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开模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3725发布日期:2019-12-06 18:55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开模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机熔胶螺杆。
背景技术
:机铰式锁模结构的注塑机一直有其独特的优势,较小直径的油缸产生的力,通过机铰的放大变成较大的力作用于锁模二板,从而满足所需的锁模力和较快的开合模速度,其从锁模开始到开模结束,中间至少需要经过慢合模—快合模—慢合模—高压锁模—多级注射—多级保压—预塑—冷却定型—慢开模—快开模—慢开模—顶出等动作,每个动作中对于压力和速度均有不同的要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对注塑机速度与噪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速度与噪音、冲击本是相随相行的,有多大的速度就会相应产生多大的噪音与冲击。现有的机铰式锁模结构的注塑机(现有的控制油路见图1),由于没有一个反作用力作用于油缸活塞,会在开模的慢速段动作和减速段动作中产生较大的液压冲击力,导致机器产生震动及噪音,影响机器的稳定性和寿命,导致工作环境的噪音加大;且开模慢速段速度过快,开模终止位置的偏差较大、重复精度较差,难以控制,容易拉伤塑料产品的表面,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此外,开模终止位置偏差大,导致机械手取塑料产品时不能准确定位,降低生产效率;且现有控制油路中的插装阀难以控制,在快速锁模时,难以增加无杆腔的进油量,锁模动作的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开模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控制油路冲击力大和开模终止位置偏差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开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开模油缸、与开模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的第一油路和与开模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的第二油路,还包括第一电液方向阀和第二电液方向阀,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的a1接口与第二油路和第二电液方向阀的p2接口连接,b1接口与第一油路连接,p1接口与动力油源p通过供油油路连接,t1接口与第二电液方向阀的b2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液方向阀的a2接口、t2接口均与油箱t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油箱t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回油油路310,所述第一回油油路上装有开关阀和节流阀。所述开关阀采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a3接口和p3接口均与第二油路一侧的第一回油油路连接,其b3接口和t3接口均与油箱t一侧的第一回油油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液方向阀的a2接口、t2接口均通过第二回油油路连接至油箱t。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和第二电液方向阀的动力利用系统本身的液压动力。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和第二电液方向阀的两端与动力油源p和油箱t之间均装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阀在开模慢速段与开模减速段利用调节回油流量的大小来调节缓冲,由于节流产生的背压作用于活塞,从而对机铰运动有缓冲作用,且由于节流阀只控制通过油量的大小,不存在开与关的动作,机铰的运动连贯,平稳过渡,大大减少开模慢速段与减速段的冲击,可有效的降低机器震动,而且通过调节节流阀可提高开模终止位置的精确度,保障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将现有油路中的插装阀全部改成电液方向阀,较之插装阀更加易于控制,且在快速锁模时,可在动力源p的供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无杆腔的进油量,加快锁模动作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系统自身液压动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3,一种注塑机开模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开模油缸100、与开模油缸100的有杆腔110连接的第一油路200和与开模油缸100的无杆腔120连接的第二油路300,还包括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和第二电液方向阀500,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400的a1接口与第二油路300和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p2接口连接,b1接口与第一油路200连接,p1接口与动力油源p通过供油油路210连接,t1接口与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b2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a2接口、t2接口均通过第二回油油路320与油箱t连接,所述第二油路300与油箱t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回油油路310,所述第一回油油路310上装有开关阀600和节流阀700;具体地,所述开关阀600采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a3接口和p3接口均与第二油路300一侧的第一回油油路310连接,其b3接口和t3接口均与油箱t一侧的第一回油油路310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来控制开模和锁模,在开模慢速段时,控制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动作,使其p1接口与b1接口连通、a1接口与t1接口连通,控制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p2接口与b2接口连通、a2接口与t2接口连通,开关阀600的p3接口与b3接口连通、a3接口与t3接口连通,也即第二电液方向阀500呈断开状态,开关阀600呈打开状态,动力油源p经供油油路210从p1接口流入、b1接口流出,并经第一油路200进入开模油缸100的有杆腔110,推动活塞130沿开模方向动作,活塞130带动活塞杆140开始慢速开模,此时,活塞130压缩无杆腔120,经第二油路300向外排油,无杆腔120排出的油只能通过开关阀600从节流阀700回到油箱t,对机铰的运动有缓冲作用,而且动作连贯,便于平缓过渡到开模快速段。而在开模快速段时,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和开关阀6保持不变,控制第二电液方向阀500动作,使其p2接口与a2连通、b2接口与t2接口连通,无杆腔120排出的油分别从a2接口经第二回油油路320、以及经第一回油油路310从开关阀600和节流阀700,两路回流,快速回油至油箱t,可有效的提高开模速度。开模减速段重复开模慢速段的动作,直至开模终止。通过节流阀700在开模慢速段与开模减速段利用调节回油流量的大小来调节缓冲,由于节流产生的背压作用于活塞130,从而对机铰运动有缓冲作用。且由于节流阀700只控制通过油量的大小,不存在开与关的动作,机铰的运动连贯,平稳过渡,大大减少开模慢速段与减速段的冲击,可有效的降低机器震动,而且通过调节节流阀700可提高开模终止位置的精确度。在快速锁模时,则控制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动作,使其p1接口与a1接口连通、b1接口与t1接口连通,控制第二电液方向阀500动作,使其p2接口与b2接口连通、a2接口与t2接口连通,开关阀600则断电复位断开第一回油油路310,动力油源p经供油油路210从p1接口流入、a1接口流出,并经第二油路300进入开模油缸100的无杆腔120,推动活塞130沿锁模方向动作,活塞130带动活塞杆140开始快速锁模,此时,活塞130压缩有杆腔110,经第一油路200排油,有杆腔110排出的油经b1-t1-b2-p2流出与a1流出的油合流进入无杆腔120,从而在动力源p的供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无杆腔120的进油量,加快锁模动作的速度,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动力源p的动力,无需加大功率,有效的节省资源和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和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动力利用系统本身的液压动力,在所述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和第二电液方向阀500的两端与动力油源p和油箱t之间均装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00,通过两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00根据各阶段的控制动作向第一电液方向阀400和第二电液方向阀500提供切换阀位的动力,无需再另设液压源。申请人在试验时,将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高速机k568l-x上,并在机器装上模具模拟正常的生产状态,并将机器开模参数调至下表所示:参数慢速中速快速低压高压压力(bar)3050505050速度(m/s)2050606550位置(mm)430.380.300.250.10.0将锁模参数调至下表所示:参数慢速中速快速低压高压压力(bar)80804010175速度(m/s)7070501070位置(mm)420.100.15.01.80.0试验过程机器开模、锁模动作平稳,较之未改油路前,震动大大降低,下表是机器运行位置记录表,详细记录了开模终止位置(单位:mm):序号射胶e转保压熔胶e松退e开模e50069.269.3103.5113.4456.649969.469.4103.2113.3456.349869.169.2103.3113.5456.549769.569.5103.7113.5455.949669.569.5103.4113.8457.149569.569.5103.5113.1455.749469.469.4103.5113.3456.349369.369.3103.4114.1456.249269.269.5103.0113.4454.849169.669.6103.4113.3455.8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开模终止位置精确,达到±1.5mm偏差的精度,符合机械手的使用标准。综上所述,改良后的开模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应用到注塑机的研发或改款设计中,具有开锁模平稳定,提高开模终止位置精确度的效果。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