当需要将模具与枕头生产流水线相连时,将枕头模具8抬起,将枕头模具8上的挂杆对准搭接腔4,然后使挂杆嵌入到搭接腔4内,此时扣接组件6再将搭接腔4的开口封闭,就能够实现模具与输送机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有承载板32和搭接块33的限位,因此模具在被触碰后可能会产生晃动,但在平稳下来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从输送机上掉落,从而达到方便后续工艺进行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