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3461发布日期:2019-05-03 22:0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壳体注塑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打印机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打印机壳体大都采用注塑工艺制备,在注塑加工打印机底壳时必不可少的是注塑模具;在注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注塑模具关模,以形成注塑空间,之后再进行射胶,最后控制注塑模开模,之后再控制顶出机构将打印机底壳与注塑模具分离,完成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

但是现有注塑工艺中,在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时,会出现打印机底壳粘连注塑模具,在加上暴力顶出脱模,往往会出现打印机底壳被撕裂或变形,影响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同时,在打印机底壳粘连注塑模具时,暴力顶出脱模也容易损伤注塑模具中各种型芯结构以及顶出机构结构,降低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印机底壳注塑加工良品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取出所述打印机底壳,其包括:

检测注塑模具是否离开模;

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

进一步的,所述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具体包括:

第一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10-40mm/s;

第二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20-40mm/s。

进一步的,所述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还包括:

第一段顶出,以15-45kg/cm2的顶出压力控制顶出机构顶出;

第二段顶出,以20-45kg/cm2的顶出压力控制顶出机构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以20-45kg/cm2的顶出压力,控制顶出机构顶出打印机底壳,还包括:

第一段顶出,控制顶出机构的顶出距离为20-40mm;

第二段顶出,控制顶出机构的顶出距离为75-135mm。

进一步的,所述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之后,顶出机构保持当前位置0.5-1.5s。

进一步的,所述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之后,顶出机构保持当前位置0.5-1.5s,之后还包括:

以10-50mm/s的复位速度,控制顶出机构分1-2段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以10-50mm/s的复位速度,控制顶出机构分1-2段复位,具体包括:

第一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20-50mm/s;

第二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10-45mm/s。

进一步的,所述以10-50mm/s的复位速度,控制顶出机构分1-2段复位,还包括:

第一段复位,以25-55kg/cm2的复位压力控制顶出机构复位;

第二段复位,以25-45kg/cm2的复位压力控制顶出机构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以10-50mm/s的复位速度,控制顶出机构分1-2段复位,还包括:

第一段复位,控制复位机构的复位距离为10-70mm;

第二段复位,控制复位机构的复位距离为0-30mm。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打印机底壳,用于组装打印机,其中,所述打印机底壳由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取出所述打印机底壳,其包括:检测注塑模具是否离开模;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可以理解,本发明上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通过分段顶出脱模,有效的保护的打印机底壳和注塑模具的结构完整性,提高打印机底壳注塑的良品率,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打印机底壳注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用于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取出所述打印机底壳,其包括:

步骤s11,检测注塑模具是否离开模;

步骤s12,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提供的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中,所述打印机注塑用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后模闭合后形成打印机底壳的注塑空间;同时,所述注塑模具的后模设置为定模,所述前模设置为动模;即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的相互移动由所述前模完成;当然,注塑模具的动模和定模的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式。在所述注塑模具完成开模后,所述注塑模具前模和后模之间,会形成一取料空间,此时所述打印机底壳附着与所述前模之上。

可以理解,当检测到注塑模具完成开模之后,需要将所述打印机底壳与所述注塑模具分离,即所述打印机底壳的脱模,才能将打印机底壳取出,进而完成一打印机底壳的注塑加工。本发明中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通过控制所述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有效的防止打印机底壳因顶出速度过快,造成打印机底壳和顶出机构结构损坏,保护了注塑模具和打印机底壳的结构完整性,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控制所述顶出机构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进而保证所述打印机底壳与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顺利脱开,同时也保护了注塑模具结构完整性和打印机底壳的结构完整性,进一步的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

第一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10-40mm/s;

第二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20-40mm/s。

可以理解,在顶出机构将所述打印进底壳,自所述注塑模具上顶出的的过程中,各顶出行程中的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并不相同,进而可以依据注塑模具中型芯结构的不同,控制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进而有效的保证打印机底壳在与注塑模具各种型芯结构顺利脱开;同时,在此过程中也有效的保护了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的机构和打印机底壳的结构,同时也避免了顶出结构在顶出打印机底壳过程中受力过大的问题,有效的保护了顶出机构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还包括:

第一段顶出,以15-45kg/cm2的顶出压力控制顶出机构顶出;

第二段顶出,以20-45kg/cm2的顶出压力控制顶出机构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顶出机构顶出打印机底壳,使打印机底壳完成顶出脱模过程中,必然会承受一定的阻力;所述阻力主要来源于打印机底壳与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之间的作用力;因此,当且仅当所述顶出机构推动所述打印机底壳克服上述作用力,才能完成打印机底壳的顶出脱模。本发明中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通过控制顶出机构的在各段中的顶出压力,使打印机底壳与注塑模具脱模分离;进而有效保证了打印机底壳顺利顶出脱模;同时,也有效避免因顶出压力不当,损坏打印机底壳、顶出机构和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的结构,进而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2还包括:

第一段顶出,控制顶出机构的顶出距离为20-40mm;

第二段顶出,控制顶出机构的顶出距离为75-135mm。

可以理解,在顶出顶顶自所述注塑模具上顶出所述打印机底壳时,所述顶出机构承载所述打印机底壳相对所述注塑模具移动,完成打印机底壳的顶出脱模;本发明中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通过控制顶出机构的在各段中的顶出距离,进而有效保证了打印机底壳顺利与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脱离;同时,也有效避免因顶出距离不当,损坏打印机底壳、顶出机构和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的结构,进而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2之后,所述顶出机构保持当前位置0.5-1.5s。

在所述顶出机构顶出打印机底壳,即完成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时,所述打印机底壳暂时由所述顶出机构承载;可以理解,在完成顶出位置处短暂进行顶出停留,为取料设备取出顶出机构顶出的打印机底壳提供取料时间,进而完成打印机底壳的注塑加工。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2之后还包括:

步骤s13,以10-50mm/s的复位速度,控制顶出机构分1-2段复位。

可以理解,在顶出机构完成将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之后,在取料机构取出打印机底壳之后;所述顶出机构还要进行及时的复位操作,进而为注塑模具关模做好准备,即为下一打印机底壳注塑加工做好准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在控制顶出机构进行复位时,也要进行分段复位;进而有效保护顶出机构的结构完整性;同时,通过控制顶出机构复位速度,进一步保护了顶出机构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具体包括;

第一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20-50mm/s;

第二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10-45mm/s。

本发明中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在控制顶出机构进行复位时,在各段复位过程中,控制顶出机构以不同的复位速度进行复位;能够使所述顶出机构在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中精准复位;即使,顶出机构在复位时出现微小偏差,也能避免顶出机构与注塑模具各型芯机构发生碰撞摩擦,进而保护了顶出机构和注塑模具的各型芯结构,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还包括:

第一段复位,以25-55kg/cm2的复位压力控制顶出机构复位;

第二段复位,以25-45kg/cm2的复位压力控制顶出机构复位。

可以理解,本发明中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在控制顶出机构进行复位时;在各段复位过程中,控制顶出机构以不同的复位压力进行复位;进而在保证顶出机构能实现精准复位,进一步保护所述顶出机构和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延长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还包括:

第一段复位,控制复位机构的复位距离为10-70mm;

第二段复位,控制复位机构的复位距离为0-3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顶出机构进行复位时,控制第一段复位时,其复位距离较大,第二段复位距离较小,进而在第一段复位时实现顶出机构的初步复位,第二段复位时进行校正,进而实现顶出机构的精准复位,进而保护了顶出机构的结构完整性,延长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升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包括:

第一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20-30mm/s,顶出压力为25-35kg/cm2,顶出距离为25-35mm;

第二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25-35mm/s,顶出压力为30-35kg/cm2,顶出距离为85-12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通过控制各段顶出过程之中的顶出速度、顶出压力和顶出距离,进而有效的保证打印机底壳在与注塑模具各种型芯结构顺利脱开;同时,在此过程中也有效的保护了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和打印机底壳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

第一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30mm/s,顶出压力为35kg/cm2,顶出距离为30mm;

第二段顶出,顶出机构的顶出速度为30mm/s,顶出压力为35kg/cm2,顶出距离为8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s10,通过控制各段顶出过程之中的顶出速度、顶出压力和顶出距离,并且通过控制第一段顶出和第二段顶出过程中的顶出距离,进而在第一段顶出中使所述打印机底壳与所述注塑模具脱离,在第二段注塑模具顶出过程中,直接将打印机底壳顶出较大距离,进而有效的保护了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各型芯结构和打印机底壳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打印机底壳的注塑良品率。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具体包括:

第一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35mm/s,复位压力为35kg/cm2,顶出距离为30mm;

第二段复位,顶出机构的的复位速度为30mm/s,复位压力为35kg/cm2,复位距离为2mm。

需要说明的是,再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之前,所述顶出机构的顶出时间社会组为1.5s。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顶出机构各段复位过程中的复位速度和复位压力,进而有效保证顶出机构及时复位;并且,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控制顶出机构在第一段复位过程中复位距离,使顶出机构在第一段复位中基本完成复位,然后在通过控制的第二段复位过程中的复位距离,保证顶出机构精准复位;进而为注塑模具关模做好准备,也有效的保护了顶出机构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打印机底壳注塑的良品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底壳,用于组装打印机,其中,所述打印机底壳注塑时,由如本发明上述的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进而在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时,有效的保护的打印机底壳和注塑模具的结构完整性,提高打印机底壳注塑的良品率,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打印机底壳注塑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底壳及其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打印机底壳顶出脱模取出所述打印机底壳,其包括:检测注塑模具是否离开模;若是,控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以10-40mm/s的顶出速度,分1-2段顶出打印机底壳。可以理解,本发明上述打印机底壳注塑顶出脱模控制方法,通过分段顶出脱模,有效的保护的打印机底壳和注塑模具的结构完整性,提高打印机底壳注塑的良品率,延长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打印机底壳注塑成本。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