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变型喷头。
背景技术:
熔丝沉积成型(fdm)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最有前途的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fdm成型工艺是一种不依靠激光作为成型能源,熔丝沉积成型机构包括三轴运动机构、送丝机构、打印喷头及控制机构,而将各种丝材加热熔化的成型方法,其工作过程为首先用供丝机构把丝状热塑性材料送进喷头,在喷头中把丝状热塑性材料加入到熔融态,之后熔融态的丝状材料从喷头中挤压出来,之后随着喷头的运动,熔融态的丝状材料根据计算机给出的截面轮廓信息选择性地涂覆在工作台的制件基座上,并快速冷却固化,一层完成之后喷头上升一个层高,再进行下一层的涂覆,以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
但是现有的打印喷头的挤料喷嘴内径截面形状只有固定的圆形,单位时间内喷嘴喷丝的体积是固定的。由于喷嘴内径截面面积的不可调,我们不能控制3d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和速度,然而针对不同的打印目的和不同的打印区域,需要不同的打印精度和速度,即使是同一模型,模型内部和边缘也有不同的精度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变型喷头,便于根据不同的打印目的和打印区域调整喷头喷丝的体积,适应不同的打印精度和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3d打印喷头无法调整喷出原料的流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变型喷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变型喷头,包括和储存有原料的储料箱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竖直向下设置,所述进料管下端依次连接有连通管和用于喷出原料的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连通管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通管和出料管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通管内倾斜向下铰接有多个挡料片,所述挡料片周向设置,所述进料管内还设有环形的套圈,所述套圈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设在进料管内侧,所述套圈的宽度相对于进料管的管径应当尽可能的小,便于原料通过,避免套圈挡住原料,套圈的宽度相对于进料管的管径之间的比例为1:100,所述套圈下端铰接有和挡料片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远离套圈的一端和对应的挡料片中部相铰接,所述进料管内还对称地竖直设有两个条形滑槽,所述套圈两侧各设有一个和条形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进料管内还设有用于带动套圈升降的升降机构,具体的,升降机构带动套圈沿着条形滑槽升降,套圈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料片绕着挡料片和连通管的铰接点旋转,挡料片往下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的流量增大,从而使得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增加,挡料片往上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的流量减小,从而使得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减少,通过调节挡料片,实现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地竖直设在进料管内的两个电机,每个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杆,每个螺杆和套圈螺纹连接且贯穿套圈,具体的,电机旋转,螺杆带动套圈沿着条形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内侧和进料管通过螺纹相连接,具体的,当升降机构无法工作时,可以手动旋转连通管,在连通管相对于进料管的位置关系改变时,挡料片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绕着挡料片和连通管的铰接点旋转,在挡料片往上旋转或往下旋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喷头单位时间喷出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或者出料管上设有把手,设置把手便于手动旋转连通管,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套圈沿着条形滑槽升降,套圈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料片绕着挡料片和连通管的铰接点旋转,挡料片往下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的流量增大,从而使得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增加,挡料片往上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的流量减小,从而使得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减少,通过调节挡料片,实现出料管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通过电机旋转,电机通过螺杆带动套圈沿着条形滑槽滑动,套圈带动连接杆升降,连接杆带动挡料片绕着挡料片和连通管的铰接点旋转;
3、本实用新型的连通管内侧和进料管通过螺纹相连接,使得升降机构无法工作时,能够通过转动连通管,使得挡料片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可以绕着挡料片和连通管的铰接点旋转,之后通过挡料片的不同位置实现对喷头单位时间喷出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便于手动旋转连通管,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出料管、2-连通管、3-挡料片、4-连接杆、5-进料管、6-套圈、7-把手、8-电机、9-螺杆、10-条形滑槽、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到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变型喷头,包括和储存有原料的储料箱相连通的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竖直向下设置,所述进料管5下端依次连接有连通管2和用于喷出原料的出料管1,所述进料管5和连通管2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通管2和出料管1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通管2内倾斜向下铰接有多个挡料片3,所述挡料片3周向设置,所述进料管5内还设有环形的套圈6,所述套圈6通过焊接方式设在进料管5内侧,套圈6的宽度相对于进料管5的管径之间的比例为1:100,避免套圈6挡住原料,所述套圈6下端铰接有和挡料片3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杆4,每个连接杆4远离套圈6的一端和对应的挡料片3中部相铰接,所述进料管5内还对称地竖直设有两个条形滑槽10,所述套圈6两侧各设有一个和条形滑槽10相配合的滑块11,所述进料管5内还设有用于带动套圈6升降的升降机构,具体的,升降机构带动套圈6沿着条形滑槽10升降,套圈6通过连接杆4带动挡料片3绕着挡料片3和连通管2的铰接点旋转,挡料片3往下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2的流量增大,从而使得出料管1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增加,挡料片3往上旋转时,原料通过连通管2的流量减小,从而使得出料管1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减少,通过调节挡料片3,实现出料管1单位时间喷出的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地竖直设在进料管5内的两个电机8,每个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杆9,每个螺杆9和套圈6螺纹连接且贯穿套圈6,具体的,电机8旋转,螺杆9带动套圈6沿着条形滑槽10滑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所述连通管2内侧和进料管5通过螺纹相连接,具体的,当升降机构无法工作时,可以手动旋转连通管2,在连通管2相对于进料管5的位置关系改变时,挡料片3在连接杆4的作用下,绕着挡料片3和连通管2的铰接点旋转,在挡料片3往上旋转或往下旋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喷头单位时间喷出原料的多少的调节。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所述连通管2或者出料管1上设有把手7,设置把手7便于手动旋转连通管2,方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