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2114发布日期:2020-06-23 19:2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标牌制造制作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标牌是用于识别汽车车辆的标牌,用于悬挂在汽车车辆上。

随着技术发展,尤其是汽车制造的发展,目前的汽车标牌大多采用水电镀或者喷漆等工艺制成。通过该工艺制造的汽车标牌颜色单调且颜色呆板。因现有技术公开的汽车标牌无法实现变色,造成汽车标牌较为单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机加热至230±10℃,模具加热至75-85℃,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15-25μm;65±5℃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0-55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处理55-65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0-15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0-15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4-6mm。

优选地,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退镀槽液成分为naoh,浸泡时间为10min。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6-0.8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0-15cm,运速10-15cm/s,沿基材往复2-3次。

优选地,丝印层为黑色,对比漆层为红色。

优选地,步骤6中烘干处理温度为52℃,烘干处理时间为60min。

优选地,步骤7后对基材背面整体喷银色保护漆层,厚度为10-15μ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通过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真空电镀、阻镀、退镀、初次丝印、二次丝印、喷对比漆成功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本发明公开的制备工艺方法,不仅方法简洁、简单,且制备工艺高效,汽车标牌能够长时间实现双色渐变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注塑机加热至230℃,模具加热至75℃,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基材层的厚度为6mm)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6-0.8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5cm,运速15cm/s,沿基材往复2次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25μm;65℃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槽液为naoh溶液),浸泡时间为10min,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层为黑色),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2℃的条件下烘干处理60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对比漆层为红色);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5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5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实施例2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注塑机加热至240℃,模具加热至85℃,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基材层的厚度为4mm)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6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5cm,运速10cm/s,沿基材往复3次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25μm;70℃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槽液为naoh溶液),浸泡时间为10min,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层为黑色),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5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处理65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对比漆层为红色);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4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5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实施例3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注塑机加热至235℃,模具加热至80℃,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基材层的厚度为5mm)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6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2cm,运速12cm/s,沿基材往复2次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25μm;62℃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槽液为naoh溶液),浸泡时间为10min,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层为黑色),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0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处理55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对比漆层为红色);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4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4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实施例4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注塑机加热至240℃,模具加热至83℃,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基材层的厚度为5mm)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6-0.8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2cm,运速13cm/s,沿基材往复2-3次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20μm;64℃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槽液为naoh溶液),浸泡时间为10min,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层为黑色),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3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处理55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对比漆层为红色);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5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5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实施例5

一种双色渐变效果的汽车标牌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以及基材前处理:

选用透明材料(注塑用透明材料为pmma),注塑机加热至235℃,模具加热至78℃,注塑完成后在80℃温度下进行烘烤2h,将基材(基材层的厚度为4mm)悬挂在真空设备的工件架上,除尘除静电;采用静电枪除静电除尘,静电枪气压0.7mpa,枪头与基材距离10cm,运速10cm/s,沿基材往复3次

步骤2、真空电镀:

装入蒸发丝,抽真空,真空度达到8×10-3pa后开启电源,第一阶段电压控制在5±0.5v,时间10±1s,清洗产品表面杂质;第二阶段电压控制在6±0.5v,时间6±1s,使蒸发丝熔融;第三阶段电压7±0.5v,时间6±1s,蒸发丝升华成气态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步骤3、阻镀:

将真空镀层需要保留的图案上涂上阻镀漆,膜厚15μm;70℃条件下烘烤2h以上;

步骤4、退镀:

将基材浸入褪镀槽液中(退镀槽液为naoh溶液),浸泡时间为10min,退镀完成后取出清洗;

步骤5、初次丝印:

对基材背面部分区域进行丝印(丝印层为黑色),丝印完成后在60℃下烘烤30min;

步骤6、二次丝印:

将步骤5中初次丝印完毕的基材放入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中,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在基材背面部分上再印刷反光涂层保护层,反光涂层保护层印刷上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刷完毕后,送入电热烘干机,在温度为55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处理65min;

步骤7、喷对比漆:对基材背面整体区域喷对比漆层(对比漆层为红色);

由基材背面向正面一侧依次为10μm厚的对比漆层和10μm厚的丝印层、与所述对比漆层和所述丝印层相对的真空镀层、透明的基材层,基材正面与侧面相交处平滑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