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片挤出机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8812发布日期:2020-01-24 12:1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片挤出机螺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特别涉及一种胶片挤出机螺杆。



背景技术:

挤出螺杆是外表面切有螺旋槽的圆柱或者切有锥面旋槽的圆锥。挤出螺杆多用于塑料成型设备,如塑料型材挤出机,注塑机等。挤出螺杆的作用是使胶料随挤出螺杆放置运动逐渐变为直线运动,向机头方向推移,并与机身相配合,压缩生热、软化搅拌,混合胶料,挤出螺杆和机筒是塑料成型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加热挤出塑化的部份,是塑料机械的核心。

目前,胶片一般采用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者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胶片,无论pvb与eva胶片,他们在耐老化性能,与玻璃粘接性能以及抗冲击强度方面都存在使用局限性;因此现有的胶片改用由离子型聚合物(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商品名称sgp或kgp,ssgp)的材质制成的胶片,而制成胶片的kgp胶料在生产过程中,由挤出螺杆挤出时会因为在机筒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黄变,严重影响胶片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挤出螺杆和机筒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品质量的胶片挤出机螺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胶片挤出机螺杆,包括机筒和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设在机筒内,所述挤出螺杆采用六段式结构,依次为送料段、融熔段、建压段、卸压排气段、重建压段和计量段,并分别设有螺棱,所述机筒按送料段至计量段方向均匀设置七个温度探测孔,第三个温度探测孔和第四个温度探测孔之间设有第一压力探测孔,第四个温度探测孔和第五个温度探测孔之间设置排气口和第二压力探测孔,第六个温度探测孔和第七个温度探测孔之间设有第三压力探测孔。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段的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直径的4倍。

进一步的,所述融熔段与建压段的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直径的14倍。

进一步的,所述卸压排气段和计量段的轴向长度分别为挤出螺杆直径的3倍。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压段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直径的5倍。

进一步的,所述融熔段上的螺棱包括主螺棱和副螺棱,所述副螺棱的螺棱宽度小于主螺棱的螺棱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螺杆排气式挤出机对kgp胶料进行融熔塑化和输送,通过挤出螺杆的六段式结构和机筒上所设置的排气口,能有效避免kgp原料在机筒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黄变,还可通过排气口将kgp融熔塑化所产生的水分蒸发排出;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温度探测孔和压力探测孔对机筒内的kgp原料进行监控探测,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胶片挤出机螺杆机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片挤出机螺杆挤出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片挤出机螺杆融熔段螺棱截面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机筒;2、挤出螺杆;3、第三个温度探测孔;4、第四个温度探测孔;5、第五个温度探测孔;6、第六个温度探测孔;7、第七个温度探测孔;10、第一压力探测孔;11、第二压力探测孔;12、第三压力探测孔;20、排气口;101、送料段;102、融熔段;103、建压段;104、卸压排气段;105、重建压段;106、计量段;102a、主螺棱;102b、副螺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胶片挤出机螺杆,包括机筒1和挤出螺杆2,所述挤出螺杆2设在机筒1内,所述挤出螺杆2采用六段式结构,依次为送料段101、融熔段102、建压段103、卸压排气段104、重建压段105和计量段106,并分别设有螺棱,所述机筒1按送料段100至计量段106方向均匀设置七个温度探测孔,第三个温度探测孔3和第四个温度探测孔4之间设有第一压力探测孔10,第四个温度探测孔4和第五个温度探测孔5之间设置排气口20和第二压力探测孔11,第六个温度探测孔6和第七个温度探测孔7之间设有第三压力探测孔12。本实用新型通过六段式结构的挤出螺杆2对原料进行融熔塑化和输送,并在机筒1上均匀设置温度探测孔,并在机筒1上设置压力探测孔,可在操作过程中对机筒1内的原料进行温度和压力监控,而机筒1上设置的排气口20则可原料塑化所产生的水分蒸发排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如图2所示,所述送料段101的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2直径的4倍,所述融熔段102与建压段103的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2直径的14倍,所述卸压排气段104和计量段106的轴向长度分别为挤出螺杆2直径的3倍,所述重建压段105轴向长度为挤出螺杆2直径的5倍。通过各段之间的轴向长度,及机筒1所设置的排气口20,可避免料在机筒1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黄变,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

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融熔段102上的螺棱包括主螺棱和副螺棱,所述副螺棱的螺棱宽度小于主螺棱的螺棱宽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