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9105发布日期:2020-05-08 17: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机构。



背景技术:

复合板(或板材)作为建筑材料,尤其是金属材质的复合板,具有传统木质材料更优的效果,如机械强度好,防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效果。

在复合板生产时,通常采用生产线进行生产,从卷装的原材料如铝板,经过生产后得到复合板如多维板,经过原料平展-成型-切割-成品输送等工序,现有的生产设备,加工后得到的复合板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加工生产多维板或蜂窝板等,需设置不同的生产线进行加工,存在占地面积大、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覆膜机构,对出模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面板覆膜,一方面,实现面板与粘膜的复合,另一方面实现对面板与粘膜作为整体结构,与出模板进行复合,为后面多维板进行定型时进一步提高出模板与面板连接的复合能力,即得到的多维板结构更为牢固,另一方面,该粘膜对面板的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覆膜机构,包括:

第三膜装置,用于粘膜一的放置和输送;

和/或,第四膜装置,用于粘膜二的放置和输送;

和,面板装置,用于面板的放置和输送;

和,第二复合装置,用于出模板与面板一和/或面板二的复合;

覆膜支撑座二,与机架相连,用于支撑所述的第三膜装置和/或第四膜装置和/或面板装置和/或第二复合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膜装置包括:

膜放置辊三,用于膜材料的放置;

膜支撑架三,用于支撑所述膜放置辊三,所述膜支撑架三设置成可调节结构,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调节;

膜导向辊三,用于将膜材料引导至第二复合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支撑架一、导向件一和导向通道一,所述调节支撑架一与膜支撑架三相连并用于支撑膜支撑架三,所述导向件一与调节支撑架一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一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支撑架一通过导向件一相对导向通道一滑动来调节所述调节支撑架一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膜支撑架三可相对第一调节装置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由第二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导向件二和导向通道二,所述导向件二与膜支撑架三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二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一上,并沿调节支撑架一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四膜装置包括:

膜放置辊四,用于膜材料的放置;

膜支撑架四,用于支撑所述膜放置辊四,所述膜支撑架四设置成可调节结构,通过第三调节装置调节;

膜导向辊四,用于将膜材料引导至第二复合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支撑架三、导向件三和导向通道三,所述调节支撑架三与膜支撑架四相连并用于支撑膜支撑架四,所述导向件三与调节支撑架三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三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并沿覆膜支撑座二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支撑架三通过导向件三相对导向通道三滑动来调节所述膜支撑架四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膜支撑架四可相对第三调节装置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由第四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四调节装置包括导向件四和导向通道四,所述导向件四与膜支撑架四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二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三上,并沿调节支撑架三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复合装置包括:

成对设置的复合导辊三和复合导辊四,所述复合导辊三和/或复合导辊四设置有导热源,之间形成有用于复合板输送的复合通道二;

复合支撑座二,用于支撑所述的复合导辊三和/或复合导辊四;

第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复合导辊三和/或复合导辊四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五调节装置包括导向件五和导向通道五,所述导向件五与复合导辊三和/或复合导辊四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五设置在复合支撑座二上,并沿复合支撑座二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面板装置包括:

面板支撑组件,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上,用于面板的放置,所述面板支撑组件可相对机架设置成调节结构;

面板脱膜组件,与面板支撑组件呈平行设置,用于面板上的保护膜去膜;

面板复合组件,用于面板与粘膜一和/或粘膜二的复合。

优选地,所述面板支撑组件包括:

面板放置辊,用于面板的套设放置;

面板放置组件,用于支撑面板放置辊,所述面板放置组件包括面板放置架和面板支撑架,所述面板放置辊与面板放置架相连并通过面板放置架进行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架用于支撑面板放置架,所述面板支撑架与机架相连;

面板调节组件,用于面板放置组件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面板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面板调节组件,设置在面板放置架的下方,用于面板放置架位置的调节,所述第一面板调节组件包括面板滑块和面板导轨,所述面板滑块与面板放置架相连,所述面板导轨设置在面板支撑架上并与面板支撑架相连,所述面板放置架通过面板滑块沿面板导轨进行滑动来调节面板放置架的位置;

第二面板调节组件,设置在面板支撑架的下方,用于面板支撑架位置的调节,所述第二面板调节组件包括与面板支撑架相连的滑动轮和滑槽以及用于驱动滑动轮滑动的面板驱动单元,所述面板驱动单元与面板支撑架相连,包括面板驱动件、面板导向杆、面板导向连接件以及用于支撑面板导向杆的面板支撑件,所述面板导向连接件的一端与面板导向杆相连,另一端与面板支撑架相连,所述面板驱动件与面板导向杆相连并可驱动面板导向杆的转动,带动面板支撑架沿机架进行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面板脱膜组件包括面板脱膜辊和用于支撑面板脱膜辊的脱膜支撑架,所述面板脱膜辊与面板放置辊呈平行设置,所述面板脱膜辊在面板放置辊的转动下反向驱动保护膜自面板上去膜。

优选地,所述面板复合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面板复合导辊,用于面板与粘膜一和/或粘膜二的复合;

面板复合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的面板复合导辊。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存装置包括储存架二和与储存架二相连的支撑架二,所述储存架二上形成有用于面板和/或膜材料储存的存放腔二,所述支撑架二可相对储存架二调节。

本发明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覆膜机构,一方面,实现面板与粘膜的复合,另一方面实现对面板与粘膜作为整体结构,与出模板进行复合,为后面多维板进行定型时进一步提高出模板与面板连接的复合能力,即得到的多维板结构更为牢固,另一方面,该粘膜对面板的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

(2)本发明的生产线,完成多维板从上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生产,全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维板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维板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覆膜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覆膜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第三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模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导向通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模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面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面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面板复合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面板复合组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面板复合组件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1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多维板生产线,主要用于多维板等复合板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其他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板的加工,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该生产线包括原料上料机构100、第一覆膜机构200、出模机构300、第一平整机构500、覆膜机构600、机架400、冷却机构700以及切割机构800,通过该生产线完成多维板的从上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生产,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在出模机构300成型后的出模板,再通过第一平整机构500实现了对出模板表面的平整后,出模板的上端面(也可以叫上表面)和/或下端面还需要附帖面板,故通过本实施例的覆膜机构600,实现对出模板的上下端面进行附帖面板,将出模板与面板进行挤压定型得到复合板,比如本实施例的多维板作为复合板通过该生产线生产可得。本实施中,覆膜机构600优选设置在第一平整机构500的下游,当第一平整机构500取消设置时,覆膜机构600可以等同设置在出模机构300的下游,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覆膜机构600包括第三膜装置51、第四膜装置52、面板装置53和第二复合装置55以及覆膜支撑座二54,将面板和粘膜输送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第三膜装置51和第四膜装置52以及面板装置53将面板和粘膜输送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借助导向组件将出模板输送和导向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故通过第二复合装置55进行复合后,出模板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贴附上面板和粘膜,再输送到复合加热装置6上进行加热,出模板的上下表面通过覆膜机构6005进行覆膜,该面板与出模板进行结合实现复合,加强复合板的稳固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膜装置51用于粘膜一的放置和输送,第四膜装置52用于粘膜二的放置和输送,面板和粘膜一、粘膜二通过第三膜装置51和第四膜装置52输送到面板装置53上,一方面实现面板与粘膜的合二为一,另一方面为面板和粘膜作为整体导向和输送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本实施例的第三膜装置51包括膜放置辊三511、膜支撑架三512、膜导向辊三513以及第一调节装置514,其中成卷的粘膜材料放置在膜放置辊三511上,膜放置辊三511通过膜支撑架三512进行支撑,膜支撑架三512优选设置在机架400上,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三511可设置成一个或多个,膜放置辊三511通过膜支撑架三512进行支撑,膜支撑架三512与第一调节装置514相连,并通过第一调节装置514与机架400或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第一调节装置514可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或机架400设置成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结构,本实施第一调节装置514优选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设置成可调节结构,用于膜放置辊三51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三51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需要,来适应膜材料的放置和输送。其中第一调节装置514包括调节支撑架一5141、导向件一5142和导向通道一5143,其中调节支撑架一5141与导向件一5142(可设置成滑块式)相连,导向通道一5143(即可设置成导轨式)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上,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三511和膜支撑架三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一5141的上方,且膜支撑架三与调节支撑架一5141相连,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三511通过调节支撑架一5141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膜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一5143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一5141的底部,导向件一5142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本实施例的导向通道一5143被设置类似导轨结构,如图11所示,所述导向件一5142包括连接部一51421和连接部二51422以及导向抵靠部一51423,所述连接部一51421的端面沿靠近连接部二51422的方向呈半径递减设置,所述连接部二51422的端面沿靠近连接部一51421的方向呈半径递减设置,由所述连接部一51421和连接部二51422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导向通道一5142相连的导向抵靠部一51423,所述导向通道一5143包括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以及导向支撑部一51433,所述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呈斜面设置,所述导向支撑部一由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的结合部形成;所述导向通道一包括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以及导向支撑部一51433,所述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呈斜面设置,所述导向支撑部一51433由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的结合部形成,从而导向件一的抵靠部一与导向通道一的导向支撑部一51433进行抵靠连接,且沿着导向通道一进行滑动来实现调节。结合形成本实施例的导向通道一5143,对应本实施例的导向件一5142被配置成导向轮结构,导向件一5142被设置与导向通道一5143相配合的槽型,用于卡持在导向部一51431和导向部二51432上,并可以相对导向通道一5143进行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的膜支撑架三512可相对第一调节装置514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由第二调节装置515进行调节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15包括导向件二5151和导向通道二5152,所述导向件二5151与膜支撑架三512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二5152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一5141上,并沿调节支撑架一5141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膜放置辊三51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三51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故本实施例的膜支撑架三512下方设置有导向件二5151,膜支撑架三512通过导向件二5151与调节支撑架一5141相连,调节支撑架一5141上设置有导向通道二5152,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三511通过膜支撑架三512相对调节支撑架一5141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膜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二5152设置在膜支撑架三512的底部,导向件二5151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上,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的膜支撑架三512可相对第七调节组件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用于膜放置辊三51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三51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故本实施例的膜支撑架三512下方设置有导向件二5151,膜支撑架三512通过导向件二5151与调节支撑架一5141相连,调节支撑架一5141上设置有导向通道二5152,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三511通过膜支撑架三512相对调节支撑架一5141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膜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二5152设置在膜支撑架三512的底部,导向件二5151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一5141上,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三51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膜放置辊三511的两端与膜支撑架三512相连并可相对膜支撑架三512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三511的两端通过转动轴与膜支撑架三512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膜放置辊三511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膜放置辊三511的转动方向与膜材料进给方向一致,从而驱动膜材料沿进给方向输送。

本实施例膜导向辊三513的两端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并可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膜导向辊三513的两端通过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膜导向辊三513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膜导向辊三513的转动方向与膜材料进给方向一致,从而膜材料在膜放置辊三511与膜导向辊三513的导向下,便于膜材料的导向,膜材料沿进给方向输送到面板装置53上与面板的表面进行覆膜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四膜装置52包括膜放置辊四521、膜支撑架四522、膜导向辊四523以及第三调节装置524,其中成卷的面板材料放置在膜放置辊四521上,膜放置辊四521通过膜支撑架四522进行支撑,膜支撑架四522优选设置在机架400上,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四521可设置成一个或多个,膜放置辊四521通过膜支撑架四522进行支撑,膜支撑架四522与第三调节装置524相连,并通过第三调节装置524与机架400或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第三调节装置524可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或机架400设置成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结构,本实施第三调节装置524优选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设置成可调节结构,用于膜放置辊四52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四52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需要,来适应膜材料的放置和输送。所述第三调节装置524包括调节支撑架三5241、导向件三5242和导向通道三5243,所述调节支撑架三5241与膜支撑架四相连并用于支撑膜支撑架四,所述导向件三5242与调节支撑架三5241相连,所述导向通道三5243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并沿覆膜支撑座二54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支撑架三5241通过导向件三5242相对导向通道三5243滑动来调节所述膜支撑架四的位置。其中调节支撑架三5241与导向件三5242(可设置成滑块式)相连,导向通道三5243(即可设置成导轨式)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上,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四521和膜支撑架四522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三5241的上方,且膜支撑架四522与调节支撑架三5241相连,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四521通过调节支撑架三5241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面板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三5243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三5241的底部,导向件三5242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的膜支撑架四522可相对第三调节装置524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由第四调节装置525进行调节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四调节装置525包括导向件四5251和导向通道四5252,所述导向件四5251与膜支撑架四相连,所述导向通道四5252设置在调节支撑架三5241上,并沿调节支撑架三5241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膜放置辊四52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四52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故本实施例的膜支撑架四522下方设置有导向件四5251,膜支撑架四522通过导向件四5251与调节支撑架八相连,调节支撑架八上设置有导向通道四5252,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四521通过膜支撑架四522相对调节支撑架八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膜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四5252设置在膜支撑架四522的底部,导向件四5251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上,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的膜支撑架四522设置为可调节结构,用于膜放置辊四521的位置调节,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膜放置辊四521的长度尺寸或位置,故本实施例的膜支撑架四522下方设置有导向件四5251,膜支撑架四522通过导向件四5251与调节支撑架四相连,调节支撑架四上设置有导向通道四5252,故本实施的膜放置辊四521通过膜支撑架四522相对调节支撑架四进行位置的调节,来实现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面板材料所需的放置位置。同样地,也可以将导向通道四5252设置在膜支撑架四522的底部,导向件四5251设置在调节支撑架四上,都能实现本实施例膜放置辊四521沿x方向(宽度方向)和y方向(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膜放置辊四521的两端与膜支撑架四522相连并可相对膜支撑架四522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膜放置辊四521的两端通过转动轴与膜支撑架四522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膜放置辊四521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膜放置辊四521的转动方向与膜材料进给方向一致,从而驱动面板材料沿进给方向输送。

本实施例膜导向辊四523的两端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并可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膜导向辊四523的两端通过与覆膜支撑座二54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膜导向辊四523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膜导向辊四523的转动方向与膜材料进给方向一致,从而膜材料在膜放置辊四521与膜导向辊四523的导向下,便于膜材料的导向,面板材料沿进给方向输送到面板装置53上与膜材料进行覆膜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14面板一和粘膜材料通过第三膜装置51,将面板一和粘膜输送到面板装置53上,面板一和粘膜一并通过该面板装置53进行结合,面板一和粘膜一合二为一后在该面板装置53的导向和输送下,面板一输送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以实现与出模板的一个表面的结合;同理,面板二和粘膜二通过第四膜装置52,将面板二和粘膜输送到面板装置53上,面板二和粘膜二并通过该面板装置53进行结合,面板二和粘膜二合二为一后在该面板装置53的导向和输送下,面板二输送到第二复合装置55上,以实现与出模板的另一个表面的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12所示,面板装置53包括面板支撑组件531、面板脱膜组件532和面板复合组件533,其中面板支撑组件531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上,用于面板的放置,所述面板支撑组件531可相对机架设置成调节结构;面板脱膜组件532与面板支撑组件531呈平行设置,用于面板上的保护膜去膜;面板复合组件533,用于面板与粘膜一和/或粘膜二的复合。本实施例中,面板在外购或自加工后,一般表面会贴附上用于保护面板的保护膜,防止面板在运输或搬运或加工过程中,表面损伤,故一般在出厂前会贴附保护膜,本实施例中,面板在与出模板进行复合时,需要在复合加热装置中以及后续的平整组件中进行加热复合和平整,表面的保护膜无法经受住临界值温度的加工,若保留在面板上,对面板与复合板的复合有影响,且加工得到的多维板,也会因为保护膜的保留存在质量瑕疵问题,故通过在面板与出模板进行复合压制前,还需要对面板表面的保护膜进行脱膜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面板支撑组件531包括面板放置辊5311、面板放置组件5312和面板调节组件5313,其中面板放置辊5311用于面板的套设放置;面板放置组件5312用于支撑面板放置辊5311,所述面板放置组件5312包括面板放置架5314和面板支撑架5315,所述面板放置辊5311与面板放置架5314相连并通过面板放置架5314进行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架5315用于支撑面板放置架5314,所述面板支撑架5315与机架相连;面板调节组件5313,用于面板放置组件5312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面板放置组件5312用于支撑面板放置辊5311,所述面板放置组件5312包括面板放置架5314和面板支撑架5315,所述面板放置辊5311与面板放置架5314相连并通过面板放置架5314进行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架5315用于支撑面板放置架5314,所述面板支撑架5315与机架相连。面板调节组件5313,用于面板放置组件5312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面板放置辊5311用于面板的放置,面板放置辊5311可设置转动轴式结构,即将面板整卷套设在该面板放置辊5311上,也可以是面板放置辊5311设置成两段结构,用于套设在面板的中空结构中,用于起到支撑面板的作用。面板放置组件5312包括面板放置架5314和面板支撑架5315,面板套设在面板放置辊5311上,面板放置辊5311通过面板放置架5314进行支撑,面板放置架5314和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并通面板支撑架5315与机架1000相连,面板放置架5314和面板支撑架5315都可相对机架进行调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滑动调节到所需的位置,另一方面可根据面板支撑组件531的需要与否,将面板支撑组件531调节到收纳位置进行放置,面板支撑组件531本身放置位置可以用于其他板材的加工放置,本实施例的面板放置辊5311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可绕面板放置架5314进行转动,辅助面板沿进给方向的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调节组件5313,用于面板放置组件5312沿竖直和/或水平方向进行调节。所述面板调节组件5313包括第一面板调节单元和第二面板调节单元,第一面板调节单元设置在面板放置架5314的下方,用于面板放置架5314位置的调节,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调节单元包括面板滑块5316和面板导轨5317,所述面板滑块5316与面板放置架5314相连,所述面板导轨5317设置在面板支撑架5315上并与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所述面板放置架5314通过面板滑块5316沿面板导轨5317进行滑动来调节面板放置架5314的位置。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调节单元设置在面板支撑架5315的下方,用于面板支撑架5315位置的调节,所述第二面板调节单元包括与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的滑动轮5318和滑槽5319以及用于驱动滑动轮5318滑动的面板驱动单元3,所述面板驱动单元3与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包括面板驱动件31、面板导向杆32、面板导向连接件33以及用于支撑面板导向杆32的面板支撑件34,面板支撑件34可设置成与机架相连,所述面板导向连接件33的一端与面板导向杆32相连,另一端与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所述面板驱动件31与面板导向杆32相连并可驱动面板导向杆32的转动,带动面板支撑架5315沿机架进行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脱膜组件532包括面板脱膜辊5321和脱膜支撑架5322,脱膜支撑架5322可以与面板放置辊5311相连,也可以与面板支撑架5315相连,其中脱膜支撑架5322用于支撑面板脱膜辊5321,面板脱膜辊5321与面板放置辊5311呈平行设置,本实施例的面板脱膜辊5321在面板放置辊5311的转动下反向驱动保护膜自面板上去膜,无需外界动力的辅助,直接通过该面板放置在面板放置辊5311上转动时,产生的力辅助带动该面板脱膜辊5321进行转动来完成对面板上的保护膜的脱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复合组件533用于面板与粘膜的复合,本实施例的面板复合组件533包括至少一个面板复合导辊5331和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面板复合导辊5331用于面板与粘膜一和/或粘膜二的复合,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用于支撑所述的面板复合导辊5331,本实施例的面板复合导辊5331可设置成可调节结构,即相对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进行位置的调节,来适应不同面板的复合。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模板的两面都需要与面板进行复合,故本实施例的面板复合导辊5331同时作业,且为了同步完成复合,面板复合导辊5331设置成两个,即上面板和下面板分别同时与粘膜一和年末而进行复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面板装置53设置的导向单元,用于面板或粘膜的导向,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组件1包括导向棍一11和导向支撑件一12,本实施例的导向棍一11可设置成一个或多个,主要用于粘膜一的导向,一方面起到牵引的作用,另一方面将粘膜一进行平展,更好地与上面板进行复合,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棍一11通过导向支撑件一12进行支撑,本实施例的导向支撑件一12与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和/或机架700相连,导向支撑件一12可相对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和/或机架700设置成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结构,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导向辊一的长度尺寸,来适应板材的伸展输送。本实施例导向棍一11的两端与导向支撑件一12相连并可相对导向支撑件一12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导向棍一11的两端通过转动轴与导向支撑件一12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导向辊一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导向辊一的转动方向与板材进给方向一致,从而驱动板材沿进给方向进行上料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面板装置53设置的导向单元,用于面板或粘膜的导向,如图5所示,第二导向组件2包括导向棍二21和导向支撑件二22,本实施例的导向棍二21可设置成二个或多个,主要用于粘膜二的导向,一方面起到牵引的作用,另一方面将粘膜二进行平展,更好地与上面板进行复合,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棍二21通过导向支撑件二22进行支撑,本实施例的导向支撑件二22与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和/或机架700相连,导向支撑件二22可相对面板复合支撑架5332和/或机架700设置成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结构,比如根据板材的型号尺寸,可及时调节导向辊二的长度尺寸,来适应板材的伸展输送。本实施例导向棍二21的两端与导向支撑件二22相连并可相对导向支撑件二22进行转动,故本实施例的导向棍二21的两端通过转动轴与导向支撑件二22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导向辊二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导向辊二的转动方向与板材进给方向二致,从而驱动板材沿进给方向进行上料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设置有第二储存装置208,用于膜材料的储存,可及时和快速满足对膜材料的需要,本实施例的包括储存架二2081和与储存架二2081相连的支撑架二2082,所述储存架二2081上形成有用于膜材料和/或面板储存的存放腔二,所述支撑架二2082可相对储存架二2081调节。膜材料和/或面板放置在该存放腔二中,来及时满足加工生产过程中对膜材料的进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2-14所示,第二复合装置55包括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复合支撑座二555以及第五调节装置553,本实施例的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复合支撑座二555相连,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可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优选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的转动方向与出模板进给方向一致,即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在同步转动下产生的牵引力方向一致,从而面板一和面板二在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的受力作用下,出模板的上、下表面与面板一和面板二进行复合,实现面板一和面板二贴附到出模板的表面,完成复合板的面板与出模板的结合。本实施例的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设置有导热源,在供电或其他供热元的作用下,对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进行输入动力,实现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的导热,从而多维板与面板在复合导辊三551与复合导辊四552的受力与对面板进行受热的双重作用下,来完成出模板与面板的复合。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之间形成供复合板输送的复合通道二554,复合通道二554与多维板以及面板结合后的厚度相当,为更好地实现面板一和面板二与出模板的结合,当出模板和面板一、面板二同步输送到复合通道二554内时,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对出模板和面板进行挤压等,来实现复合板的定型。当面板一、面板二分别通过面板装置53输送到复合通道二554的入口,同时,多维板也导向装置输送或牵引到复合通道二554的入口,在通常下,用于对出模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进行覆膜的面板一和面板二与多维板同步进行输送到复合通道二554的入口,然后再经过复合导辊三551、复合导辊四552在动力源下产生的牵引力和挤压力,出模板和面板一、面板二在受到挤压力后进行结合,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进给方向进行连续输送和进给,从而完成整个复合板的复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还可以相对覆膜支撑座二54进行高度或者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本实施例的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通过第五调节装置553进行调节,本实施例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的调节选取竖直方向位置的调节为例进行说明,竖直方向的调节,可以调整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的高度,以适应各种长度或宽度或厚度等型号的板材的复合,还可以通过调节复合导辊三551与复合导辊四552之间形成的复合通道二554的尺寸,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的覆膜。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调节装置553包括导向件九5531(可设置成滑块式)和导向通道九5532(可设置成导轨式)以及操作件九,本实施例的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与导向件九5531相连,导向通道九5532设置在覆膜支撑座二54上,并沿覆膜支撑座二54的长度方向设置,即从上往下设置具有长度相当的导向通道九5532,在驱动力的驱动下,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与导向件九5531作为整体可沿导向通道九5532滑动到所需的位置,来实现对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位置的调节。本实施例的操作件九可以设置为手动或自动操作结构,以便于对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位置的调节,也可以是手动和自动操作结构的组合,在自动调节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位置的前提下,操作件九再配置手动操作结构,能更精准调节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的位置,故本实施例的复合导辊三551和/或复合导辊四552通过操作件九的操作调节,来调到所需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经过上述覆膜机构600得到的复合板,再通过生产线中的复合加热装置6用于对复合后的多维板进行加热,多维板经过上游的第二复合组件的复合,再通过该复合加热组件的加热升温,对出模板与面板之间的粘膜进一步进行融化,从而多维板再通过复合平整装置7对多维板的上下表面进行平整,让出模板与面板更好地进行压制复合,得到牢固性好的多维板。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加热装置6包括复合加热组件和复合加热支撑架,本实施例的复合加热支撑架与机架400相连,用于支撑复合加热组件。复合加热组件设置成温度可调节的结构,可根据不同型号的多维板的需要,适时调整该复合加热组件的温度,其目的是让出模板与面板之间的粘膜得到更好的融化,进而将出模板与面板进行复合定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