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4203发布日期:2019-12-27 16: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打印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n)、激光、新材料、精密伺服等多项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已知的rp(rapidprototyping:快速成型)方法包括sla(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立体光固化造型)、lom(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分层实体制造)、sls(selectivelasersinte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造型)、3dp(threedimensionprinting:三维打印)、和sgc(solidgroundcuring:固基光敏液相)。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而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因此可用于珠宝、服装、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木工程等众多领域,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目前现有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打印头下坠现象的发生原因有两种,一是皮带松弛,二是,传统打印头支撑滑块与滑道之间磨损),进而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极大地浪费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打印头下坠现象的发生原因有两种,一是皮带送,二是,传统打印头支撑滑块与滑道之间磨损),进而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极大地浪费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包括,打印底座、左支撑架、右支撑架、连接架、步进电机、丝杠、丝杠螺母、移动横梁支架、横梁支架滑轨、从动轮、从动轮轴、从动轮支撑座、调整螺杆、固定块、皮带、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轴、主动轮、连接架、滚珠滑道、打印头、打印头支撑滑块、打印平台及打印平台滑道,其中,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设置于打印底座上部位置且与打印底座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设置于左支撑架、右支撑架顶部位置且与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左支撑架内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的丝杠设置于步进电机上且与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的横梁支架滑轨设置于右支撑架上且与右支撑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设置于横梁支架滑轨上且与横梁支架滑轨滑动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上设置有丝杠螺母,所述的丝杠设置于丝杠螺母内且与丝杠螺母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支撑座设置于移动横梁支架上且与移动横梁支架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轴设置于从动轮支撑座上且与从动轮支撑座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设置于从动轮轴上且与从动轮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调整螺杆设置于固定块上且与固定块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支撑座、设置于调整螺杆一侧端部位置且与调整螺杆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设置于移动横梁支架上且与移动横梁支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上设置有伺服电机轴,所述的主动轮设置于伺服电机轴上且与伺服电机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设置于皮带上且与皮带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上设置有打印头支撑滑块,所述的打印头支撑滑块与打印头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下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的滚珠滑道设置于连接架下部位置且与连接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支撑滑块设置于滚珠滑道上且与滚珠滑道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底座上设置有打印平台滑道,所述的打印平台设置于打印平台滑道上且与打印平台滑道滑动相连接;

所述的左支撑架上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的电机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步进电机及伺服电机分别相连接;

所述的滚珠滑道内设置有滚珠,所述的滚珠与滚珠滑道滑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进而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极大地浪费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简单,能够避免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进而保证了三维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打印底座、2-左支撑架、3-右支撑架、4-连接架、5-步进电机、6-丝杠、7-丝杠螺母、8-移动横梁支架、9-横梁支架滑轨、10-从动轮、11-从动轮轴、12-从动轮支撑座、13-调整螺杆、14-固定块、15-皮带、16-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轴、18-主动轮、19-连接架、20-滚珠滑道、21-打印头、22-打印头支撑滑块、23-打印平台、24-打印平台滑道、25-电机控制器、26-数据线、27-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进而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极大地浪费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包括,打印底座1、左支撑架2、右支撑架3、连接架4、步进电机5、丝杠6、丝杠螺母7、移动横梁支架8、横梁支架滑轨9、从动轮10、从动轮轴11、从动轮支撑座12、调整螺杆13、固定块14、皮带15、伺服电机16、伺服电机轴17、主动轮18、连接架19、滚珠滑道20、打印头21、打印头支撑滑块22、打印平台23及打印平台滑道24,其中,左支撑架2及右支撑架3设置于打印底座1上部位置且与打印底座1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架4设置于左支撑架2、右支撑架3顶部位置且与左支撑架2及右支撑架3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左支撑架2内设置有步进电机5,所述的丝杠6设置于步进电机5上且与步进电机5相连接,所述的横梁支架滑轨9设置于右支撑架3上且与右支撑架3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8设置于横梁支架滑轨上9且与横梁支架滑轨滑动9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8上设置有丝杠螺母7,所述的丝杠6设置于丝杠螺母7内且与丝杠螺母7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支撑座12设置于移动横梁支架8上且与移动横梁支架8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轴11设置于从动轮支撑座12上且与从动轮支撑座12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10设置于从动轮轴11上且与从动轮轴1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8上设置有固定块14,所述的调整螺杆13设置于固定块14上且与固定块14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从动轮支撑座12、设置于调整螺杆13一侧端部位置且与调整螺杆13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16设置于移动横梁支架8上且与移动横梁支架8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16上设置有伺服电机轴17,所述的主动轮18设置于伺服电机轴17上且与伺服电机轴17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18通过皮带15与从动轮10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21设置于皮带15上且与皮带15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21上设置有打印头支撑滑块22,所述的打印头支撑滑块22与打印头2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移动横梁支架8下部设置有连接架4,所述的滚珠滑道20设置于连接架19下部位置且与连接架19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头支撑滑块22设置于滚珠滑道20上且与滚珠滑道20滑动相连接,所述的打印底座上设置有打印平台滑道24,所述的打印平台23设置于打印平台滑道24上且与打印平台滑道24滑动相连接;

所述的左支撑架2上设置有电机控制器2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25通过数据线26与步进电机5及伺服电机16分别相连接;

所述的滚珠滑道20内设置有滚珠27,所述的滚珠27与滚珠滑道20滑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首先,电机控制器25通过数据线26向步进电机5发出工作指令,步进电机5开始工作并带动丝杠6转动,丝杠6通过丝杠螺母7带动移动横梁支架8在横梁支架滑轨9上做上下运动,与此同时,电机控制器25通过数据线26向伺服电机16发出工作指令,伺服电机16通过伺服电机轴17带动主动轮18转动,主动轮18通过皮带15带动从动轮10转动,皮带15带动打印头21水平左右移动,在此过程中,当打印头21的皮带15松弛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固定块14上的调整螺杆13使其带动从动轮支撑座12移动,进而拉紧主动轮18与从动轮10之间的皮带1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打印头支撑滑块22与滚珠滑道20相配合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打印头支撑滑块22与滑道之间磨损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进而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极大地浪费了打印材料,提高了打印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简单,能够避免三维打印机打印头在工作时容易发生下坠现象,进而保证了三维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