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3593发布日期:2019-09-03 19:3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机发泡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中,新型聚氨酯建筑板材因为具有保温性能好、生产方便、安装容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新型聚氨酯建筑板材通过履带机发泡线加工制作而成,履带机发泡生产线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在行业内这种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传统的发泡线控制方式就是有一个专人在观察发泡线,然后在按实际情况去控制双履带机的速度,这样的控制方式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人工检测的精度较低;

2.在生产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调整不及时而导致发泡线偏移,出现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发泡线控制方式就是有一个专人在观察发泡线,然后在按实际情况去控制双履带机的速度,这样的控制方式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人工检测的精度较低,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调整不及时而导致发泡线偏移,出现质量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包括下支架、下支架中间所设的下履带机、下履带机端部所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I、下支架侧面所固定安装的液压缸、液压缸端面所固定连接的上支架、上支架中间所设的上履带机、上履带机端部所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II与下支架前端所设的传送架,所述传送架的主体为两端相贯通的箱体结构,且在传送架的上端倾斜设置有与上履带机的前端相抵的板状结构的上钢板,所述传送架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与下履带机的前端相抵的板状结构的下钢板,所述传送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框体结构的监测框,且在监测框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状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

所述传送架的侧面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主体为箱体结构的控制箱,且在控制台的上端面上嵌配有工控面板,所述控制箱的中间均布设有板状结构的固定板,所述控制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箱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放大器I,且在控制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伺服放大器II。

优选的,所述监测框的位置在下钢板的上方,且监测框的中心距离下钢板上端面的距离为200mm。

优选的,所述工控面板为一体焊接成型的金属箱体,所述固定板与工控面板的内侧面焊接固定在一起,且固定板之间的间隔大小为320mm。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在传送架的左右两侧成对称结构,且支撑板的上端面与监测框的下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在传送架的左右两侧成对称分布,且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激光射线保持同轴。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II与伺服放大器I相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I与伺服放大器II相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工控面板、伺服放大器I、伺服放大器II分别与PLC控制器相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对发泡线进行实时监控测量,并将测量的信号经过采样、滤波与计算后,得出准确的信号,然后再反馈给PLC控制器,这种检测方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再由PLC控制器将信号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将对比后的逻辑结果转化成可执行的信号,并由PLC控制器分别传输给伺服放大器I与伺服放大器II,通过伺服放大器I与伺服放大器II调整控制伺服电机II与伺服电机I的转速,进而完成对整个履带机速度的控制,保证了发泡线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下支架;2、下履带机;3、伺服电机I;4、液压缸;5、上支架;6、上履带机;7、伺服电机II;8、传送架;9、控制台;10、上钢板;11、下钢板;801、监测框;802、支撑板;803、激光测距传感器;901、工控面板;902、控制箱;903、固定板;904、PLC控制器;905、伺服放大器I;906、伺服放大器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履带机速度发泡线,包括下支架1、下支架1中间所设的下履带机2、下履带机2端部所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I 3、下支架1侧面所固定安装的液压缸4、液压缸4端面所固定连接的上支架5、上支架5中间所设的上履带机6、上履带机6端部所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II 7与下支架1前端所设的传送架8,传送架8的主体为两端相贯通的箱体结构,且在传送架8的上端倾斜设置有与上履带机6的前端相抵的板状结构的上钢板10,传送架8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与下履带机2的前端相抵的板状结构的下钢板11,传送架8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框体结构的监测框801,且在监测框801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板状结构的支撑板802,支撑板8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803,此处激光测距传感器803可选为SW-LDS50A型激光测距传感器;

传送架8的侧面设有控制台9,控制台9的主体为箱体结构的控制箱902,且在控制台9的上端面上嵌配有工控面板901,此处工控面板901可选为SK-12GB型液晶触控电脑电视一体机,控制箱902的中间均布设有板状结构的固定板903,控制箱9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904,此处PLC控制器904可选为FX3U-48MR/ES-A型PLC编程控制器,控制箱90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放大器I 905,且在控制箱90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伺服放大器II 906,其中,伺服放大器I 905与伺服放大器II 906可选为A06B-6141-H011型伺服放大器。

进一步的,监测框801的位置在下钢板11的上方,且监测框801的中心距离下钢板11上端面的距离为200mm,当激光测距传感器803在支撑板802上透过监测框801正好能够检测到发泡线的中间到传送架8内壁两侧的距离,进而能够比较准确的测定发泡线在下履带机2与上履带机6之间的输送状态。

进一步的,工控面板901为一体焊接成型的金属箱体,固定板903与工控面板901的内侧面焊接固定在一起,且固定板903之间的间隔大小为320mm,这种结构使得控制台9具有足够的强度,进而提高控制台9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支撑板802在传送架8的左右两侧成对称结构,且支撑板802的上端面与监测框801的下端面相平齐,这种设置降低了激光测距传感器803的安装误差,提高了激光测距传感器803的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激光测距传感器803在传送架8的左右两侧成对称分布,且激光测距传感器803的激光射线保持同轴,这种设置降低了激光测距传感器803的测量误差,进一步的提高了激光测距传感器803的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II 7与伺服放大器I 905相电性连接,伺服电机I 3与伺服放大器II 906相电性连接,进而可以通过伺服放大器I 905控制伺服电机II 7的转速,通过伺服放大器II 906控制伺服电机I 3的转速。

进一步的,激光测距传感器803、工控面板901、伺服放大器I 905、伺服放大器II 906分别与PLC控制器904相电性连接,其中,通过工控面板901对PLC控制器904进行程序编写,对整个发泡线的距离进行设定。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在工控面板901的界面内完成对PLC控制器904的编程设定,即在PLC控制器904内标定一个发泡线距离的测量基准,其次,激光测距传感器803、PLC控制器904、伺服放大器I 905与伺服放大器II 906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这个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803实时监控并检测发泡线在传送架8内的距离,而激光测距传感器803所采集的距离信号则通过采样,滤波,计算得出准确的距离信号,然后再反馈到PLC控制器904内并与标定的测量基准进行对比,而对比后的逻辑结果则转化成可执行的信号,然后由PLC控制器904分别传输到伺服放大器I 905与伺服放大器II 906内,通过伺服放大器I 905与伺服放大器II 906调节控制伺服电机II 7与伺服电机I 3的转速,进而完成对上履带机6与下履带机2运转速度的控制,最终保证了发泡线的稳定运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